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改革与发展思考

2017-01-20 09:36
中国水利 2017年19期
关键词:水文长江水资源

王 俊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430010,武汉)

长江水文改革与发展思考

王 俊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430010,武汉)

自2002年机构改革以来,长江委水文局抓住发展机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分析长江水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基础上,介绍了长江水文发展现状。针对长江水文改革与发展,提出要继续坚持“两个发展、一个建设”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四个水文”发展目标,并强化保障发展的5项措施。

长江水文;改革发展;新形势;发展思路;“四个水文”

自2002年机构改革以来,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长江委水文局敏锐地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深化“两个发展、一个建设”内涵,迎来了长江水文改革发展历史上的春天,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在新的形势下面对众多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形势,谋求长江水文的长远发展,长江水文工作还存在诸多需要深思和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长江水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江水文工作提出新要求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长江流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长江水资源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这一系列重要战略的实施,使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障的双重压力,必须充分发挥水资源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

2.治江新理念对长江水文工作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2017年长江委工作会议上,长江委主任魏山忠提出: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在河长制全面推行的背景下,长江委应进一步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强化“四个统一”,水文势必要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流域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支撑。

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长江水文发展提出新要求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推进实施。目前,在全国水文系统内已有一些单位实行了参公管理或开始按照公益一类管理。但由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与现行管理体制有较大不同,改革势必会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做好公益事业服务的同时,保障市场行为下的社会服务需求?如何通过各项有力措施,磨砺职工队伍,提升技术实力,保持技术优势?如何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吸引技术人才,强化队伍建设,维持队伍的活力和稳定?这些都是需要谋划的问题。

4.流域水文因素日趋复杂对技术手段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流域内旱涝并发,给水文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二是流域水利工程特别是三峡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给水文情势带来变化。三是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部分地区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和低水平开发等现象,影响了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四是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尾泥沙淤积以及清水下泄等情况造成河道水文发生变化。五是水库蓄水以及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对中下游水位、流量过程和江湖关系造成较大影响。六是突发性水事件频发,对应急监测的要求不断提高。

5.水文自身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水文必须主动适应、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新潮流,以全新的视野和创新的眼光去谋划和推进水文事业发展,加快从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的步伐。在思想观念层面,要按照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要求,充分体现水文的基础公益性质,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在服务层面,要更加注重人类活动下的水文效应和这种效应的环境意义,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与保护等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在管理层面,要针对各类站网快速增长的现实,改变现有管理模式,实现强化统一监测的目标。在技术层面,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新技术,大力推进巡测、遥测等,深化对水文原始数据的分析评价。

二、长江水文发展现状

自2002年机构改革以来,长江委水文局职工勠力同心、克难奋进,在事业发展、经济发展和单位文化建设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事业发展上,始终坚持科技立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基本控制全流域的水情监测站网,基本建成满足长江流域洪水和水资源量预报方案综合体系。主持编写国家和行业标准16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2项。2002年,在全国水文单位中首家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2005年,在全国水文系统首次实现118个中央报汛站自动报汛,被誉为我国水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011年,通过水文测验方式方法技术创新,使传统水文测验模式得到显著优化和发展,尤其是水文巡测技术规范被提升为国家级行业标准。通过水质能力提升,补齐了短板,增强了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化水平。

经济发展上,紧紧围绕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积极为治江重点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水文服务。通过市场磨炼和对外创收,培育了大批水文行业人才,弥补了事业经费庞大的资金缺口,为实施自动报汛、技术创新、应急监测等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部分解决了职工生活和医疗费等困难,稳定和有效激励了职工队伍。

单位文化建设上,提炼了单位文化体系建设的内涵,每年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长江水文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职工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化解,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通过文化建设,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得到很大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针对一些不良思想的苗头,及时进行疏导、引导,适时组织开展大讨论,弘扬了正能量,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氛围。

由于长江水文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目前虽然有了一些起色,但总体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服务能力、服务范围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要求不适应,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不足,思想观念与体制机制、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发展需要等。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勇于面对,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科学谋划,审慎开拓,创新发展,才能保障水文事业的持续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水文的基础作用,才能强化水文的社会地位。

三、长江水文发展思考

1.继续坚持“两个发展、一个建设”发展思路

事业发展上,围绕长江流域(片)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的四大体系建设,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服务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为手段,以加快科技创新为保障,以提升信息化水平为支撑,推进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要进一步完善驻巡结合、巡测优先、测报自动、应急补充的水文监测体系,推进长江流域综合管理监测站网建设。要着力提高短中长期水文水资源预报精度,加强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技术研究,加强水文水资源领域新方法应用研究和变化环境下水文水资源规律研究,继续提升长江委水文局在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方面的支撑和保障服务能力。要基本实现“数据资源一个中心”“信息共享一张图”“应用服务一个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要支持水文、水环境、河道泥沙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加强变化环境下水文关键技术、中小河流预报预警和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城市防洪预报、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预警、河道崩岸预测预警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长江水文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力争在国家级、省部级和长江委等多个层次上取得一批科研创新成果。

经济发展上,一方面要立足水文行业的基础公益性质,满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水文的服务需求,切实履行水文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立足“大水文”发展理念,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全局要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继续紧抓经济发展不放松。通过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巩固行业地位;通过全局职工的辛勤付出,弥补经费不足,保障事业发展,获取合理回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今后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全实施后,面对市场有偿水文服务的需求,要创新思路和手段,有效探索合理合法的增收渠道。

单位文化建设上,要加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结合实际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弘扬乐于奉献和知足感恩的精神,克服绝对平均主义的不良倾向,激发全局职工尤其是广大青年职工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凝聚全局上下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要适时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和解惑释疑活动,使干部职工能正确把握改革与发展、正确处理事业与经济、正确对待个人收入与单位发展之间的关系。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发扬水文的优良传统,踏实肯干,勤奋有为,攻坚克难,树立崇高的事业追求,通过事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2.逐步实现“四个水文”发展目标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发展“四个水文”,即: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突出社会服务职能,推进社会水文;紧扣现代水文发展新方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水文;紧跟科技发展新步伐,坚持科技引领,发展智慧水文;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和谐水文。

(1)社会水文

要着力强化全局的社会服务能力。一是要强化公益服务。要主动履行公益服务职能,积极服务民生,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在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山洪灾害监测与预警、农村饮水、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分析中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要继续拓展社会服务。在“全委一盘棋”的统筹安排下,以长江委治江治水重点项目为主,确保已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正常履行,并继续开展一些水文主要业务的延伸服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依托技术优势,发挥更加全面的科学参谋作用。

(2)绿色水文

要更加着力于服务水资源保护,更加着力于服务水资源优化配置,更加着力于服务水生态保护,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水文支撑。一是要大力提升水资源、水生态监测能力,拓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加快综合站网建设步伐,提高各类水文站点的综合测报能力和自动化水平。二是要大力提升水资源、水生态预测预报能力,逐步开展水资源预报和水质预报,加强水环境安全预警服务。三是要大力提升水资源、水生态评价服务能力,开展水资源评价及分配指标核算,建立完善水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积极开展水生态监测技术及评价技术等方面研究,逐步规范水生态监测和评价工作。

(3)智慧水文

结合3年信息化建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到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的全面信息化、智能化。一是要推进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充分应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空天遥感、物联网及智能感知等技术,形成快捷准确的水文信息感知和传输系统。二是要推进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更加注重对基础数据的分析研究,提炼水文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水文的智库功能。三是要推进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建立集水文、水环境、河道监测及水文预报、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河道泥沙分析等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服务平台。

(4)和谐水文

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前瞻性研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二是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专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育,加大对青年职工培养力度,培养长江流域水文问题的“代言人”,努力建设素质优良、专业齐全、层次合理、服务高效的水文队伍。四是深化单位文化建设,鼓励干部职工弘扬传统水文文化,树立崇高的事业追求,保持工作激情,积极投身长江水文新发展。

3.强化保障发展的措施

一是技术立局。技术是长江委水文的立局之本,要始终抓住这个根本。针对新形势下水文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水文、水环境、水生态、地下水、土壤墒情监测指标,进一步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长江上中游梯级水库群中的水文问题研究,积极开展国际河流水资源管理、城市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工作,积极探索科技创新能力及生产力转化、新常态下水文人力资源配备等问题,着力提升全局的技术水平。

二是创新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按照“巡测优先,驻巡结合,测报自动,应急补充”的整体要求,大力推进巡测,推进“互联网+”与水文监测的结合,强化技术创新;以“大水文”发展需求为驱动,整合资源信息,完善业务流程,实现水文业务的高效率管理和扁平化管理,强化管理创新。不断推广新技术、新仪器使用,不断提高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在攻克技术难关、构建智慧水文、优化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促进创新常态化。

三是深化服务。服务是水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服务,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大水文”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水文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服务面。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服务,机关各部门要加强基础分析和政策解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积极服务好外业单位,服务好基层职工,服务好一线职工,为全局工作助力。

四是激发活力。长江水文要发展,就需要全局职工振奋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勤奋工作,努力开拓,真抓实干。就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要有改革的勇气与魄力,敢啃硬骨头,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清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求新求变求突破。要在深化水文改革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不断完善长江委水文局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坚决防止和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最大限度调动干部职工一心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持长江水文的持续、全面、协调发展是时代要求,也是水文职工的期盼,更是长江委水文局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要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突出抓早抓小。把功夫下在平时,使纪律规矩真正立起来、严起来。要持续强化教育监督,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心有敬畏,行有底线。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推进单位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及时掌握并有效解决长江水文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坚守责任担当,为长江水文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1]王俊.长江洪水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与实践——以2017年长江1号洪水预报为例[J].中国水利,2017(14).

Discussions 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ydrological service in Yangtze River Basin

//Wang Jun

Since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2002,the Hydrological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CWRC)has taken the opportunity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Based on analysis of new situation faced by hydrological development,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introduced.In order to realize“the four development objectives including social,green,smart,and harmonious hydrology”,the development idea of“career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re needed to be maintained,together with five safeguarding 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Yangtze hydrology;reform and development;new situation;development idea;“the four development objectives including social,green,smart,and harmonious hydrology”

编者按:水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近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努力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贯彻治江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建设,社会水文、绿色水文、智慧水文、和谐水文“四个水文”逐步推进,水文事业发展、经济发展和单位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持续不断为行业和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水文服务。本期特别推出“长江水文管理实践专题”,梳理新形势下长江水文改革与发展的理念与思考,交流典型示范引领、安全文化建设及内部管理实践经验,探讨水文信息化、财务管理等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类似流域区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P33

B

1000-1123(2017)19-0007-04

2017-09-26

王俊,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 安天杭

猜你喜欢
水文长江水资源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长江之头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长江之歌(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