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教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7-01-15 12:40郭利娜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有效策略课堂教学

郭利娜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对特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引导和鼓励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这是特教语文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互动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慢慢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运用有效策略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这是教师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综合发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小学教育;特教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固化,学生思维并不活跃,教师总是要求学生被动思考、盲目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丝毫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意愿,不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陈旧落后的授课手段,让学生对于语文,对于学习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极大的制约着特教事业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针对上述问题作出解决,笔者认为,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坚持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让语文回归生活,让学生成为主体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特教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言大有助益。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特教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在实践中多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明确未来奋斗目标。另外,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尤其是身体有缺陷的小孩子,老师的关爱于他们而言就是成长的动力[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促使他们阶段性成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在个性化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利。比如有些特殊学校的孩子是住宿生,非常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教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还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我们的教师需要在生活上给这些孩子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用关爱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些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如果学生在学校能够体会到深深地爱,他们一般不会想家,会特别喜欢在学校生活,有利于帮助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树立自信,保持愉悦的心情,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特殊学校小学生的年龄很小,健全人格还未形成,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但是无法判断事物本身对错,脱离家长、教师引导,容易走上不正确的人生道路。特教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活动的组织,让孩子们建立起积极人格,即使外在条件与他人不同也能勇敢的面对生活,主动学习文化知识,争做一名高素质、有理想的栋梁之才。比如,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1]。推荐《三字经》《千家诗》《小学生行为规范手册》《弟子规》等等,把有关道德的文章做出重点解析;或在《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的教学中,教育孩子应该抱有感恩的心,主动的帮助他人,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联系着生活实际,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等待种子发芽,学生积极人格才会形成。

三、打开思维互动学习

解放天性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实施的,放飞孩子们封闭的思维,才能让他们不断地探索学习[2]。语文课本中,语义的理解和体会不是每个人都相同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进行整合交流。通过互动辩论,学生会进一步加深感悟理解,发现学无止境[2]。自主互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给课堂注入活力与生机。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的故事时,我问学生:“这个故事让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一大部分同学说做事不要害怕,要亲身经历才有正确的认识和结果。可有的同学却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小马本不害怕,是老牛、松鼠等的建议不同不对,才让小马不敢过河。经过大家的集体思考,最后我做了全面的总结,使学生对故事的寓意有了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更让他们在争辩交流中发展个性,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主动联系现实生活

特教语文教师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文知识相对枯燥,但是绝大多数的语文知识又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语文知识的这一特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知识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解一个全新的知识点时,可以首先利用一个或者几个生活中的常见例子来引出将要讲解的内容,并且在讲课过程中注重與现实生活的关系,不断联系生活实际,使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这样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另外,运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知道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五、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促进回归主流“人是社会的人”,聋人亦是如此,作为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不能把学生束缚在学校、家庭这个狭窄的范围内[3]。“回归主流”的思想已提出了好多年了,但在许多特教学校都还未走出传统的圈子,特教学校语文教学应充当教学改革的先锋,使学生在尽量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同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为此,特教学校的语文教学还应走出校园,与普通学校多打交道,让学生与正常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学习上的结对子、开展语文技能方面的兴趣小组、举行语文知识竞赛等。学生在与正常儿童的交流过程,深感学好语文对自身的重要性,达到自我促进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在同正常儿童交流时的自卑心理也就会慢慢消除,随之,他们逐步树立的是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小学特教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小学特教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策略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周碧儒.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6(06)112-113.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有效策略课堂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