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梳理和思考

2016-12-29 03:08廖书善
当代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考改革

廖书善

(福鼎市财政局,福建福鼎355200)



关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梳理和思考

廖书善

(福鼎市财政局,福建福鼎355200)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作为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结合点的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我国经济年均10%的增长源自于我国财务改革,财税改革逐渐成为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者。当前,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税改革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新一轮的财税改革拉开序幕。本文结合财政学、税收理论,分析了我国财税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对财税改革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思考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论述,将财政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从而将财税改革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新一轮的财税改革拉开序幕。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点的财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先后几次重大改革之后,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逐渐成为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者。当前,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战略机遇期,财税改革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对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财政是政府的“理财之政”,主要是指政府的行为,是政府的收支活动总称,包括财政收入、支出和转移支付三个基本要素。财税体制主要是在国家这一主体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税关系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讲,财税体制主要是划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范围、管理权限和职责的制度。

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这一改革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今天的发展来看,分税制改革有一弊端。那就是没有划分事权,当时改革的阻力较大,没有对事权和财权进行明确,导致了各级政府之间权责不清,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导致社会生产力受制于财税体制的落后。通过实践和调研,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事权和财权的不平衡带来的种种问题,改革财税体制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财税改革相关要求和部署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要求,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体制改革提升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并赋予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是,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政策,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重要会议都将财税体制改革放在的重要的位置上来统筹安排,其主要原因是财税体制改革事关我国的一系列改革的成败。财税体制为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定税负、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和战略支撑。

三、我国财税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财政收支面临冲击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问题,增值税的征缴归中央,对服务业和相关劳务征收营业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中央明确了财权,只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事权做了原则性规定,事权并没有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在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很多事务的决策权在中央,而具体执行却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承担着大量事务和基础性建设,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尤其是近年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部分行业由原来缴纳地税的营业税改为了缴纳增值税,税款直接纳入国库,地方税收收入明显下降,新增加的支出项目越来越多,与之相对应的地方财政收入较为紧张,已经无法满足地方政府大量支出需求。当前,我国政府性收入规模缺乏控制,政府收入大都由人民群众来承担,政府筹集的收入越多,人民群众的所得就会越少。2012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22.6%,如果加上土地财政收入和服务性收入,我国的财政收入大约占生产总值的40%以上,这一比例在国际上可以说占比较大。政府财政收入比例过大将不利于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当前不少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都超过了税收收入,导致企业、居民负担过重。在税收收入中,间接税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直接税所占比重逐年降低,导致我国直接税在居民城乡分配收入调节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和责任界定不够清晰,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法律约束,本应该由社会资本投资变成了政府投入,加大了政府财政负担。而一些应该由政府负担的,例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文化事业等,却又推向了市场,用市场手段来调解,产生了“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中央政府平衡各地财政状况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完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存在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较大,均衡性转移支付比例较低的问题,财政转移支付大部分用于项目建设,不便于地方政府统筹安排相应财力。中央在执行转移支付的同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对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要进行配套,有的高达80%,地方财政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配套资金的支出就会加大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专项转移支付需要层层审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先下达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在转移到市县区财政,工作量较大,管理成本较高。部分转移支付资金不够透明、公开,容易滋生腐败问题。部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能与项目同时下达,造成年终大量财政资金结余,年中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难以实施,导致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3、政府债务风险较大,地方税体系建设较为滞后

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数额较大,截止到2015年一季度末,中国中央政府债务余额9.55万亿元人民币。地方债务规模也迅速膨胀,各地纷纷成立投资融资平台,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建设,向银行借债,地方债务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末我国地方债务余额达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审计署审计数额增约四成。不少地方债务余额是当年财政收入的五到六倍,加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规范,相关制度不健全,部分地方政府只管借钱,不考虑还钱,债务规模超过财政自身偿还能力,地方债务违约风险较大。目前,我国地方税收体系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税权划分不够清晰,税种不够具体明确,大的税种较少,部分税种老化,起不到税收的调节作用。

四、对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1、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和职责

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的职能和职责,才能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明确支出责任。财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就是说,市场、社会能做好的政府要积极交给市场和社会来完成。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不能主导市场和社会。政府主要承担的职能有国家主权和安全、民生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宏观调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相关的事权和财权。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中央机关将事权和财权统一收回,如国防、边防、海关等相关建设费用。将一些具体职能和职责下放,明确县市区政府的具体职能。

2、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一个国家的财政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通过他的预算管理能力体现出来的。要通过预算体制的改革,打破原有的重收入、轻支出的问题,通过政府预算管理,实现财政支出的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为中央的地方财政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依据,及时化解债务风险,增强预算的执行力和控制力。将税收明确为各级政府的预期目标,不再是确定的任务,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轻了负担,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

3、完善各项财政和税收制度

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政支出制度,科学设定地方支付的事权和财权,设计财权和事权清单,明确责任。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支出水平和使用效益。完善税收制度,全面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通过设置科学的税率,加大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完善地方税体系,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征缴,加快房地产税的立法和创新,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4、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

控制地方债务规模,逐年化解相关债务风险,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政府不能通过企事业单位举措资金,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分类管理和专项控制,设置限额。严格限制政府融资平台的举债程序,建立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化解机制,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并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马一民: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2]周昆鹏: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财税体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吴强:现行财税体制问题与改革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8 (10).

(责任编辑:郭亚娟)

猜你喜欢
思考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