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2017-01-17 16:41吴家元
亚太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教与学主体优化

吴家元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会学习,以教为学,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面对生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整合多种教学媒体的同时,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变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与学;优化;课堂;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025-01

目前,小学生普遍还没有掌握固定的学习方法,他们虽上课表现很认真,课后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还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在小学数学课中,不会积极思维,只会做老师教给的同类型的题目,一遇到稍为复杂或形式变换的题目就不会做了,从而影响对小学生的双基能力培养,而教学效果也自然不理想。教学中的这些不利因素除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关外,更是与我们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分不开,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改变这种局面,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呢?

一、引导学生会学习

(一)学会预习

小学数学每堂课的知识点并不多,教师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预习,在课前并布置预习要求,如有些学生难以独立完成的,可以安排基础好些的学生帮助完成预习任务。在讲课时,教师应围绕课堂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去讲解,而学生也会特别注意带着问题去听。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教给学生学习的一些方法那就是带着问题预习和学习。

(二)学会巩固

除了教会学生预习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怎样听课,怎样巩固复习,很多的学生上课听得很认真,但课后掌握的知识却很少,这样就要教给小学生听课的方法,上课强调学生要认真做笔记,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归纳总结解数学题的一些方法。对于题目的灵活多变,还要让学生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归纳,认识数学题的一些本质问题,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二、课堂促教督学

(一)合作探究质疑

小学数学新大纲要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引路人,在课堂上主要起质疑点拨解惑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的做法就是发挥学习小组互帮互学的作用,很多稍难点学生难以独立解决的数学问题,在课内学习小组可以得到解决。而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解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给予点评。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够透彻时,教师要及时质疑,引导班级学生层层深入,逐步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解题的本质和思路,总结出数学课堂的重点知识内容,达到数学课的教学目的。

(二)恰当鼓励评价

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单纯教学数学知识,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对于大数学生来说,对数学都有不同程度的畏难心理。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水平,那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数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个关系的话,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错误,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并要肯定他的成绩,他所出现的错误也许就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教师应当众感谢他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并适时引导全班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引以为诫。这样就可以加深全班学生的印象,也能让班上基础薄弱的同学今后大胆学习,积极思考爱好数学课程。

三、优化教学媒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实物,现代的教学手段是音乐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只要根据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优化整合这些教学媒体,往往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教学物体体积这一知识时,我就采用让学生动手拿直尺量自己身边的像皮擦、文具盒和课桌这些实物。通过学生自己亲身感受以达到教学认识体积和单位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以讲解清楚而学生又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知识,我则采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让整个事物的变化过程能够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对于教学时间时的时分秒的理解,我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就能节省教学时间,再让学生做相关的习题就容易多了。对于课堂的重难点知识,则用粉笔将重难点条理清晰地板书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巩固复习归纳小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大量的巩固练习题,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则直接用课件投影,省时省力直观地与学生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灵活处理教与学

小学数学课,虽说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范围内,灵活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并调整教学思路。我在教学小学平均数的时候,先出粉笔盒里拿出几支粉笔,分成两支、三支、四支三堆,然后让学生将三堆份笔移到一样多。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析讨论,让学生感觉就是取多添少可以得到平均数,体会到平均数就是指每份数是一样多的。而我准备教学下一内容时,有学生就提出:到底怎么求平均数呢?粉笔可以移动,那涉及到具体的数呢?我当时一愣,马上调整教学,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学生归纳总结出方法:求平均数,就是总数没有变,份数没有变,只是每份数发生了改变。这虽没有安照我预定的教学流程走,但对于平均数的意义反而让学生彻底弄清了。

总之,要想优化好小学数学课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应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每节课的知识点和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思考,有机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导学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多方位的考虑。对小学数学每课的例题、练习等题目的解题方法、拓展延伸、发散思维等方面预设得越多,那课堂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就越有利,并且课后对每堂课的得失进行反思总结,对于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梦溪镇中学)

猜你喜欢
教与学主体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楷书的教与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教与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