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治疗的防护措施分析

2017-01-15 20:13王建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放射治疗医护人员

王建利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介入放射治疗的防护措施分析

王建利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介入放射治疗是一种新型的临床微创医学,具有疗效高、见效快、精确定位的特点,现已应用到了骨科、泌尿、心血管、神经科等诸多领域,应用范围愈来愈广。介入放射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压力,提高诊断效率,但同时,X线和造影指导也给医护工作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感染和辐射现象,严重威胁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基于以上情况,对介入放射治疗的危害和防护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防护提供一些参考。

介入放射;危害;防护措施

介入放射在为人类创造利益的同时,也使机体受到了辐射和损伤。当前,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一些实践活动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多医护人员没有安全保护意识,也没有明确介入放射的危害,这个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介入放射治疗的防护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其人身安全,创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1 介入放射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防护意识不高:介入放射的辐射不仅对人的眼球晶体、面部神经、肾脏功能有伤害和不良影响,还很可能致癌或者遗传,危害极大。由于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长期暴漏在介入放射仪器下,尤其是一些床边诊疗,用眼频率很高。这时,医护人员的晶状体就很可能被辐射波影响,产生损伤,严重时还会致盲。有关数据表明,电离辐射致癌的概率在5%左右[1],也就是说,每100各医护人员中就有5

个会因为介入放射治疗产生的辐射患上癌症,这个数据十分惊人。另外,介入放射还有可能引发遗传性疾病,产生无法挽回的恶劣后果。

但是,很多医院并没有引进先进的防护设备来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也没有意识到介入放射的诸多危害,在实践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为医护人员的健康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诚然,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但是这并不是医院不负责任的借口,这种观念上的缺失是造成防护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

1.2 缺少专业的防护设备和设施:一些医院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了经济利益上,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问题则缺少了足够的注意,很多放射科或者部门在没有购置防护设备的基础上,就已经开张经营了,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介入放射的防护设备比较简单,主要包括防护服、可旋转式铅玻璃板、铅屏风等[2],这些物品在市场上的价钱并不十分昂贵,因此,医院相关负责人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按照经济能力选购合适的防护用品,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以牺牲健康作为赢取经济效益的代价。

1.3 缺少培训和监督意识:介入放射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实践时间比较短,一些医护人员对其缺少了足够的认识是非常正常的。有些放射部门医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介入放射的概念、原理、目的、方法等内容不够了解,在操作的时候容易出现失误,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已有经验完成操作流程,很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医院应该组织专门的培训,同时设置监督人员,帮助医护人员克服不良操作习惯[3],规范操作流程,更好的完成治疗目的,保障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生命健康。

2 介入放射治疗的防护措施分析

2.1 缩短辐射时间:首先,医护工作者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基础上缩短受照时间,做到心中有序。治疗之前应做好详细的计划,明确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合理的分配时间。然后,注意总结每次操作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的活动提供依据和发展方向。医护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对自己的负责,在缺少防护措施时,遵守自己的原则,拒绝长时间手术,从细节做起,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缩短辐射施加必须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进行,这个过程比较缓慢,需要医护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循序渐进,同时加强与其他同事之间的交流,借鉴有用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过程。

2.2 增加与照源之间的距离:介入放射存在着一个辐射范围,医护人员只要能够合理的控制自身与照源之间的距离[4],就能够降低辐射的危害,减少不良影响。一般来说,人体与照源之间的距离越短,接受的照源剂量就越多,辐射危害也就越大,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按照相关标准,科学的计算各介入放射设备的距离和间隔,合理规划房间内的摆设,保证将照源剂量缩小到最低范围内。另外,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实现远距离操作,如机械手和长柄钳子等,在保证精确操作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辐射剂量,有利于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健康。

2.3 添置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医院领导和负责人应该提高认识,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明确介入防护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危害,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依照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最合适的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应该注意的是,防护设备并不是万能的,它的功能是有限的,医院应该为医护人员组织定期的体检,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另外,一些医护人员对防护用品的用法缺少了解,医院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培训会,传授给医护人员防护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加综合技能。

2.4 设置放射屏蔽:设置放射屏蔽的主要目的是阻拦原发射线的剂量,减少辐射力度。首先,根据导管到达靶血管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剂量和脉冲,科学控制视野范围。其次,使用高千伏、低毫安应对手动调节,减少手推造影的次数[5]。设置放射屏蔽需要医护人员对治疗过程进行精细的判断,根据情况变化选择使用工具和方法。另外,尽量减少操作人数,或者按照轮流操作的方式,减少受辐射时间,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分配好各自的任务,明确各自的个人,不能为追求降低辐射而忽略了手术质量。

2.5 加强过程监督:由于个人习惯不同,医护人员的操作顺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专业技能还不熟练的医师,很容易出现失误或者违规操作,如果没有及时的制止并纠正,很可能对今后的操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院应该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卫生监督、环境监督和过程监督,及时帮助医护人员改正不良习惯,同时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维持正确的设备距离和间隔,最大限度的减少辐射和感染。需要注意的是,监督人员也应该做好充足的防护措施,佩带防护用具,与介入放射设备之间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这个过程容不得马虎。

医护人员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增加自己的专业素质,合理的控制治疗时间,减少照源的剂量。同时,通过科学的计算,使介入放射设备与人体之间维持一个安全的距离,设置放射屏蔽,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将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医院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适当的加大对防护投入,加强对介入放射治疗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辐射和感染危害,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

[1] 黄文华,蒋国民,张贤舜,等.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6(3):514-515.

[2] 綦俊辉.介入放射治疗防护措施浅谈[J].中国医疗设备,2012,11(6):133.

[3] 陈春杰.心血管介入医生自我放射防护意识调查[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3.

[4] 朱乐明,郑亦军,赵国良,等.对介入放射治疗工作人员防护培训与管理策略的探讨[J]. 东南国防医药,2014,3(1):334-336.

[5] 邓莉.介入放射治疗的防护措施[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5(3):61-63.

R815

A

1671-8194(2017)16-0289-02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放射治疗医护人员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系列性科普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及肺功能指标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