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护理干预方式及应用意义评述

2017-01-12 10:53于颖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于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护理干预方式及应用意义评述

于颖

目的 分析和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方式及应用意义。方法 将2014-04—2016-04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2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急救治疗期间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者中,自动转律17例,占27.4%;转为窦性心律38例,占61.3%;近期效果不佳7例,占11.3%。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救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对促进患者心律复平及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干预;急救;效果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也将其简称为室上速,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变所引发,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冠心病等。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1]:心率加快,当病症发作时,患者心率可达150~250次/min且发作时间不一。由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引发机体出现心室颤动或停顿症状,从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短时间内不能自行复律患者,临床需给予及时抢救治疗,才可改善患者预后。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作用,本文选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2例,将其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4-04—2016-04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2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为(56.9±6.2)岁。引发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因素有:预激综合征32例;冠心病13例;心肌炎7例;二尖瓣脱垂6例;风心病2例;不明原因2例。

1.2 急救与护理方法

1.2.1 急救方法 ①嘱患者绝对卧床达4~6 h,并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以控制心肌耗氧量。②给予患者有效吸氧,对于无呼吸困难症状表现患者,吸氧量为6~9 L/min;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吸氧量为2~4 L/min。③对于清醒、血压与心功能正常患者,可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颈动脉窦按压法,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用食指按压右侧颈动脉窦5~10 s,无效后再按压左侧颈动脉窦5~10 s,患者心动过速症状停止后停止按压。诱发呕吐法,对于无高血压症状患者,采用压舌板等对患者咽部进行刺激,引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反应,以达刺激迷走神经兴奋效果,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屏气法,患者病症发作时,让其深吸一口气—最大限度憋气—用力呼气,对于病症较轻患者可达终止心动过速目的。压迫眼球法,对于无高度近视、青光眼患者,当其病症发作时,可指导其闭眼向下看,医护人员将食指放置在患者右侧眼眶处,并向下按压眼球上部,10min/次,若无效后再按压左侧,当患者症状缓解后停止按压。当非药物治疗无效或昏迷、血压与心功能异常患者,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三磷酸腺苷、胺碘酮、普罗帕酮等[2]。对于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采用食道心房调搏、电复律、射频消融、手术等方法治疗。

1.2.2 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首先为患者提供较安静的治疗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在给予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或治疗操作前,均应向患者讲解治疗或护理的目的与措施等,让患者了解疾病特点及治疗配合方法,以缓解其负性情绪,使之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另外,护理人员还应经常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及体贴与照顾,以增加患者心理舒适感,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②用药治疗期间护理:在给予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抢救药物与物品,并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予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QT间期、PR间期等变化情况,以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等,当心脏复律后,应立即停用复律药物,并注意给予患者及时补充营养,以促进病情转归[3]。③非药物治疗期间护理: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进行颈动脉窦按压法、诱发呕吐法治疗操作时,应耐心向患者讲解该疗法的目的及作用,帮助患者采用自我调节法来分散注意力,以配合医师操作。④康复指导:第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室上速发病机制、诱发因素、自我救护方法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使其能够自觉规避日常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如日摄食盐量过多、暴饮暴食、吸食K粉等,以预防疾病复发。第二,指导患者日常保持较平稳情绪,避免过喜、过悲等,如:不看球赛、不听节奏感强音乐、不过度悲伤等。第三,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心律变化,教会患者控制心律变化常用方法。第四,因患者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影响电解质、脏器正常功能,因此,按时复查可了解用药效果及各脏器功能变化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可保证患者用药治疗安全及有效。

2 结果

62例患者中,自动转律17例,占27.4%;转为窦性心律38例,占61.3%;近期效果不佳7例,占11.3%。

3 讨论

由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较快,会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较明显临床症状表现[4],患者均会产生程度不同恐惧与焦虑感,严重心理负担会导致机体交感神经兴奋,给病情转归增加难度。据相关资料报道[5]:患者心理与情绪对临床治疗效果将会产生较明显影响。因此,在患者入院早期护理人员应尽量陪伴在患者身边,通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信心,为其他治疗与护理操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给予患者应用三磷酸腺苷、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上述药物易引发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停搏等症状[6],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治疗前准备好抢救药物与用物,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以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另外,还应注意给药速度,如,在给予患者推注心律平时,应在3~4min内完成冲击剂量,即药物总量的50%,但对于老年患者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则应减缓推注速度,以免造成窦性停搏等症状发生。

颈动脉窦按压法、诱发呕吐法等均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方法[7],但上述方法易引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感[8],因此,护理人员应适时给予患者指导与安抚,以达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缓解其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目的。

康复指导目的是让患者与家属了解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相关因素及自我救护方法等[9],以便患者能够自觉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疾病复发诱因,以控制或减少室上性心动过发作次数[10]。

综上所述,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心律尽快恢复至正常,其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1]柳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4,13(13):148-150.

[2]要建新.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的疗效及护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6):162-163.

[3]牛军英.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4,11(5):194-195.

[4]王璐,林春丹,王新宇,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应用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32-233.

[5]冯梅香.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临床应用中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1):113-115.

[6]张静.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7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76-78.

[7]张维青,张利娟,费忠英,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和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5(2):79-80.

[8]戴丽娜.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1):189-191.

[9]王印红.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1例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5,24(11):111-113.

[10]潘敏杰.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5):125-127.

2016-09-23)

1005-619X(2017)03-0290-03

10.13517/j.cnki.ccm.2017.03.030

122100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

猜你喜欢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69》
心脏康复护理对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方案及疗效评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