建青黛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6-12-16 04:42刘小英彭建平林志敏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青黛莆田市中药材

刘小英,彭建平,林志敏

(福建省莆田农业科学研究所 351144)



建青黛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刘小英,彭建平,林志敏

(福建省莆田农业科学研究所351144)

阐述莆田市建青黛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生产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莆田市;青黛;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青黛由爵床科植物马蓝加工而成[1],味淡、性寒,具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效,常用于时病热毒、发瘫吐血、咯血等病症。原植物马蓝中含有的靛玉红,已成功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恶性肿瘤[2-5];另一有效成分靛蓝,则是一种价格低廉、牢度良好的蓝色染料,具有天然芳香、清热解毒、提神健脑的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6]。福建青黛,俗称“建青黛”,主要产于莆田市仙游县,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水源均非常适宜马蓝的栽培,具有悠久的马蓝栽培历史,所产的青黛靛蓝含量高达5.5%,远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2.0%标准,品质位居全国前茅[7]。因此,在莆田市开展青黛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其产业发展。

1 仙游县青黛产业发展优势

1.1地区优势

莆田市仙游县栽培马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8],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3℃、降雨量1610.2 mm、相对湿度76.4%、无霜期318.4 d、日照时数1847.6 h、风速1.7 m/s。该区域温暖潮湿、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深厚,是马蓝的绿色天然生产地。

1.2政府支持

2000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印发《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办法》,以促进中药材生产发展。2002年,国家制定《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制定了有利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价格和税收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中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中药材产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2003年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了对中药材生产的监督管理。2015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规划,是对当前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该规划,加强中药材保护,提升特色中药材产业,促进中药材产业科学发展,福建省出台《福建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上至中央,下至地方,近年来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青黛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发展机会。结合莆田市青黛道地药材的优势和国家相关政策,莆田市加快了青黛现代化推进的步伐,着力优化青黛产业发展环境。2007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代祖传加工青黛的能人童明德、童赛娥两兄妹,在交通便捷的仙港大道边,按照中药饮片GMP要求创办了总投资1000多万元、年产量800~1000 t的莆田市德龙药业有限公司。2009年,总投资35亿的海峡中药材商贸城落户莆田市[9]。仙游县更是瞄准市场需求,经过调研分析,引进龙头企业,推行龙头加基地的现代种植业和营销模式。同时,市、县及相关部门连片挂钩帮扶,提供大量的帮扶资金,为青黛外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3市场内在需求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青黛中富含的靛玉红具有抗肿瘤和治疗白血病的独特疗效,且以毒副作用低而受到医药界的瞩目。同时,青黛还可以作为印染业、化工、美术等许多工业原料,其用途非常广泛。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青黛的价格也在上涨。青黛主产于福建、四川、河南、河北、广东和江苏等地,尤以福建的莆田、建瓯及四川的江油等地的品质最佳、产量最大。2008年《福建日报》专版报道了莆田市仙游县的建青黛,其质量居同类产品之冠,在“中国三大药都”(安徽亳州、河南安国、江西樟树)的市场上供不应求[10],年销量占到国内市场的60%以上。2011年以来,受政府内需政策的刺激、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的影响,青黛下游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从而带来市场需求的增加,青黛行业销量日益增加、盈利额稳步上升。

2 仙游县青黛产业的生产及贸易现状

2.1种植面积、产量和贸易

青黛在莆田大洋、新县,以及仙游书峰均有种植,以在仙游书峰的种植面积最大,且逐年递增。2006年,仙游书峰种植青黛30.00 hm2;2007年,仙游县青黛种植面积近66.67 hm2,其中书峰乡种植40.00 hm2;2010年,仙游县青黛种植面积达133.34 hm2;仅书峰乡2012年初青黛种植面积已达173.34 hm2,2013年扩大到206.68 hm2。国内市场上,建青黛品质优良,产品备受市场追捧。同期产品价位也较国内其他地区更胜一筹。2014年10月,由仙游县书峰香格佳青黛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50桶货值4000美元的靛蓝,经莆田市检验检疫局仙游办事处检验合格后,顺利运往厦门口岸通关出口韩国。这是仙游县生产的建青黛特色农产品首次出口国外市场。每667 m2青黛的成功种植将为当地农民增加年收入16 000元。随着靛蓝生产链的不断延长,今后仙游县书峰乡青黛的种植面积将迅速增长。

2.2栽培和加工技术

在莆田市青黛的种植面积以蓬勃的发展态势直线上升,其基础研究也同步跟上。2011年,扬步青、李新雄[11]在莆田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仙游建青黛质量标准体系及应用研究》基础上,撰写《仙游建青黛》,详细描述马蓝的生产、繁育、种植,以及加工、应用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制定了仙游建青黛的质量标准、生产规范和校验规程等。栽培上,利用马蓝喜阴特性,积极发展枇杷套种青黛的林下经济,构建立体生态农业格局。同时,在海拔300~500 m的象溪、大洋、新县等地进行推广种植,总结出青黛冬季育苗、春季移栽的新繁殖方法及水肥管理方法[12]。青黛的传统加工技术已列入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青黛的加工技术也在悄然变化中,一些新兴龙头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机械化加工技术,然而更多的散户还是采用传统的加工技术。品质鉴定上,2009年6月下旬,在仙游县药品检验所主持下,联合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部分知名专家,完成了建青黛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为企业青黛品种选优、有效物质提取等提供技术支持。

3 建青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分散种植,零星采集,生产效益低

由于缺乏政府管理机制、行业规范以及各研究机构对药农的业务培训,莆田市马蓝的栽培一直处于分散种植、零星采集的半自然生产状态。尽管有着良好的外在环境条件,但是这种农家作坊式的生产、加工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农户缺乏药材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出的青黛品质不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效益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对青黛研究的科研投入少,相关的科研技术成果少,青黛的产量和品质完全取决于当季气候、青黛品种及农户的栽培经验。因此,尽管仙游县生产的青黛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但因为整体生产量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直接影响了青黛的生产效益和产业发展。

3.2加工粗放,技术落后,产品得率少

青黛的加工技术是保证青黛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青黛的加工现在还是沿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即露天建一大一小两池子,由经验丰富的药农经选叶、浸泡、打靛、淘花等工序获得半成品蓝靛,再由青黛生产厂家收购半成品,经搅拌、干燥、过筛、检验、包装等程序,形成成品青黛。150 kg马蓝只能得到4 kg左右的青黛,得率仅为2.7%左右,达不到建青黛应有的得率水平。以个人加工为主的体系,技术较粗放,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流程,加工仅依靠药农的操作经验进行,每次加入的石灰往往过多或过少,使青黛的含量及色泽大部分都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质检标准。

3.3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竞争无序

政府对青黛的市场供求信息提供不及时,指导作用不强,药农不能及时了解青黛市场信息且了解途径有限,使得药农对青黛市场缺乏预见性,盲目种植加工,导致无序竞争,竞相杀价,市场价格不稳,经济效益不高。仙游县现有的青黛生产企业数量少,缺乏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对马蓝种植、加工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不明显,无法形成规模化的青黛产业。同时,农户的种植缺乏现代化理念,管理思想相对保守,市场信息通道不畅,还未形成药用经济农业的概念。尽管具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和“建青黛”道地药材产地的优势和美誉,但缺乏品牌意识。

4 对策与建议

根据莆田市仙游县青黛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发展中药产业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提出今后建青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制定莆田市青黛产业发展规划

青黛产业发展应遵循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质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谋发展。建立青黛资源保护与检测体系、青黛种植与加工技术、青黛产业生产稳步发展对策、青黛科技发展策略等系统发展规划。成立莆田市现代青黛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协调组织科技、医药卫生、农业、经贸及在莆高校等部门联合攻关,研究并编制莆田市青黛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4.2开展科校企联姻,引进高层次人才

青黛产业化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有既懂业务技术,又懂科学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科研院所重点引进学术研究型人才,以科技开发项目为纽带,开展科研攻关工作,力求突破瓶颈、加快产业发展,结合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制度,选派一些农学、林学和中药学等方面的干部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指导和带领农民群众大力发展青黛产业;企业重点引进复合型人才,能够联接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分析市场前景,掌握销售技巧,不断提高建青黛的市场占有率;政府需制订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科研单位、高校三方合作,建立人才流动、竞争上岗机制,吸引国内外从事青黛产业开发的精英,构建开放式的科技创新体系。

4.3保证种植源头质量,制定加工标准

青黛产业的现代化,要从高质量的种植源头抓起,减少重金属和农药污染,制定品种、施肥、采集、加工等环节严格的标准操作规程,使青黛种植规范化、现代化、集约化。开展建青黛的GAP研究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建青黛的质量及品牌地位。开展枇杷、青黛的套种高产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青黛总产量。同时,加强中药材检测技术,确保生产出质量、成分均一的无公害中药产品。以规范化的种植、科学的量化指标创建优质的现代化的青黛品牌。

青黛的加工技术应当向标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依据青黛传统加工工艺,探求最佳加工操作方案,制定青黛的加工标准规程,实现青黛产业的GAP生产。同时,把青黛的加工生产和变化的市场相结合,组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题、科技为依托、政府助协调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青黛深加工,开展保健食品与新药的开发,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结构,更好地带动莆田青黛产业的良性发展。

4.4构建信息平台,加强交流沟通

利用日渐成熟的网络平台,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政府作为管理者和协调者,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努力为社会搭建多元化、多维化、综合化、实效化、互融化的共享平台,专人专管,专项服务。青黛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行业协会担当起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的职能,发挥促进市场行为规范、信息交流、经济技术合作、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加强青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青黛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定时向企业、农民传递最新市场需求信息,同时要加强莆田市青黛产业的网络化宣传。让企业、农户与市场及时对接,合理调整供求关系,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综合化农业信息平台,农业科技部门可以发布最新的已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5 展望

今后建青黛的发展,要以仙游县为产业发展基地,有效整合人才、技术、企业、政府等多方资源,有计划地扩张产业规模,建设青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建青黛的品牌价值,有效优化产品结构,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种植、加工、品牌、市场全产业链,以“一个品牌,多个市场”建立建青黛产业的“金字塔”。

[1]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69-170.

[2]杨步青,陈建斌,李新雄.建青黛及其原植物马蓝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8,20(12):72-76.

[3]陈体强,吴锦忠,孙威江,等.建青黛的质量控制研究简报[C]//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354-357.

[4]吴莲明.青黛治疗慢性牲细胞白血病有效成分的研究(I)报[J].中草药通讯,1978,9(4):6-8.

[5]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03.

[6]程万里,邓煜,黄建春.青黛在真丝绸上染色性能的研究 [J].丝绸,2000(12):16-18.

[7]毛祥华,林玉霖.莆田市地道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初探[J].莆田学院学报,2002(9):3.

[8]黄坚航.建青黛的道地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4):342-343.

[9]林剑冰.海峡中药材商贸城将在福建莆田开建[EB/OL].[2009-10-30].http://news.xinhuanet.com/tw/2009-10/30/content_12361498.htm.

[10]陈建平.环环相扣,催生仙游建青黛新产业[N].福建日报(三农报道),2008-07-01[004].http://www.fjsen.com/fujian/2008-07/01/content_516077.htm.

[11]杨步青,李新雄.仙游建青黛[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2.

[12]陈国孟.仙游建青黛产业崛起,总产量占全国60%以上[N].湄洲日报,2009-11-04.http://dzb.ptweb.com.cn/system/2009-11/4/20091104111117.htm.

(责任编辑:林芸青)

Pres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for Fujian Natural Indigo industry

LIU Xiao-ying, PENG Jian-ping, LIN Zhi-min

(PutianInstituteofAgricultureSciences,FujianProvince351144)

The developing advantages and production status of Fujian Natural Indigo industry in Putian were expounded, and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Putian; Natural Indigo; industry; statu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2016-01-24

刘小英,女,1988年生,研究实习员。

彭建平,男,1959年生,研究员(E-mail:nkspjp@163.com)。

10.13651/j.cnki.fjnykj.2016.03.023

猜你喜欢
青黛莆田市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莆田市妇联开展关爱儿童“幸福种子”小组活动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莆田市妇联打造品牌助力脱贫攻坚
享创客之乐 育创新之才——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一
单味青黛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