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7-01-15 12:40龙娟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思考小学语文

龙娟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不受学生喜爱,其原因在于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课堂氛围十分枯燥,未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机会,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何改善这一弊端现状,强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活跃他们的形象思维,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指引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助推着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这是语文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小学五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做出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思考

引言:五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辅导作用。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进中,语文教师要将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有效策略,诱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阅读中感知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确保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认知水平,有机会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建设人才。阅读教学讲究方式方法,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为基础,成功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不考虑学生的理解情况,不尊重学生的个体意愿。学生以被动的方式参与阅读活动,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1]。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我们教师需要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认清学生才是阅读教学主要的服务对象,选用合适方法,营造好的氛围,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摘取最多的学习成果,促进其学科素养与阅读能力的双向发展。比如,发挥最新阅读教学方式的实用性,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课堂,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真正只做一名导者,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或朗读,或默读,或读这本,或读那篇,或读全文,或只跳读……总之是要教师把阅读以自助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张开嘴来我们去给他们喂食现成的东西。学生有了选择的主动权,主体地位尽显,阅读的兴趣自然就有了,在自由阅读中体会到的快乐会加倍。

二、意境促进个性阅读

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并且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让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置电动课件;描写风景的文章配以动听的伴奏乐,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也可以画一幅风景画等等。小学五年级正式开始了与学习相关的阅读,这时,即使书本内容没有意思也要读完,书中的思想即使与自己的不同也要学会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接受,然后进行客观的阅读。同时还要学会区分同音词的不同含义,还要知道即使是相同的词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另外,五年级是理解“象征”手法的时期,所以还需要很好地理解比喻的方式(明喻、暗喻)及常用的表达。在阅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通过自己“演”课本剧,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的理解又带来不同的诠释,不同的诠释又会产生不同的观后感。正是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三、引导学生有效拓展

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性,还需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量的积累增加是形成个性化感悟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在现有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只重视对教材中的讲读课的精讲精读,忽视了略读课的教学,忽视了向课外拓展的阅读,结果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可充分利用略读课的教学让学生逐步学会自能读书的本领,让他们以读引趣,以趣带读,在不断增加阅读量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阅读能力。教师的有效指导也可体现在宏观指导上,如可向学生推介适合他们理解水平和益于写作借鉴的书籍报刊,也可尝试让学生进行从网上下载阅读或是直接进行网络阅读,以不同的形式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理解能力方面,要能够概括书的内容,同时区分不同内容的重要程度。可以根据文章中出现的图表或曲线图等推测出文章的内容,在需要的时候,还能作为信息来应用。小学生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需要具备多种与学习相关的阅读能力。如果到了五年级仍没有具备这些能力,则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了。

四、鼓励学生阅读质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对哪些地方不明白,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2]。比如,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要教有所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疑问能够起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培养求知兴趣的作用。教师要让疑问成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让学生敢问、善问,并把这种质疑扩展到课外阅读中。

五、重视朗读教学作用

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五年級小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考、理解和记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旬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结语

总之,想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也不是说立竿见影。所以,教师要循序渐进,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阅读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忧无虑地翱翔。

参考文献:

[1]王兴琼.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4(12)75.

[2]姜春霞.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2015(18)48.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思考小学语文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