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V与SWI在静脉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01-17 08:03张国平李德炯钟平贾晓峰宋丽娟
贵州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脑膜瘤准确度投影

张国平 李德炯 钟平 贾晓峰 宋丽娟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贵州 贵阳 550081)



MRV与SWI在静脉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国平 李德炯 钟平 贾晓峰 宋丽娟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贵州 贵阳 550081)

磁共振静脉成像; 磁敏感成像; 最小强度投影; 最大强度投影; 脑膜瘤; 静脉窦

静脉窦旁脑膜瘤往往累及静脉窦,对手术全部切除造成一定困难,因此术前如能准确评估脑膜瘤对静脉窦的压迫、侵蚀及闭塞程度,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和不必要的手术损伤, 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静脉窦旁脑膜瘤的治愈率。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静脉窦旁脑膜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报道较多,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肿瘤边界、内部结构、出血和静脉结构的效果好,但应用在窦旁脑膜瘤对静脉窦的侵犯少有报道。收集我院40例静脉窦旁脑膜瘤的MRV、SWI影像资料,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MRV与SWI对静脉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经磁共振检查,病理证实为静脉窦旁脑膜瘤患者40例。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1.6岁。

1.2 检查方法 MRI设备为Siemens Avanto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头线圈,仰卧位, SE-T1WI轴位和矢位,TR/TE 195.0 ms/4.76 ms、层厚5 mm、层间距2 mm、视野230 mm×201 mm,FSE-T2WI轴位,TR/TE 4 000 ms/99 ms,层厚5 mm、层间距2 mm、视野230 mm×201 mm,及横断位SWI检查,同时行T1WI(CE-T1WI)、SWI(CE-SWI)增强扫描及2D-TOF法MRV。增强用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剂量0.1 mmol/kg。2D-TOF法MRV参数:TR/TE 25 ms/7.2 ms,层厚3.0 mm、视野250 mm、翻转角60°。SWI序列参数:高分辨率3D扰相位梯度回波序列(3D-FLASH),TR 49 ms,TE 40 ms,翻转角15°,FOV 230 mm×201 mm,矩阵256×202,激励次数1,层厚2 mm;通过机器的SWI后处理软件自动得到校正的相位图和强度图,采用Siemens Leonard工作站3D-MIP软件进行最小强度投影(MinIP)得到MinIP图。MRV通过工作站3D-MIP软件进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得到MIP图。

1.3 图像分析 将脑膜瘤对静脉窦的侵犯分为四度:0度,未受累;Ⅰ度,静脉窦受压迫;Ⅱ度,静脉窦受侵蚀;Ⅲ度,静脉窦闭塞。Ⅰ、Ⅱ度合计为静脉窦未受侵犯,Ⅱ、Ⅲ度合计为受侵犯,分别统计SWI及MRV两种检查方法发现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手术分型对比情况,并用χ2检验判断二者对静脉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的检出率有无统计学意义。

1.4 手术分型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术中矢状窦旁脑膜瘤侵犯上矢状窦的处理方法,将上矢状窦受侵犯程度相应地分为三型:Ⅰ型,矢状窦旁脑膜瘤体无静脉窦壁侵犯;Ⅱ型,矢状窦旁脑膜瘤体侵入静脉窦壁,但静脉窦腔通畅,窦腔部分闭塞;Ⅲ型,矢状窦旁脑膜瘤体已长入窦内,窦腔完全闭塞。

2 结 果

MRV发现矢状窦受累情况:0度9例,Ⅰ度13例;Ⅱ度16例,Ⅲ度2例。SWI发现矢状窦受累情况:0度10例;Ⅰ度15例;Ⅱ度13例;Ⅲ度2例。术中情况:Ⅰ型(为影像表现的Ⅰ、Ⅱ度之和)24例;Ⅱ型(静脉窦受侵蚀)14例;Ⅲ型(静脉窦闭塞)2例。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3例。MRV、SWI与术中所见情况比较见表1、表2。两种检查方法对静脉窦旁脑膜瘤侵犯矢状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检查方法与术中所见矢状窦旁脑膜瘤

表2 两种检查方法与术中所见矢状窦旁脑膜瘤静脉

注:MRV:敏感度87.5%,特异度83.3%,准确度85.0%;SWI:敏感度81.2%,特异度91.7%,准确度87.5%。

典型病例:女,52岁,左顶窦旁脑膜瘤未侵犯上矢状窦(图1①~②);男,36岁(图1③~④);女,54岁,显示左枕顶窦旁脑膜瘤侵犯上矢状窦,窦腔内见充盈缺损(图1⑤~⑥);男,35岁(图1⑦~⑧)。

3 讨 论

二维单层采集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技术(2D-TOF),采用的是“流动相关增强机制”,使流动的静脉血产生很强的信号与静态组织形成强烈对比。由于2D-TOF法操作简单,扫描时间相对较短,仅数分钟便可以显示脑静脉系统全貌,故常用于颅内静脉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静脉及静脉窦受压变形、侵犯狭窄及闭塞情况。本研究MRV发现矢状窦受累情况:0度9例,表现为静脉窦轻度受压或正常,窦腔通畅;Ⅰ度13例,表现为静脉窦受压、狭窄,窦腔边缘光整,窦腔通常;Ⅱ度16例,脑膜瘤累及静脉窦壁并向窦内生长,MRV表现为静脉窦走行变形,窦腔内可见充溢缺损,显示部分窦腔影,窦腔通畅;Ⅲ度2例,肿瘤长入静脉窦内阻塞静脉窦或向对侧继续生长,MRV表现为静脉窦走行中断,静脉窦信号完全消失,窦腔闭塞。但MRV诊断分度部分重于手术分型,原因可能为:首先MRV反映的是静脉窦腔内的血流情况,窦旁肿瘤及瘤周水肿引起的占位效应会压迫静脉窦,导致暂时性受压迫的静脉窦腔狭窄或几乎闭塞,且窦腔内血流速度过于减慢,使流经该部分的静脉血被多次射频激发而产生饱和效应,从而信号非常低,此时在MRV图像上可表现为静脉窦血流信号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由于MRV成像质量受血流方向、流速、层厚、TR时间等多因素的影响,使采集的图像有一定的误差,并且对矢状窦旁脑膜瘤相关侧支静脉吻合发现较少,导致MRV对于手术要求了解侧支静脉吻合的显示能力还有一定差距。本研究MRV诊断静脉窦旁脑膜瘤侵犯矢状窦的灵敏度87.5%,特异度83.3%,准确度85.0%,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术前影像检查技术,为术前评估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资料。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是一种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为序列基础,根据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性差异和血氧合水平依赖(BOLD)效应成像的磁共振新技术。它采用3D梯度回波扫描、完全速度补偿、射频脉冲扰相等技术,与传统的T2加权像相比具有三维、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等特点。同时,SWI是对磁化率因素最为敏感的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对含有去氧血红蛋白的静脉血、血管外血、铁等顺磁性物质、钙等反磁性物质具有极高敏感性的磁共振扫描方法。SWI着重强调的是不同组织和物质的磁敏感性差异,对静脉血管内的脱氧血和血管外的血液成分极其敏感,最初被称为高分辨率的血氧水平依赖的静脉造影术,在静脉显影领域大有作为,由于血管成像时间飞跃法(TOF)对血流流速和血管走向十分敏感且不能有效区分动静脉,而SWI不存在以上诸多限制,而是将脱氧血红蛋白变成一种内源性对比剂使静脉显影,并且由于受侵犯的静脉窦内血流速度受限、缓慢,窦内脱氧血红蛋白的含量比起正常值要高,更能清晰显示静脉窦有无受侵及受侵程度,本研究SWI发现矢状窦受累情况:0度10例;Ⅰ度15例;Ⅱ度13例;Ⅲ度2例。SWI诊断静脉窦旁脑膜瘤侵犯矢状窦的灵敏度81.2%,特异度91.7%,准确度87.5%。与术中判断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其准确度高于MRV, SWI还能显示肿瘤内部情况及周围水肿情况。但也有部分病例的诊断分度与手术分型不相符。这可能是由于SWI梯度回波对磁场不均匀性比较敏感,因此在构建三维SWI相位模版时,某些局部磁场严重不均匀的区域会因为非共振效应而产生伪影。由于静脉负对比度,在三维SWI数据显示时常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nIP),在轴向投影中,由于大脑自然形状,低密度的空气和骨组织体素会出现在脑外围区域的投影中,导致MinIP图像中脑外围区域的静脉和脑组织信号损失而产生伪影。低密度的空气和脑组织也使得常规全脑SWI数据的矢状面和冠状面投影难以进行,从而不能多角度观察肿瘤与静脉窦的关系。

(本文图1见封三)

徐子明,余新光,朱儒远,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1):28-30.

张国平,李德炯,钟平,等.磁共振静脉成像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的价值.贵州医药2013,37(9):839-841.

夏春华,邓雪飞,庞刚,等.2D-TOF和3D CEMRV对正常脑静脉的显示及比较.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43(2):135.

吴先衡,林时勋,陈少贤,等.胶质瘤磁敏感成像表现及与病理对照.放射学实践,2010,25(7):723-725.

陈德强,贺丹.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2):152-153.

沈俊林,张辉,刘起旺,等.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4):443-445.

R445.2

B

1000-744X(2016)05-0540-03

2016-01-25)

猜你喜欢
脑膜瘤准确度投影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