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到底的幸福

2017-01-17 03:54方正宇
上海工运 2016年12期
关键词:渡海方正题材

文/方正宇

一路走到底的幸福

文/方正宇

访谈链接

方正宇,执业律师,时事评论员,编著《中小企业维权之道》《劳务派遣》《法碟启蒙》等书,在网易、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并担任上海新闻综合、五星体育、法治天地等电视频道特邀嘉宾。

说起以影视形式展现的“工匠精神”,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那几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比如今年初,央视播出的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通过“文物修复”这个看似冷门的题材,记述了几位大师在修复过程中的精益求精。又比如几年前曾引起热议的日本纪录片《寿司之神》,则是借用“美食”这个吸引眼球的题材,让人感受到在食品制作过程中的极致用心。

其实除了以上这类纪实风格的作品之外,还有不少建立在艺术虚构基础上的剧情片,同样可以成为传播工匠精神的载体。比如今年电影市场上的一部佳作《百鸟朝凤》。它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民间技艺传承的故事。或许在有些人看来,吹奏唢呐早就不再符合潮流,甚至完全可以被现代化的播放手段所取代。但是对于主人公师徒来说,能否吹好《百鸟朝凤》这段曲子,已不再是能用名利来衡量的目标,而是变成了身为从业者所必须坚持的精神追求。

影片的最后,年轻人尽管目睹吹奏唢呐沦为乞讨的一种手段,但他仍然选择遵守与师父之间的约定,放弃了在城里打工的诱惑,回到师父坟前吹奏起来。这种略带伤感的剧情处理,其实是在提醒所有人,在传承工匠精神的道路上往往充满着崎岖。也正因为过程如此艰辛,那些坚持到终点的工匠们才会如此受人尊敬,其思想才能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实际上,《百鸟朝凤》这部电影能够最终问世,本身也是工匠精神不懈推动的结果。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吴天明此前已经息影十几年,直到他被《百鸟朝凤》的小说吸引之后才决定复出执导。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这位知名的老导演可谓呕心沥血,就在《百鸟朝凤》完成最后精剪的一个月后,吴天明不幸离世。临终前夕,他仍然忙于在电影圈内联络各方人士,希望这部艺术电影获得公开上映的机会。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百鸟朝凤》终于在2016年得以公映。至于影片远超预期的票房收入,其中既包含了影迷们对于吴天明的缅怀,同时也代表了公众对于工匠精神的充分尊重。

在世界范围内,也并不缺乏类似题材的作品。比如2013年上映的日本电影《编舟记》,就是一部在平淡剧情中融入深刻内涵的作品。这部独揽7项日本电影学院奖的电影在剧情方面并不复杂,讲述一位不善交际的年轻编辑,承接了编纂一本辞典《大渡海》的任务,其需要收集的词条高达24万条之多。于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主人公将自己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这部《大渡海》,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各种烦琐而枯燥的收录工作,用前辈的话来说:“编辑工作做久了,指纹都会磨到看不见。”

整整12年后,《大渡海》形成了初步的成果,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在接下来的3年里,主人公和他的同事们仍然以近乎偏执的精神,不断对辞典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甚至不惜为修改一个错处而全部重新核对。就这样,在经历了长达15年的等待之后,《大渡海》终于得以问世,被称为全日本收录词汇最全的辞典。此时,当初全力支持这个项目的主任已经离世,没能在有生之年目睹《大渡海》的正式出版。但是这样一种认定目标之后绝不停手的工匠精神,却在后辈们那里成功得到了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从题材选择到表现手法都看似老派的《编舟记》,却是由一名80后导演执导的作品。由此可见,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年龄界限,也不会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得落伍。或许,在这个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电脑和手机的年代,很多传统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无数祖传手艺可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但无论器具和技术如何变化,认真踏实的态度,追求极致的理想,百折不挠的坚持,永远都会成为值得肯定的精神内涵。正如《编舟记》经典台词所说的那样:“年纪轻轻就能找到愿意奉献一生的工作真是幸福,一路走到底就行了。”

猜你喜欢
渡海方正题材
渡海侦察英雄杜士德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
关于钢铁厂车间动力自动化设备管理应统筹管理的思考
方正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Microwave Photonics for Modern Radar Systems*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
忆琼崖纵队迎接配合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