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调查

2017-01-15 23:09刘承军刘凤辉王海丽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3期
关键词:吸虫病球虫驱虫

刘承军,刘凤辉,王海丽

(1.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2.山东省青岛康地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3.山东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冀鲁豫交界地区奶牛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调查

刘承军1,刘凤辉2,王海丽3

(1.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2.山东省青岛康地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3.山东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地区畜牧业发展较快,各类畜禽饲养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奶牛存栏量已接近15万头左右,成为三省重要的奶源基地。

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和当地奶牛养殖习惯的限制,该地区散养奶牛仍占很大比例,因饲养条件相对较差,容易引起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为摸清三省交界地区奶牛寄生虫病的流行及感染状况,笔者通过调查,总结分析如下。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工作于2015年4-11月进行,根据三省交界地区奶牛养殖规模、养殖聚集等区域特点,选择山东的单县、临清、阳谷、莘县四县,河北的馆陶、临西两县,河南的范县、台前两县,合计8个县的763头不同饲养规模的奶牛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母牛413头,公牛350头;犊牛268头,成年牛495头。

2 样品采集

经肛门直肠采集少量粪便样品,分别编号后置于干净透明样品袋中,注明采样时间、地点、奶牛品种、年龄等,采集好的样品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3 检查方法

寄生虫卵检查方法系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虫卵计数采用常规麦克马斯特氏法,计算出每g牛粪中的虫卵(卵囊)数量。数据处理采用SAS处理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寄生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共采集奶牛粪样763份。通过调查检测,发现球虫虫卵病例47例,肝片吸虫病例36例,华支睾吸虫病例31例,食道吸虫病例20例,阔盘吸虫病例15例,丝状线虫病例16例,新蛔虫病例33例,尖刺线虫病例14例,曲子宫绦虫病例15例,共计检查出寄生虫感染病例227例,感染率达29.75%。

据统计分析,其中球虫病例占20.7%,线虫病例占27.8%,吸虫病例占44.9%,绦虫病例占6.6%(详见表1)。发现部分奶牛还患有疥螨、牛硬蜱等体表寄生虫。

4.2 寄生虫感染特点 通过本次调查检测,发现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奶牛寄生虫感染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4.2.1 具有明显区域特性 据本次调查发现,靠近徒骇河、马颊河等水网密集区域的县市因水草繁密,利于各类吸虫中间宿主的生长繁殖,吸虫类感染较为严重;其他县市则因气候干燥,球虫类、线虫类感染较为明显。

4.2.2 气候因素影响明显 三省交界的鲁西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适宜各类寄生虫的中间宿主生存和繁殖,为各类寄生虫卵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有利于各类寄生虫繁殖、生存,感染及发病较多。冬季则感染发病相对较少。

4.2.3 饲养管理模式影响明显 据本次调查发现,采用长期放牧饲养的牛群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由于管理粗放,营养不良明显降低了牛只的抵抗力,极易感染寄生虫病,尤其是散养户牛群混合感染现象严重。

4.3 球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采集粪样763份,检出球虫感染病例47份,占采集样品数的6.1%。其中规模养殖场奶牛检出感染病例12例,感染率为1.6%,散养户奶牛检出感染病例35例,感染率为4.5%;散养奶牛群的球虫感染率明显高于规模养殖场。

经统计分析,在检出的47例球虫感染病例中,2岁以下牛群感染病例41例,占球虫检出病例的87.2%,说明球虫主要以感染2岁以下牛群为主,成年牛群则感染率较低。

4.4 线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采集的763份样品中,检出线虫感染病例83例,占采集样品数的10.9%。其中规模养殖场奶牛检出感染病例25例,感染率为3.3%,散养奶牛检出感染病例58例,感染率为7.6%,散养奶牛群的线虫感染率明显高于规模养殖场。

经统计分析,在检出的83例线虫感染病例中,1岁以内奶牛没有发现线虫感染病例,1~2岁奶牛检出线虫感染病例45例,占线虫检出病例的54.2%,说明线虫主要感染1岁以上奶牛,犊牛很少感染。

4.5 吸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采集的763份样品中,检出感染吸虫病例82例,占采集样品数的10.7%,其中规模养殖场奶牛检出感染病例15例,感染率为2.0%,散养牛群检出感染病例67例,感染率为8.8%,散养奶牛群的吸虫感染率明显高于规模养殖场。

经统计分析,在检出的82例吸虫感染病例中,1岁内犊牛感染病例30例,感染率为3.9%,1~2岁牛感染病例27例,感染率为3.5%,2岁以上牛感染病例25例,感染率为3.2%,说明各个年龄段的奶牛都易感染吸虫病。

5 防控措施

5.1 定期驱虫 防控奶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定期驱虫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奶牛养殖场(户)应结合实际,合理选择药物,定期开展驱虫是做好奶牛寄生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可采取喂服、注射等方式杀灭虫体,驱除虫卵。

从驱虫目的来分,大致可分为预防性驱虫与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主要指做好定期驱虫工作,合理选择驱虫时间,防止虫体感染与蔓延;治疗性驱虫主要是指已经感染发病的奶牛应选用适当药物进行驱虫治疗。无论何种驱虫方式,驱虫药物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安全、使用方便为原则。临床上常用驱虫药物主要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吡喹酮、硝氯酚、丙硫苯咪唑等。

5.2 严格消毒 科学养牛,一定要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消毒程序,合理选择消毒药品,加强对畜舍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坚持使用两种以上消毒药品交叉消毒,以防产生耐药性。

实际生产中,要特别做好饲养器具的消毒工作,消灭和处理好中间宿主和传染途径,阻断奶牛与寄生虫的接触机会。

5.3 科学饲养 科学养牛,一定要科学配合饲料,调整饲料结构,适当补充矿物质及必需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要坚持幼牛与成年牛分开饲养。

实际生产中,一定要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杀灭粪便中的虫卵和幼虫,以减少各种寄生虫病的危害。

2016-12-26

S858.23

C

1005-7307(2017)03-0023-002

猜你喜欢
吸虫病球虫驱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生猪驱虫正当时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驱虫产品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