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7-01-15 12:40万德红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万德红

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目标。在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教学方向的不断调整,进而启发其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变得乐趣无穷,教师教学变得轻松自在,符合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要求。本文针对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做出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渗透;研究

引言:应试的教育观念一直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盲目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思维处于被动的活跃状态,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也十分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去组织教学活动,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意愿,不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向。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这种情况下,数学思想是无法渗透下去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应该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的进行授课模式的重新构建。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数学思想

情境教学法的合理应用,更符合小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数学教师应懂得,每一个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在实践中总是干扰他们进行思考,强制性渗透数学思想,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甚至厌恶这门课程。而创设有效情境后,再让学生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理论内容形象化,被动思考为主动研究,这样小学生既会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又可以感知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方便教师展开指导,利用典例推进教学[1]。笔者认为,很多典例和教学内容都能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数学思想的渗透。如讲到“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从一些基本的实物入手,教会学生使用正确方法去比较长短。

二、诱导学生学习,渗透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工作,大多是针对公式的记忆、定理的掌握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舍弃硬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脱离课本,不支持学生直接按照课本上的公式,进行硬性记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探索性的学习,对一个概念进行分析,推理,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数学公式或者定理,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诱导学生产生数学思维。在学生学习图形面积问题时,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不清晰,会让学生对于面积显得无从下手,教师就可以先告诉学生面积的概念,再让学生自我推导,从而产生数学思维。如求长为5、宽为4的长方形面积,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5个宽(5*4=20)或者是4个长(4*5=20),让学生对于面积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时熟练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教师还可以诱导学生对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推导。通过适量的转化思想,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形成,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学习能力。

三、設计科学课程,渗透数学思想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应该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作为教师教课的基础,对教材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全面分析,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学生们对数学的认识还仅仅只在一个很基本的水平,对于数学思想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时,要注意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通过对教材的解剖,抓住其中蕴涵的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更好地辅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2]。只有建立了明确的数学目标,才能让学习更有目的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渗透数学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充分利用教材,对于比较明显的数学问题,可以把相应的数学思想融入到教学目标去,如在学习到“加减乘除”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加减乘除法的顺序,让学生明确做题时首要考虑条件,这种数学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有了基本的加减乘除法的数学思想,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培养了数学思想。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充分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前预习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渗透。可以针对一些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提前预习,从教师设定的角度入手,自主寻找教学思想。例如,在对各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时:2m、16dm、58cm、32dm,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先将单位换算成一样,再进行大小比较,这样的数学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先统一再比较的数学思想。

四、知识整理复习,渗透数学思想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给出的数学小结,带领学生共同分析知识的联系,总结数学思想;也可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课文教材,自己动手整理知识总结数学思想[3]。总之,在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活动中,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学习“年、月、日”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地把“归纳思想”渗透给学生,如让学生仔细观察往年日历,找出其中不是30天的月份并总结出其中规律,从而让学生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归纳”的数学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养成及时归纳的好习惯。

结语

总之,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一些基础的数学思想对于小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学习的成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老师在数学思想渗透的过程中应深入教学教材,提炼出教学的本质和目的,然后由意识的将数学思想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通过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中锻炼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9)119.

[2]朱秀英.例谈小学数学中的思想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79-80.

猜你喜欢
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浅谈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