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果园养鸡的发病特点与防控措施

2017-01-15 23:09王玉菊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3期
关键词:法氏囊新城疫养鸡

山林果园养鸡的发病特点与防控措施

山林果园养鸡与现代肉鸡、蛋鸡所处的饲养环境不同,其发病特点也不一样。因此,了解放养鸡的发病特点与防控措施,是保证放养鸡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1 发病特点

山林果园放养鸡的发病特点,一般多表现为“三多一少”。

1.1 三多 即寄生虫病多、细菌病多、病毒病多。

1.1.1 寄生虫病多 山林果园放养鸡直接接触地面,病鸡粪便容易污染饲料、饮水;夏季多雨,放养场地潮湿,场内粪便及其他污物得不到及时清除和堆积发酵,虫卵容易传播,加快了球虫病等寄生虫病的感染机会。

1.1.2 细菌病多 沙门氏菌是严重危害放养鸡育雏期间成活率的重要疾病之一。部分放养鸡场从非正规种鸡场引进大多未经白痢病净化的雏鸡,一是带菌鸡通过种蛋可直接感染下一代;二是其孵化场的孵化条件、卫生状况、管理状况较差,极易引起疫病传播。放养鸡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常常容易接触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且易受外界多种应激因素(雨淋、温度变化等)影响,极易感染或并发大肠杆菌病。

1.1.3 病毒病多 病毒对放养鸡的危害与规模养殖鸡一样,危害性较大。传染性疾病中又以马立克氏病、新城疫、法氏囊病发病较多,危害最大。因为放养鸡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长达3~4个月,常需进行2次免疫,部分养殖户总认为放养鸡抗病力强,不用接种疫苗;二是部分放养鸡场引进商品雏鸡时,抱有侥幸心理或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接种疫苗。另外,由于放养鸡大多为本地鸡种,无论是鸡的日龄还是免疫程序差异很大,致使其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初免时间不易确定。套用现代肉鸡、蛋鸡的免疫程序,容易导致免疫失败。饮水免疫时,群体过大,饮水不均,饮量不足,可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常易散发、多发多种疫病。

1.2 一少 即呼吸道病较少。山林放养鸡采食树叶、草籽、昆虫等天然饲料,营养物质全面,活动范围较广,运动量较大,体质较好,抗病力较强;且饲养密度较小,通风良好,不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2 综合防控措施

2.1 把好引种进雏关 放养鸡最好选养当地本地鸡种。雏鸡应来自种蛋质量好、支原体净化好、鸡场孵化正规的孵化场;引进雏鸡需经严格健康挑选、雌雄鉴别分群饲养、确实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且要求在24 h内运至鸡场育雏舍。为防止运雏箱上黏附的病菌带入育雏舍,雏鸡进入鸡舍前,应先盖好箱盖,在舍外进行严格的喷雾消毒后方可入舍饲养。

2.2 生态隔离 山林果园放养鸡,首先要做好场地隔离、批次隔离。对比较大的放养场地,要有计划地划定并搭建隔离带,把大群分成小群,或在不同的隔离带内放养不同批次的鸡群。

2.3 保证饲料和饮水卫生 放养鸡在觅食青草、草籽、昆虫的同时,要适当进行补饲。所用饲料要新鲜、卫生、安全,无霉变、无污染。放养场所内最好有专用的深水井,禁止饮用表层水、死水。饮水槽要经常用高锰酸钾、百毒杀、漂白粉等清洗消毒。

2.4 搞好免疫接种 放养鸡要重点做好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病、鸡痘、马立克氏病等病毒病的免疫接种工作。马立克氏病疫苗多在孵化场内接种,7日龄时应用新-支H120 2倍量点眼,10日龄时应用法氏囊疫苗1.5倍量滴口,17日龄时新-支疫苗3倍量饮水,20日龄时鸡痘疫苗刺种,27日龄时法氏囊多价苗3倍量饮水,60日龄时新城疫克隆-30或Ⅳ系疫苗2倍量注射,80日龄时新-支H52疫苗3倍量饮水,110日龄时新城疫Ⅳ系疫苗3倍量饮水。禽流感威胁地区,30日龄时用当地毒株禽流感疫苗0.35 mL皮下注射,50日龄时用禽流感双价苗0.5 mL皮下注射。

2.5 全进全出饲养制 山林果园放养鸡,原则上应做到一个放养鸡场内饲养同一批次鸡,同一时间出栏,以便场区清理和消毒。如果因销路等原因,一次不能完全出栏者,也要在一个单独的生态隔离区内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

王玉菊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 276600)

猜你喜欢
法氏囊新城疫养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肉鸡法氏囊病的诊断经验分析
新城疫诊断与防治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