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教学在专科针灸推拿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6-12-20 05:15谢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34期
关键词:针法考核成绩实习生

谢辉

株洲市三医院康复理疗科,湖南株洲412003

临床路径教学在专科针灸推拿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谢辉

株洲市三医院康复理疗科,湖南株洲412003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专业实习教学中临床路径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学生90人,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各45人,A组为传统教学法,B组为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针灸推拿专业考核评分、教学满意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结果①B组的考核成绩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满意度:B组为95.56%,A组为71.11%,B组高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优良率:B组为95.56%,A组为80.00%,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专科针灸推拿专业中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针灸推拿;临床路径教学;应用效果

目前,针灸推拿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针灸的基本理论核心为经络,主张通过观察人经络的变化情况,了解病理变化过程,从而认知疾病的进展情况。该理论具有三个特征,主要体现为逻辑系统性、抽象性、概括性均较强,理论体系非常完整。针灸推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要想使这种治疗方法发挥最大疗效,操作人员不仅要将理论知识彻底掌握,而且需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1]。在针灸推拿专业中,教学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带教老师要为实习生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其的操作技巧,使针灸推拿得到更好的传承,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利条件,提高临床疗效[2]。该文主要分析针灸推拿专业实习教学中临床路径教学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收取的9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各有45人。A组为传统教学法,女21人,男24人,年龄为18~23岁,年龄均值(20.82±1.45)岁。B组为临床路径教学,女20人,男25人,年龄为18~23岁,年龄均值(20.66± 1.36)岁。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传统教学。由学生跟随带教老师进入相关科室内,带教人员指导实习生进行针灸推拿操作,并书写患者病历。经过一个阶段的实习后,实习生需参与考核,带教人员评估学生的考核情况。B组:临床路径教学法。①第1周。指导学生学习针灸推拿的理论知识,向实习生讲解该科室内的工作流程、工作范围以及常见疾病,便于实习生对该科室有初步了解;②第2周。进入第2周后,带教人员主要讲述针灸推拿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③第3~4周。讲述科室常见病的诊断与特殊治疗方法,明确取穴方法,提高操作的准确性;④第5周。指导学生掌握毫针的使用方法;⑤第6周。教学生掌握毫针的具体使用技巧;⑥第7~8周。对接诊病患病例进行书写,准备针灸推拿知识的考核。

1.3 观察指标

观察学生的考核评分、教学满意度、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效果。考核评估:考核内容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病历书写、操作技巧四方面内容,分值为0~100分,每项分值为25分,分值越高,说明考核成绩越好。教学满意度: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实习生能够掌握80%以上的知识;良:实习生掌握了50%~79%的知识;差:实习生仅能掌握50%以下的知识。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B组对实践知识、病历书写、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的考核评分高于A组,两组数据经统计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习生考核成绩评估(±s)

表1 实习生考核成绩评估(±s)

组别实践知识理论知识病历书写操作技巧B组A组t值P值2 2 . 2 8 ± 1 . 5 3 1 6 . 9 4 ± 3 . 2 6 9 . 9 4 7<0 . 0 5 2 1 . 1 9 ± 2 . 3 6 1 7 . 3 5 ± 3 . 5 4 6 . 0 5 5<0 . 0 5 2 1 . 2 8 ± 2 . 1 6 1 7 . 5 9 ± 4 . 9 3 4 . 5 9 9<0 . 0 5 2 0 . 8 4 ± 3 . 2 5 1 8 . 0 3 ± 3 . 8 4 3 . 7 4 7<0 . 0 5

2.2 实习生满意度

B组有43人满意,总满意度为95.56%;A组有32人满意,总满意度为71.11%。B组满意度比A组更显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实习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B组对针灸推拿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95.56%,A组为80.00%,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实习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3 讨论

针灸推拿在中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治疗技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中医的发展。从目前中医事业发展情况来看,针灸推拿已经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艾灸、针刺、推拿等疗法技术越来越成熟。就中医推拿理论体系而言,包含众多内容,基本理论为经络腧穴理论,除此之外,还包括气血津液理论、五行理论、脏腑理论、中医学阴阳理论等[3]。就针灸推拿学来看,经络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运用选穴用穴、辩证用穴等手法,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腧穴属于针灸推拿中的特殊理论,它所指的就是对人体腧穴进行刺激,从而对人的自身机能进行调整,具有治病、防病的作用[4]。针灸推拿手法多种多样,在操作技术上具有鲜明的特征,针灸学包括两大主要技术,分别为艾灸、针刺,以灸、针为主,其治疗手段包含数十种之多。针灸治疗技术包含多种操作手法,补泻手法有白虎摇头、透天凉、烧山火等;穴位物理刺激疗法包括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根据不同取穴理论进行取穴的疗法有时间针法、眼针法、耳针法、腕踝针法、腹针法等;根据不同形质针具进行取穴的疗法有芒针法、三棱针法、毫针法、火针法、皮肤针法等[5]。艾灸的治疗方法也非常丰富,包括砭灸、隔物灸、艾条灸、直接灸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针灸推拿手法越来越多,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患者接受程度也越来越好。针灸除包含灸法、针法之外,还包括耳压、刮痧、拔罐等疗法[6]。推拿主要是对穴位、经络、肌肉的拿、按、揉、推等手法治疗,具有通利气血、调和脏腑的功效。

针灸推拿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疗法易于掌握,操作方法简单,对设备无太高要求,基层医院可广泛推广应用。针灸推拿的运用不仅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而且还能够预防、延缓疾病的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逐渐增加,很多人都出现了虚劳症状,表现为脏器功能紊乱、免疫能力下降、肌力下降等,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针灸推拿,则可有效缓解人体肌肉酸痛症状,促使应力性骨折发生风险大大降低。针对精神压力较大的上班族,针灸推拿也可起到治疗作用,对其中枢神经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

从近几年疾病的发生情况上看,胃肠炎、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针对这些疾病,中医针灸推拿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具体治疗如下:(1)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腺病毒等均属于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针灸推拿具有温肺散邪、祛风散寒、通利鼻窍的功效,利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可获取显著的疗效;(2)皮肤病。近几年,我国的皮肤病患病率逐年提升,该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体质等存在密切关联,这类患者通过接受针灸推拿治疗,可起到止痒、疏通经络的功效,效果稳定。(3)胃肠炎。有研究表明[7],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灸法在胃肠炎的治疗中效果更好,可降低不良反应率,更易于被患者接受。胃肠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经针灸推拿治疗,可起到温胃止痛、疏经理气的作用。

专科针灸推拿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巧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教学上,带教老师要选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实习生进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带教模式,它要求带教人员为实习生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按照临床路径日程进度,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设计,确保带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针灸推拿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应用符合这一学科的教学需求与特征,可实现临床教学、临床路径的结合,利用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实习生进一步了解医院的诊疗规范与诊疗步骤,促使其动手、实践能力增强[8]。

临床路径教学坚持以实习生为中心,带教老师仅需起到指导作用,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带教老师要及时给予解答,详细讲述针灸推拿的操作手法、临床应用效果等内容,使学生对该科专业知识增强了解,提高临床操作实践能力。通过采取系统化的教育措施后,带教老师要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评估临床路径教学的应用效果。从该研究结果上看,B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后,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满意度、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A组,该研究证实,临床路径教学在专科针灸推拿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使其对针灸推拿知识有进一步了解。

综上所述,针灸推拿在中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多种类型的疾病均可起到治疗作用。在针灸推拿的带教中,带教人员可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可提高实习生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优良率,实习生对这一带教模式也更易于接受,是一种理想的带教方式。

[1]张世卿,石洪霞,高清顺,等.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法在推拿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C]//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四次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2013:3.

[2]王富春.针灸推拿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针灸,2012(10):865-870.

[3]张建斌.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J].中医教育, 2011(2):27-29.

[4]赵利华.从针灸推拿学高级人才就业趋势谈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调整[J].中医教育,2011(2):56-58.

[5]刘飞.针灸推拿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6]成词松,诸毅晖,刘旭光.基于PBL的教育理念探索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教学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45-47.

[7]乐毅敏,杨昌昕,陈永.针灸推拿国际化实践型人才培养策略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155-158.

[8]汤继芹,袁玲华,吴培香,等.针灸推拿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5):4967-4971.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 Teach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Specialist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ajor

XIE Hui
Rehabilitation Physiotherapy Department,Zhuzhou Third Hospital,Zhuzhou,Hunan Province,412003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 teach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specialist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ajor.Methods 90 cases of intern student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5 cases in each,the group A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while the group B adopted the clinical path teaching,and the specialist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examination score,teach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specific mastery condition of related knowledg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xamination score in the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P<0.05,the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95.56%vs 71.11%),P<0.05,and 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disease knowledge between the group B and the group A,P<0.05.Conclusion Adopting the clinical path teaching in the specialist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ajor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which can obtain an obvious teaching effect,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Clinical path teaching;Application effect

R244.1

A

1672-5654(2016)12(a)-0089-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4.089

2016-09-02)

谢辉(1985.4-),女,湖南娄底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方向。

猜你喜欢
针法考核成绩实习生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