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7-01-15 12:40王晓丽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应用途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王晓丽

摘要:情境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的十分广泛,其中以生活情境的应用效果最为显著,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将生活化情境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数学应用能力提升有很大意义。因此本研究将集中分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应用途径

引言: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开端,这一阶段是帮助学生知识基础和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将生活化案例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生活化教学情境的作用应该得到肯定,我们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研究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应用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一)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烈,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而数学教学知识学生的实践性非常强,运用生活化情境更利于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其认知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二)将抽象的数学形象化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之间的矛盾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将生活化教学手段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形象化化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得到了保障。

(三)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实践力的提升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将生活化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更大空间。

二、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导入阶段教學中的运用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前奏,教学导入质量对课堂教学整体质具有直接影响,应用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导入有利于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使数学知识也能够带给学生亲切感[1]。例如,教师在进行“平均分”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六根香蕉作为对象进行分配,首先将其分给两个学生,第一个同学分5个,而另一个同学分1个,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就会说不公平,认为两个同学的香蕉数量存在差异。然后,教师从第一个同学那里拿出一根香蕉给第二个同学,但是这时学生们还是认为不公平。这种情况下,教师继续从第一个同学那拿出一根,第一个同学那里有三根香蕉,第二个同学也是三根香蕉,两位同学的香蕉数量是相同的了,分配具有公平性,接下来教师再正式引入平均分概念。在整个分香蕉期间,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平均分的真正含义,借助类似生活情境来导入新课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所学习的内容,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二)设计娱乐与实用兼具的生活教学情境

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兼顾其和现实生活的贴近,还要求强化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趣味性[2]。例如,学生在进行20以内混合运算的学习时,我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走迷宫的教育游戏。我先利用教室里的桌椅,将其设计布置成迷宫的样式,并将“11-2+4”这样的一类混合算式贴在桌椅上;然后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发了1到20的数字卡片,再让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迷宫入口进入,将需要填空的地方用自己手上的卡片填出来,最先走出迷宫的小组为胜利,并能得到奖励。

(三)利用各种资源,丰富教学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辅助教学设备随之出现,以多媒体技术为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逐步的取代“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辅助装备[3]。例如,关于九九乘法表的学习,学生单纯记忆,容易觉得枯燥,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可以将枯燥的数字,变得丰富多彩,字体、颜色、出现形式,都可以调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行“年月日”的教学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动轨迹,然后进行讲解,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天,月亮围绕地球转一圈就是一月,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依靠地球和月亮的运动轨迹,让学生对年月日有一定的印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他们在数学学习能力掌握上还存在不足,在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作支撑的情况下,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不会产生主动学习兴趣,这显然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学习效率,这也是生活化教学情境的重要应用优势之一[4]。例如,在教学《测量》时,学生对于厘米、毫米、分米、米、千米的认识都很模糊,于是我便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让学生在实际事物中体会到各个单位的长度。如5角硬币的直径是2厘米,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操场跑道一圈大约是400米,2圈半是1千米……通过这些感性的认识与理解,我便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事物是用这些单位表示的,有的学生就说桌子的高度是80厘米,自己的身高是1.2米等,这样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也都积极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生活化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课改影响,是学生为本理念的积极落实,但是想要生活化教学情境发挥自身的作用,还是要求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科学应用生活化情境,促进课堂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笔者坚信,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将会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杨汨,徐娟.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J].教师,2016,(31):86-87.

[2]杨海英.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合理教学运用[J].好家长,2016,(24):112-113.

[3]孙萍萍.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外企业家,2013,(22):222-223.

[4]孙蕊.以生活化情境导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操作措施[J].祖国,2017,(08):123-124.

猜你喜欢
应用途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汽车类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的应用途径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途径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