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学科评估和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

2017-01-17 18:15张帼威庞烈鑫鹿金龙
亚太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评估指标发展

张帼威 庞烈鑫 鹿金龙

摘 要: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导的学科评估为例,回顾了我国学科评估和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得出了评估体系更加完善、评估数据更加客观、人才培养质量更受关注、评价方法逐渐丰富、学科产出与成效得到重视、学科特色更加突显,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合作获得高度激励的结论。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学科评价的趋势和导向,加强以评促建的作用。

关键词:评估;指标;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70-02

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开展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学科评估从此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201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加快创建世界—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2015年国家出台了“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给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新的建设方向。要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必须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而学科评估是促使提升学科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学科评估主要分为官方机构开展的评估(包含高校)和非官方机构开展的评估(第三方机构)。其中以我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主导的学科评估最为系统和权威,在学界、媒体、社会公众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接受度较高。本文主要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为研究目标,回望国家学科评估的发展进程,对学科评估的评价体系进行差异化研究。

我们可以参考国家对学科评估的概念做出以下定义,学科评估是对学科进行排名的一种工作方式,它的主要依据是《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它的主要对象是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工作方式主要是对上述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排名,并将排名结果对外公布,解析研究对象的学科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自身的学科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一、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

从2002年学科评估首次启动,截至目前共开展了四轮7次。

2002年至2004年开展了第一轮学科评估,参加的单位共计229个(其中,2002年的学科评估涉及12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89个;2003年的学科评估涉及42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157个;2004年的学科评估涉及26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131个,且每年单位有交叉),参评的学科共计1366个(其中,2002年参评学科数309个,2003年参评学科数620个,2004年参评学科数437个)。

2006年至2008年开展了第二轮学科评估,参加的单位共计331个(其中,2006年的学科评估涉及31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193个,2008年的学科评估涉及50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248个,且每年单位有交叉),参评的学科共计2369个(其中,2006年参评学科数1067个,2008年参评学科数1302个)。

2012年开展了第三轮学科评估,涉及95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门类),按新学科目录进行,原历史学、建筑学等拆分学科的相关学科必须同时参评。参评的单位共计391个,参评的学科数4235个,与第二轮相比涨幅达79%[1]。

2016年,开展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涉及95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门类所属的10个一级学科以及生物工程、医学技术、特种医学、网络空间安全、公安学、公安技术6个一级学科)。采取绑定参评,依据动态调整政策撤销学位授权的学科、2012年(含)后新增列的学科可不绑定参评。据不完全统计,来自500多个参评单位的7400余个学科参评,与第三轮相比增幅达75%。

二、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

200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三个层次,并有不同的权重。一级指标4个,即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一级指标下包含若干个二级指标,共同组成学科评价的依据。

2006年学科评估,按照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管理类等分类设置指标体系,延续了200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一级指标4个不变。二级指标7个,科学研究方面包括科研基础、获奖、学术论文、科研经费,人才培养方面包括获奖、学生、学位论文获奖。三级指标25个。在学术队伍方面,包括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院士数、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新世纪(跨世纪)人才数、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在科学研究方面,科研基础包括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学科数,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以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仅对管理类);获奖情况包括国家级奖数、发明专利数(仅对工学类、农学类);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包括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篇数及人均篇数、SSCI及SCI收录论文篇数及人均篇数、EI收录论文篇数及人均篇数、出版专著数(仅对理学类);科研经费情况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人均科研项目经费、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人才培养方面,获奖情况包括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学生情况包括授予博士学位数、授予硕士学位数、在校留学生数;学位论文获奖情况包括全国优博论文数及提名数[2]。

2012年学科评估,按门类分类设置指标体系,分为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管理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体育学、建筑类、计算机类等。一级指标4个,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二级指标17个,师资队伍与资源方面包括专家团队情况、生师比、专职教师情况、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情况,科学研究水平方面包括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科学研究获奖情况、出版学术专著或转化成果专利情况、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艺术创作水平(仅对艺术门类学科,不包括艺术学理论)、建筑设计水平(仅对建筑类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包括教学与教材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学生国际交流情况、学生体育比赛获奖(仅对体育学科)、优秀在校生及毕业生情况、授予学位数,学科声誉方面包括学术声誉、社会贡献、学术道德等。

2016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人文、社科、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管理学类(含统计学学科)、艺术学类、建筑类学科、体育学学科共9大类。一级指标与2012年的指标名称和数量一致。二级指标13个,师资队伍与资源包括师资质量、师资数量、支撑平台(仅对理工农医门类,不含统计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包括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包括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建筑设计(仅对建筑类学科)、创作表演(仅对艺术学门类);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包括社会服务贡献、学科声誉。三级指标24个,均使用到的第三级指标项共14项,分别为师资队伍质量、专任教师数、课程教学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生国际交流、学位论文质量、授予学位数、优秀毕业生、学术论文质量、出版教材、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含人均)、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学科声誉。此外,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仅对理工农医学门类,不含统计学学科;优秀在校生仅对除体育学学科之外的所有学科;用人单位评价仅对除艺术学门类、体育学、建筑类学科之外的所有学科;专利转化仅对理工、农学门类;专利专著仅对艺术学门类;专利转化与新药研制仅对医学门类;出版专著仅对人文、社科、管理学门类和建筑类学科。在部分门类学科还设置了特色指标,例如:在建筑学类学科中设置了建筑设计获奖。

三、结论

众所周知,评估指标体系自身的不断完善对于学科评估的发展道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和历次评估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评估体系更加完善。从二级指标体系发展到三级指标体系,从考察数量逐步转向更多地考察层次、水平和质量。在2016年指标体系中,多数数量指标均有上限,多以列举代表性和高水平项目为主,更好地反映学科学术水平。这种导向从根本上促使学科建设从提升数量到提升质量的转变。

2、评估数据更加客观。取消了师生比概念,增加了定性评价指标数量,界定了一定数量的中文期刊,限定了每位老师提供代表作的数量。以学术声誉调查为例,2006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在邀请同行专家的基础上首次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负责学科建设的专家以及全国重点高中校长中通晓学科建设的专家。2012年又邀请了全国大型企业中400多名相关专业的专家对学术声誉、学术道德等指标开展了全面评价。2016年又邀请了各学科相关行业和企业单位里专管技术的专家参与学科评估,并对部分理工学科的国际声誉一项采取了由国外相关专家进行评价的工作[3]。

3、人才培养质量更受关注。逐渐创建了“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估模式[4];并试点针对在校生和用人单位开展调查问卷,更加准确地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和入职期间发展的质量。

4、评价体系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从简单的以学术头衔评估学术水准的方式,发展到列举“代表性骨干教师”的方式;对“青年人才”一项作为单独的指标,着重于评价该单位后继发展能力。为避免出现以往只对该单位的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行评价的局限性,此次采取了由学科评估专家对师资队伍的发展水平,各学科分布以及国际化发展水平等指标进行主观评估的模式。

5、学科产出与成效得到重视。对学科发展的成效及成果更加重视,降低对学科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限制,借助于国际上对于学科评估的先进经验,更加强调对学科发展的布局质量,改进科研产出和成效的评估,界定了转化或应用的专利,促进专利转化应用,学科成果服务于社会。

6、学科特色得到进一步突出。增加了“社会服务贡献”指标,主要考察该学科对社会发展的服务及贡献程度,学科建设终究需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该指标的重要性显得尤为必要。评估专家通过对学科建设对社会服务贡献的具体案例的评价,改变以往学科评估中对于各大学校都拥有的、研究的内容趋同的相关学科单一评价体系,结合所在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的高校及研究所对当地社会服务贡献度作为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更加引导高校及研究所结合自身定位按照自身的发展目标发挥最大的效能。

7、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保持了基本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分类设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从单一指标体系拓展到人文、社科、理工科、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建筑学、体育学9类指标体系,进一步深化了分类评估和指导。

8、学科交叉合作获得高度鼓励。“跨学科成果”可以按照各学科的贡献度折算成百分比,分别填入到合作学科里,总百分比不超过100%。利用这一原则,很好地解决了成果重复使用的查重难题,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估学科的真正水平,同时也积极鼓励了学科交叉融合,从而促进产出高水平成果[5]。

我国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日趋完善,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评估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关注度、认可度越来越高。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把握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紧跟学科评估的导向,更好地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促进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学科建设朝着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基金项目:基于QFD方法的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博士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2015Y0407)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科评估工作简介[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xsbdxz/276985.shtml#2,2012-3-6.

[2]2006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J].中国研究生,2007,(02).

[3][4]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Z].2016-4-22.

[5]林梦泉,姜辉,任超.学科评估发展与改革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

猜你喜欢
评估指标发展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最新引用指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评估依据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