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村级集体经济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3个村财务收支情况为例

2016-12-16 04:42郭肇富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村级监督管理

郭肇富

(福建省长汀县农业局经管站 366300)



长汀县村级集体经济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3个村财务收支情况为例

郭肇富

(福建省长汀县农业局经管站366300)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文对长汀县大同镇东埔村、策武镇策田村、濯田镇巷头村3个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长汀县;村级财务;审计;问题;对策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村级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有利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对长汀县大同镇东埔村、策武镇策田村、濯田镇巷头村2012-2015年村级集体资金收支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现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基本情况

1.13个村的基本概况

东埔村:大同镇东埔村距县城北5 km,有28个村民小组,1363户,5508人,现有党员126人、劳动力3513人,分别居住在10个自然村落中。现有耕地面积174.81 hm2、林地面积527.89 hm2、果园面积75.54 hm2。主要农业产业有烤烟业、蔬菜种植业、养猪业;有服装加工企业4家,就近解决了2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201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480元。

策田村:策武镇策田村属集镇所在地,距长汀县城14 km,全村由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人口2925人、党员74名。村内拥有耕地面积97.00 hm2、林地面积717.17 hm2。辖区范围内有以打造“绿色、科技、人文”的省级稀土工业园,经济发展以商贸服务业及农业种植为主,种有水稻、槟榔芋、烤烟等作物。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50元。

巷头村:濯田镇巷头村地处集镇所在地的南面,距长汀县城53 km。全村由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323户、1486人、党员55名。现有耕地面积57.80 hm2、林地面积132.74 hm2。以种植水稻、槟榔芋、烤烟等作物为主,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取得成效。种植杂交水稻制种获得成功,村人均增加收入280元。引进汀厦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发展蓝莓产业,面积46.67多hm2。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450元。

1.2村财收支及收支管理情况

3个村3年资金收入合计2611.7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收入920.60万元、村级资金收入1691.17万元。支出金额合计1459.7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支出1278.85万元、其他支出180.87万元。结余1152.05万元。

从审计结果看,3个村提供的会计资料基本反映了单位集体资金收支情况,集体资金收支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重点项目或较大资金基本上能做到专款专用并由村委集体讨论研究决定。但管理上还存在自定标准收费、支出手续不完善、内容不合规、工程管理手续不完整、程序不合规、货币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1.3村财管理的监督情况

2015年村级换届选举期间,3个村均有接受乡(镇)经营站的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审计抽查3个村均实行“村财镇管”,并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但真正履行民主监督职责的很少,履职能力相对较弱,民主理财往往只是“走过场”,未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1.4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情况

县农业局经管站和乡镇经管站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县经管站在编8人,其中:从事村级审计工作3人、大同镇经管站在编3人、策武镇经管站在编3人、濯田镇经管站1人,从事村财管理和监督工作。近年来均有开展村财检查和监督工作,但因人员少,覆盖率低,效果不明显。

2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1收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定收费标准,向建房户收取用地补偿款等,不符合农村村民建设住宅的土地补偿款收费规定和标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近年来村民建房较多,未批先建、乱占乱建现象较普遍,为了管理乱盖乱建房乱象,以收费的方式进行管理控制。二是村干部对村民建房收费相关法规学习不够,法律意识淡薄。

2.2支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部分费用支出手续不合规一是外出计生工作经费以“白条收据”列支。审计3个村均存在这样的现象,平均每村每年有2万多元。二是“以领代报财政补助资金”。三是部分办公费用存在“以领代报”现象。以上均不符合《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资金收付应当取得合法的原始凭据”的规定。

产生问题原因:一是一些村主干和财务人员以合规发票增加税费支出为借口,打“白条收据”报账。二是专项资金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数额小,补助对象分散,疏于管理,未收集保存决算资料。

2.2.2部分支出内容不合规一是违规列支招待费。3个村均存在列支招待费的现象,有的在会议费列支,有的在计生费列支,有的在项目费列支。违反了《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取消村级组织接待费”的规定。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为搞好新农村建设点,完成中心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产生一定接待费;争取上级项目产生费用。二是村干部发放补贴没有文件依据,主要以节日加餐、工作补贴为理由发放。产生问题的原因:村干部收入偏低,延续以往习惯性错误做法,到年底发放一定的补贴。

2.3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财政资金核算不规范货币资金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1]。3个村均未按规定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存在库存现金存入个人账户、使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的问题。会计科目使用不合规。大部分财政资金计入“上级拨款”或“公积金”账户统收统支,未计入“补助收入”科目并设立明细账户分类核算,不能全面真实反映项目资金到位实施情况。不符合《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补助收入科目、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应按补助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的规定。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队伍不稳定,财会人员随意更换,变动频繁,责任心不强。二是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不能胜任工作。三是村财镇管财会人员1人负责多个村,工作量大,待遇低,无法安心工作。四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

2.3.2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够到位财务公开不到位。存在公开时间不及时、项目内容不全面、形式单一等问题,有的群众关注的热点项目没有专项公开,有的重要经济事项没及时公开,有的财务收支长期不公开,仅年终公开1次。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条以及《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必须定期向村民公开”的规定[2]。

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对财务公开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干部办事公开意识不强。二是“财务公开”责任没有落实到人,民主理财小组工作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约束力缺乏刚性。三是考核机制不完善。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缺少量化考核标准,缺少村民考核环节。

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不到位。虽然各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但真正履行民主监督职责的很少,监督小组长由老干部担任缺乏基本财务知识,对财务问题不敢管,使民主理财“走过场”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监督人员对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否发挥作用,心里没底儿,缺乏信心。二是对如何开展工作不太了解,业务能力不强,监督工作无从下手,甚至感到茫然。三是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上接受村书记的领导,受着特定的上下级关系的制约。四是存在较重的畏难情绪,村监委作为一个村的监督组织,监督工作显得力不从心。五是村监委会成员误工补贴太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2.4其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部分工程项目未完全履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主要表现在发包程序、承包合同、工程监管、结算手续不规范等,尤其是结算手续有的没有验收单,有的竣工后没有结算,有的工程款支付手续不完整。东埔村3年8个项目工程合计120.36万元,策田村3年5个项目工程合计41.83万元,巷头村3年4个项目工程合计115.20万元。3个村17个项目合计277.39万元;均不同程度存在上述问题。

2.4.2白条列支工程款较普遍3年未取得正式发票列支工程款合计638.68万元,占项目支出总额(1031.77万元)的61.9%。其中:东埔村480.57万元,策田村110.99万元,巷头村47.12万元。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制度不健全。没有系统规范的村级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二是缺少管理平台,如:乡镇招投标中心等。三是缺乏监督机制。一方面村账镇管流于形式,账前审核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民主监督乏力,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四是干部工程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比较缺乏,习惯简化手续,造成违规结算白条避税成常态。

3 对策建议

3.1加强村财管理,特别是财政资金管理,建立健全报销制度,杜绝财政资金使用“以领代报”的现象

按照《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第二章“财务计划管理”要求编制年度财务计划,按照资金种类、规模、来源渠道及方式、使用要求,细化各项收支,并张榜公布。在各项支出报销手续上,严格执行《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资金收付应当取得合法的原始凭据,并有经手人、验收人(证明人)、批准人的签名,禁止无凭据收付款”的规定,并形成长效机制,责任到人。

3.2落实村级组织零招待规定,规范村级干部奖金补贴标准

乡(镇)村两级干部自觉遵守《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取消村级组织接待费”的规定,实行零招待。纠正村干部发放补贴问题,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3.3实行工程项目资金有序管理

3.3.1提高村干部项目规范管理意识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权、所有权、管理权、受益权都在村级,村班子成员的素质和意识强弱直接影响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操作环节的程序性、规范管理的严谨性[3]。因此,乡镇政府应加强村干部教育和培训,使村干部在村级工程建设项目上,规范管理意识进一步强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3.3.2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一是村两委应主动邀请村民参与监督,二是监督者应有一定业务基础,三是真正授予监督职权。使村级工程达到“五个百分之百”规范管理,即项目立项百分之百民主决议、项目发包百分之百招投标、项目管理百分之百受民主监督、完工工程百分之百组织验收、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经过审核归档。

3.3.3整合部门资源健全监管体系,保证工程项目安全有效建议在乡镇纪委的领导下,整合村管、政法、民政、财政、农经等部门的监管作用,形成监管合力,把分散监管的部门整合成一个体系,并建立行政服务窗口,做到有分有合地对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审核,以及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合同、进度管理、工程验收、项目审计等过程进行系统监管。

3.3.4建立监管制度促进规范管理面对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着操作程序多、管理环节多的客观情况,在现有制度还不健全的状况下,建议建立如下监管制度。

建立专门村级工程管理机构,成立招投标中心,统一操作程序和标准。项目实施登记制度,实行镇村两级备案。即建设项目经费镇村两级备案登记,不管项目是否按合同如期开工,从登记日起到项目竣工结束止,每年必须将工程进度书面报告乡镇授权的监管部门,进行审核监管和归档管理[4]。

建立项目验收报告制度。完工的建设项目,村级项目实施小组应及时向乡镇监管部门书面报告,要求组织验收,并将验收资料报送乡镇授权监督部门审核和归档。

建立项目必审制度。凡3万元以上的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结算必须经过审核,审核单位乡镇统一委托,审核资料由村提供,乡镇授权的监督部门为项目专项审核的协调单位。

启动责任追究制度。村级组织负责人及实施管理人员包括乡镇业务主管部门,有职责对村级工程建设项目规范管理和监管全面作为,由于不作为或越位造成工程建设项目重大问题的,按有关规定启动责任追究,责任追究的对象是相关责任人。

3.4加强财政资金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条“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的规定和《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每月或者每季终了之日起十日内和会计年度终结之日起十五日内,财会人员必须将经过村务监督小组审查后的账目,在村务公开栏上逐项或者逐户张榜公布。对1/5以上村民或者2/3以上村务监督小组成员要求公开的专项或者重要的财务活动,村集体应当单独公布,并附具说明”的规定。同时,深化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克服松劲懈怠情绪和应付了事的思想,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使监督委员成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安全完整的监督卫士。

3.5切实做好村级会计基础工作,纠正财政资金,特别是货币资金核算不规范问题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第一点的要求,“村级组织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开设银行账户,统一凭证账簿、规范财务流程,并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全面核算反映经济活动和社区管理的财务收支、结算、分配等会计事项。”银行存款和现金应严格分户核算,并按照《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第二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1]王静.农村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123-125.

[2]黄传梅.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30):21-22.

[3]高怡.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78-79.

[4]财政部农业财务司调查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亟须加强农业经济问题[J].中国审计,2012(6):72-74.

(责任编辑:黄金泽)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al audit of village-level collective economy in Changting County——taking situation of financial revenues in three villages as examples

GUO Zhao-fu

(EconomyManagementStationofChangtingAgriculturalBureau,FujianProvince366300)

Village-level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vital interests of villagers and construction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Financial audit of village-level collective econom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ntensify construction of rural primar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Party conduct and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In our paper, problems in financial audit of village-level collective economy at Dupu Village of Datong Town, Cetian Village of Cewu Town and Xiangtou Village of Zhuotian Town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Changting County;finance at village level; audi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2015-12-23

郭肇富,男,1971年生,农经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6.03.024

猜你喜欢
村级监督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