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

2017-01-15 23:09薛玉华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3期
关键词:补料合剂哺乳

薛玉华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吉林大安 131300)

哺乳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

薛玉华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吉林大安 131300)

哺乳仔猪具有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等特性,但因消化器官和消化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缺乏先天性免疫力,自身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又有易发病、难养育等弱点,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成活率。

所以,科学饲养哺乳仔猪,特别是搞好哺乳期仔猪的护理与养育,对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健康生长,保证个体发育均匀和提高断乳体重等至关重要。因此,饲养哺乳仔猪必须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针对性地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可为以后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养猪效益打下良好基础。

1 提早开食,适时补料

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仔猪体重及营养需要与日俱增,母猪的泌乳量则在产后20~25 d达到泌乳高峰之后便逐渐下降,哺乳仔猪生后2~3周龄时,单靠母乳已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不及早开食,适时补料,就会严重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1.1 提早开食 第一次训练仔猪吃料,俗称“开食”。早开食是早补料的前提,能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增强仔猪消化机能,对仔猪生长发育、防止腹泻等十分有利。因此,要及早抓好对仔猪认料认水的训练。

训练开食通常在仔猪6~7日龄时就可进行,可结合仔猪出牙发痒、喜欢啃咬硬物和喜欢甜味的习性,给以炒香的玉米或高粱粒,放入补料槽内任其啃咬,引逗仔猪开食;也可制作少量甜食抹于仔猪口腔,诱其采食;还可将仔猪关入补料间(栏)内强制采食,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仔猪则可很快学会采食,达到提早开食的目的。

1.2 适时补料 哺乳仔猪补料可在7~10日龄时开始。补料的基本出发点是弥补营养不足,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仔猪学会采食后,即可供给营养全面、加工精细的全价平衡日粮——仔猪料。给仔猪补料要做到定时、定量,并注意饲槽的清洁卫生。

1.2.1 补充矿物质,防止仔猪贫血 仔猪初生时体内铁质的贮存量约为50 mg左右,每日生长约需铁7 mg,因此体内铁质很快就可被用尽,而仔猪每天从母乳中只能获得铁质1 mg左右,如不及时补铁,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补铁方法,一般可采用:一是舔食法。补铁的最简便方法是在仔猪3~5日龄开始,常向圈内投给少量干净红黏土,添加少量木炭末、骨粉、食盐等,任其自由舔食。二是铁铜合剂补饲法。仔猪从3日龄开始补充铁铜合剂。配制方法:硫酸亚铁2.5 g,硫酸铜1 g,溶于1000 mL清水中,待溶解过滤后,取其清液装入带嘴瓶内。当仔猪哺乳时,将合剂滴在母猪乳头上任仔猪吸食,或直接滴入仔猪口中,每天1~2次,每头每天喂给10 mg左右,坚持4~6周,当仔猪吃料后,可将合剂拌入饲料中或饮水中投喂。三是铁钴合剂注射法。仔猪2~3日龄时,肌内或皮下注射右旋糖酣铁钴合剂1~2 mL,7 d后再注射2 mL即可。

1.2.2 补饲全价平衡日粮与青饲料 随着仔猪的生长发育,体重迅速增加,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如果未能及时补喂全价仔猪料就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一般可从15日龄开始就应补给营养完全的全价平衡日粮——仔猪料,同时还应给予适量的幼嫩青绿饲料。

1.2.3 注意饮水补充 5~8周龄仔猪的需水量约为本身体重的1/5左右。如果不及时补水,仔猪因口渴就会饮喝脏水、尿液而容易引起腹泻等症。一般仔猪从3~5日龄开始就应供给清洁饮水,水槽要经常刷洗消毒,饮水要勤更换。

2 加强免疫,严防疫病

哺乳仔猪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适时搞好免疫接种工作,这是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育成率,保证猪群健康的基本措施之一。一般1日龄仔猪哺乳前,可实施猪瘟超前免疫,25~45日龄分别进行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病、仔猪副伤寒等病的免疫预防,间隔30 d加免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预防工作。

初生仔猪的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抗病力较弱,易患腹泻等疫病。必须加强疫病预防工作,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哺乳母猪舍使用前要彻底清扫,严格消毒,杀灭容易引起仔猪腹泻的多种病菌;母猪产仔前后应保持猪体清洁,以减少母体对仔猪的污染;母猪排出的粪便常常带有许多病菌,应及时清扫,减少污水积存,以减少病菌对仔猪的感染机会。

二是减少不良因素刺激。饲料要相对稳定,严禁饲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保证母乳质量;注意天气变化,保持猪舍适宜温湿度;仔猪补料时要注意饲料质量,防止仔猪采食过量。

三是药物防控。为防止仔猪发生腹泻病,可在饲料和饮水中适量添加药物进行预防;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则应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控制,严防扩散。

3 适时断奶,科学饲养

断奶是仔猪生长过程中营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较大变化和转折,仔猪由吃奶吃料变成离奶吃料、母仔分离。因此,如果断奶不当,仔猪鸣叫不安,吃睡不宁,容易引发腹泻等多种疾病,引起掉膘,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3.1 早期断奶 仔猪的哺乳期因地区、条件各异,一般为30~60 d不等。早期断奶是指仔猪生后3~5周龄时断奶。提早断奶不仅可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况,发情配种,提高繁殖母猪的生产效率,还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成本。但早期断奶必须建立在提早补料的基础上。如果仔猪生后7~10日龄就开始补料供水,仔猪20日龄左右就能采食一定量的饲料,再加之加强管理,精心喂养,即可在30~40日龄断奶。

3.2 断奶方法 仔猪断奶一般多采用逐渐断奶法。即断奶前3~5 d利用母仔隔离饲养的方法,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之后将母猪赶离原圈,留下仔猪单独饲养,直到天黑时再将母猪赶回,使其团聚,待仔猪稍加适应后再完全断奶。仔猪断奶最好采取赶母仔留方法,让仔猪生活在原来熟悉的环境中,以减少对母猪的依恋性,有利于顺利断奶。

3.3 科学饲养 仔猪断奶是一种严重应激,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明显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抗病力。所以,对断奶仔猪一定要加强管理,进行耐心细致的喂养。饲喂要定时定量,不要突然更换饲料;部分仔猪常因不知饥饱,采食剩料污物,造成消化不良;部分仔猪因过多依恋母猪,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休眠不安等,应区别情况,认真调教喂养。

农业部发布《2017畜牧业工作要点》

最近,农业部办公厅发布《2017年畜牧业工作要点》。《要点》强调,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要以大力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培育发展新动能,协调推进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各项工作,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

在工作措施上,《要点》提出了“三推进三提升”要求。三推进:一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大粮改饲试点力度,调整优化生猪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现代草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畜牧业。二是推进绿色发展。抓好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持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三是推进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研究落实草原改革任务,健全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畜牧业法制建设,加强政风行风和思想能力建设。三提升: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奶业振兴发展,促进饲料工业转型发展,建设现代畜禽牧草种业,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推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是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严格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是提升行业精准管理水平。加强产业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草原管理数据体系,加强行业数据管理和共享,加强产业发展跟踪研究。

《浙牧》摘

2017-02-26

S828.4

B

1005-7307(2017)03-0027-002

猜你喜欢
补料合剂哺乳
树脂型沥青冷补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湿热地区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料性能测试与分析
会哺乳的树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反应型冷补料与溶剂型冷补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天麻眩晕宁合剂水提部位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