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三力”:漫谈校长如何做好学校管理

2016-12-24 17:19姚秀萍
中小学校长 2016年7期
关键词:三力创新力境界

姚秀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作为校长,如何做好学校管理,使学校更好地发挥春风化雨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着重提升“三力”,即凝聚力、引领力和创新力。

一、提升凝聚力,强基固本聚人气

校长的服务意识是提升凝聚力的前提。校长工作的本质应该是服务。校长的所有工作离不开“服务”二字。校长的服务意识是提升凝聚力的前提。

校长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校长领导和管理一所学校,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任务。当一任校长,就应该在任期内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创造、进取,使学校月月有变化,让师生感到学校年年在发展,让社会看到学校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作为校长,要认真分析、研究学校的现状,在充分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拿出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保证规划、计划的有效执行和落实。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校长是为师生发展服务的。作为一名校长,要把教师看成校长的服务对象,为教师搭建事业成功的舞台。作为校长要创造条件,让教师们展示自我、超越自我,体现人生的价值,看到燃烧的辉煌。校长还要做到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理解教师、爱护教师,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以知人善任的敏锐性,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长处。校长必须与教师同甘共苦,在政治上爱护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

校长还要注重为学生服务,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职业生命的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师生的教与学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用校长的服务意识使全校师生拧成一股绳,使学校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教师的情感价值是提升凝聚力的关键。如果说校长是一所学校之魂,那么教师便是一所学校的血肉,是一所学校得以成长的原动力。校长要凝聚全体教师的力量和智慧,让每一个教师发现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把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到极致,不断促进和提升教师的自我实现感,从而建立一支自信、快乐、不断享受自身成长的优秀教师团队。比如,开展“立德树人”、“忠诚履职、爱生乐教”等主题教育;举办“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群众满意好教师”签名、演讲、征文,以及“我身边的模范”专题报告会等;以“我以学校为荣”、“学校以我为荣”为载体,开展“校训新解”、“校歌传唱”、“校徽设计”、“教风解读”等系列活动,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倡导全体教师爱教爱校,汇集教书育人的正能量;倡导全体学生爱学爱校,汇集快乐学习正能量,使师生的情感价值与学校精神凝聚在一起。

二、提升引领力,实践担当厚底气

校长的境界素养是提升引领力的保障。“校长境界决定学校的境界”这一思想已成为共识。校长境界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能力,影响到学校的竞争力和引领力。校长境界高,就能立足本校实际,做出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的思考和策划,为学校长远发展考虑,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高远目标。增强目标的激发力量,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鼓动力,引领一个学校向高远发展。

校长的境界决定一个学校的文化品位,境界高的校长更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会努力打造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从而提高学校文化气质,用学校精神引领学校发展。优秀的校长应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而不是盲目追随时代潮流,以致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校长必须经常了解最新的教育观念,坚持阅读与教育相关的专业书籍,永葆思想的青春,做一个高境界的校长。

学校的教师力量是提升引领力的底气。校长的引领力是能影响一部分人,若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引领者,同时也接受着别人的引领,那就是文化的力量。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多下工夫,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引领者。通过“抓点、连线、成面”的步骤,形成一种文化力量,提升教师的示范带动能力。抓点,就是抓骨干教师师能建设,让学校部分骨干教师,每学期围绕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家校联系等方面,选一个专题,面向教师、家长做一场讲座:要求另一部分骨干教师,每人在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连线,就是在全体教师中实施“青蓝阶梯工程”,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分层、分类制定个人成长计划,要求每位教师在每学期至少做到“五个一”,即确立一个课题、开展一项研究、积累一本资料、撰写一篇文章、公开一节好课。成面。就是与其他学校教师共同成长,实行课堂、活动开放制度,其他共建小学教师,可以在上课期间走进一个课堂、听一位老师的课:可以让本校教师共上一堂课。每逢学校举行活动,其他老师可以随时参加、观看、评点。同时,开放学校网站,把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上传,做到资源公开、共享,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引领力。

三、提升创新力,勇于作为扬正气

校长的远大抱负是提升创新力的源头。校长必须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自信可以“水击三千里”,承担天下责任为己任,勇于实践、大胆改革、不断创造,探索出崭新的教育发展模式。校长对学校要有精致化、卓越化的管理境界,应有“追求卓越,提升品质,精益求精,好上加好”的远大抱负,包括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特定情境中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洞察能力,同时要形成独特理解、独到见解和自身特色的学校管理思路,使自己成为善于统揽全局和把握大势的明白人。

有远大抱负的校长,不会满足于学校已有的辉煌,既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又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品格,锐意革新,具有敢冒风险的气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用理智与智慧保持清醒的意识、自尊的理性。开创出独树一帜的办学宗旨及管理模式。及时抓住自我的第一感觉,调动自身的丰富经验,把自己培养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开窍人”,不断提升顿悟能力。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勇于超越和突破,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创新能力。

校园的文化氛围是提升创新力的力量。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校创新力提升的有效载体。

一是要着眼人文环境创设,从培养人文素养上提升创新力。比如,一个学校让师生沉浸“墨韵书香”文化的氛围中,在硬件上建立墙体文化体系,在校舍外观上以校训、“三风”和传统中华文化为主,在楼道以学生书画作品展示为主,营造“墨韵”氛围,在走廊以学生的读书展示为主,营造“书香”氛围,使师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承载、表达、唤醒思维深处需要被体现的价值,从而促使始终保持高涨的创新意识。

二是要着眼构建班级文化,从丰富文化内涵上提升创新力。教室是学生在校园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人文环境,以及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许多学校的班级自拟、自定、自制很富创意的班规与班约,比如“创最佳班级,当最优学生”、“我们就是‘牛”、“爱心、孝心、感恩心”、“三十五颗连着的心”,以及配上图片,比如存在象征意义的物件等,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室里设计“红领巾角”、“思维角”,低年级的教室设计“争星园地”、“人人争当好少年”、“向我看齐”等专栏。学生们个个参与、人人争优,营造不甘示弱、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提升学校师生的创新力。

三是要着眼开展多样活动,从丰厚文化品位上提升创新力。活动可以净化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高尚的品质。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要学生在旗下讲话,并进行优秀班级评比。每月举办一次少先队主题活动,每个学期举办两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行为礼仪”知识抢答、“经典朗读”、少先队组织的“队知识教育”、“学雷锋讲奉献”、“爱父母、爱学校”、“健身强体比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不仅丰富文化内涵,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张扬和升华;不仅可以带给学生快乐,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学校管理可谓千头万绪。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一所学校突出凝聚力、引领力与创新力,那么这所学校一定不会是一所过于普通的学校,学校管理也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
三力创新力境界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2017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发布,阿里创新力领衔中国公司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创新力社会
物体三力平衡条件的推论及应用
三力交汇原理的应用
全球十大创新力国家地区排名
最高境界
2009最具创新力公司TO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