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标准作业流程对医院应急能力的影响分析

2017-01-16 08:38沈国美夏邦红翟慎重李兵郑初建杨学伟代后珍戴明亮
贵州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演练突发事件救援

沈国美 夏邦红 翟慎重 李兵 郑初建 杨学伟 代后珍 戴明亮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00)



突发事件标准作业流程对医院应急能力的影响分析

沈国美 夏邦红 翟慎重 李兵 郑初建 杨学伟 代后珍 戴明亮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00)

目的 研究突发事件标准作业流程(SOP)对医院应急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4年9月我院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加以多次演练和训练。于2015年3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实施前后成效进行考核,考核标准指标由医院自拟确定,比较医院应急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多次演练后,医院急救的应急通讯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救援人员到达情况、救治环境情况、救援物资到达情况、现场准备时间评分明显提升(P<0.05)。结论 突发事件SOP的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明显提高院内应急救援护理能力,确保急救护理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成功抢救提供基本保障条件。

突发事件; 标准作业流程; 应急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国家和国民经济以及健康情况构成严重威胁的大规模事件,及时应对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减轻灾难后果损失的主要途径,医疗机构应急水平直接关系伤员救治的预后情况[1-2]。医疗机构成为急救护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能够在最佳救援时间内完成救治工作成为最艰巨和最根本的任务,也是降低残死率关键所在。我院在南川地区率先开展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并通过反复改进以提升我院满足应急需求的能力。为评估我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的有效性,本院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实施前后成效进行考核,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9月我院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加以多次演练和训练。参加医师135人次,护士160人次,人均演练次数(3.25±2.20)次。

1.2 研究方案 (1)突发事件应急准备SOP的建立:①组建SOP撰写小组,在查阅相关文献及应急处理经验的基础上,由本院专门组成SOP撰写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应急办、质量管理办公室及临床科室等部门的专家组成,由院长领导,按照SOP标准格式,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准备SOP”;②建立突发事件应急SOP评价标准,医院成立专家组对撰写的SOP初步评估和审核,根据指标性质进行区别评价,诸如时间、人数及个数等可采用定量测量,而对于非量性指标则采用主观评分法,共分3级,分别为:差,1分;合格,2分;优,3分。建立SOP各指标评价标准。同时将已建立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SOP”及对应评价标准呈递至应急救援专家组进行意见征询,为避免偏移,专家均以匿名形式返回意见,归纳、反复征询、修改,最后汇总成最终评价标准; ③突发事件应急SOP完善,组织总院及各分院的各个科室进行突发事件应急SOP理论培训,关键是应急处理各成员熟练掌握SOP的角色功能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专家根据“突发事件应急SOP评价标准” 测试各科室的应急能力,可通过摄像和照片等记录演练全过程。于每次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评价标准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由各分院及各科室分析突发事件应急SOP执行中的问题,整理成文字并进行改进和完善。(2)突发事件应急准备SOP的作业内容:①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收集,事件信息的完整对于开展及时应急救援工作有重要意义。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率相对稍低些,故除平时训练外,医护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较少,面对突发事件时,常会忽略对信息的收集,不利于开展后续救治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准备SOP中要求第一个接到突发事件电话的人员(一般为院前急救科120呼叫平台工作人员)以首接负责制为原则,要快速准确记录相关信息,如事故种类、地点、患者及预计抵达时间;②现场指挥中心, 120呼叫平台接到事故信息后,立即逐层向上级报告,院前急救科主任→应急办(中午、晚上、节假日向总值班汇报)→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按照应急领导小组指令,借助医院信息平台将突发事件信息发送至各部门的值班人员/科主任,各相关部门根据科内应急准备作业程序准备相应的物资、人员、床位等,全院各部门进入紧急准备状态。医院领导到现场作为应急总指挥,应急办负责人(中午、晚上、节假日是总值班)到达现场作为应急副总指挥;③工作环境及人员配备,根据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需要分别设置人员集合区、检伤分类区、病员区、支援物品区及家属等待区,每个区域设有一个明确的负责人,救治区域另配备一个医疗主管和护理组长,负责本区域的抢救治疗、护理工作。应急副总指挥对工作环境的各个区域进行核实,查漏补缺,等待患者到达。

1.3 评定标准 于2015年3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实施前后成效进行考核,考核标准指标由医院自拟确定。院内自制突发事件应急准备SOP演练效果考核表,内容包括应急通讯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救援人员到达情况、救治环境情况、救援物资到达情况、现场准备时间,各项条目满分为10分,共7项,70分。对该考核表进行信度(α信度系数法)、效度(CVI)分析,同质性信度为0.81,CVI为0.90。

2 结 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多次演练后,医院急救的应急通讯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救援人员到达情况、救治环境情况、救援物资到达情况、现场准备时间评分明显提升(P<0.05),见表1。

表1 突发事件应急准备SOP效果分析±s)

3 讨 论

SOP将急救过程和操作步骤量化和细化,确保人员和物资调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SOP使各层事件处理人员熟练掌握自身职责确保各部门工作无缝隙衔接,为各步骤工作落实的精准性提供条件[4-5]。多次演练是不断发现SOP问题和完善SOP流程的主要手段[6],我院建立SOP后并加以多次预演,从演练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细化各步骤工作,结果显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多次演练后,医院急救的应急通讯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救援人员到达情况、救治环境情况、救援物资到达情况、现场准备时间评分明显提升(P<0.05)。该结果证实SOP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这与陈水红等[7]研究结果相似,将突发事件SOP应用于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可有效确保救援工作开展,从而提升急救效能。通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SOP,可提高突发事件的救治效率,将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经济损伤和人员伤亡降至最低。

本项目根据文献及经验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准备SOP”及其评价标准,并通过多次演练及征询专家意见进行完善,达到持续改进SOP预案的目的。突发事件SOP可有效提升医院应急能力,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需要不断完善并真正落实,确保可靠的救援核心力量。

[1] 王畅,池桂波,李文浩,等.中国高速公路2007-2009年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 2011,27(10):942-949.

[2] 何秀兴.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92-94.

[3] 邓玖旭,安帅,陈博,等.北京市2004-2010年非机动车驾乘人员交通伤特点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13,29(11):1037-1040.

[4] 肖文,王军,张皓迪.兰州市2010年~2012年交通事故伤员院外救治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1):83-85.

[5] 徐双燕,王惠琴,唐碧云,等.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22-424.

[6] 戴晓娜,陈正英.JCI标准下的医院突发事件管理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7):524-525.

[7] 陈水红,杨小娜,王千米.建立突发事件标准作业流程以提高医院应急能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8):632-635.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2014年医学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142190)

R-05

B

1000-744X(2016)05-0490-03

2016-01-23)

猜你喜欢
演练突发事件救援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未雨绸缪演练忙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救援行动
突发事件
紧急救援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