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2017-01-21 02:22袁湘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异质性检索数据库

袁湘莲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临床实验中心,湖南株洲 412012

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袁湘莲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临床实验中心,湖南株洲 412012

目的 探讨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经由计算机检索功能进入不同资料库,搜集有关高仿模拟人与传统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的q-RCT(半随机对照组实验)或者RCT(随机对照组实验),按照是否适合进行Meta分析以及方法学质量对文献进行评估,将文献分成符合Meta分析文献组,不适合Meta描述文献组,即定性描述组,分析有效数据。结果 该次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应用高仿模拟人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P<0.05)。结论 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可提高急救操作水平,但是由于RCT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较少,上述结论还需要展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高仿真模拟人;急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系统评价

高仿真模拟人(HPSM)护理教学是指在计算机的控制下,HPSM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通过模拟临床情景,促使学生得以在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角色设定下完成临床操作,从而促使其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全面综合性提升,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在诸多高校急救护理教学中,HPSM已有一席之地,但是,但是各类报道比较分散独立,并且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评估方式等相关内容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次研究经由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HPSM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为HPSM应用于急救护理教学中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数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法

1.1.1 数据库 该次研究中检索数据库如下:①中文文献检索: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VIP(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②英文文献检索:EMBASE,PUBMED,OVID,EBSCO,Springer,CINAHL,Google Scholar,JBI Library 数据库。③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检索:英国当前对照试验注册库,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④该次研究中以数据库建库为起点,以2015年2月为检索截止时间。⑥该次研究中文检索词:“高仿真模拟人”“模拟人”“急救护理教学”;该次研究所用英文检索词:“nursing education”/“critical care”/“human simulation” “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emergency care”。

1.1.2检索步骤 该次研究中检索步骤如下:①检索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HPSM相关的任何实验性研究文献,以及相对应的系统评价等内容。②在英文数据库中,经由上述英文文献检索词,对原始论文进行检索,对查询到的关键词、摘要、论文主题等进行分析。③输入上述检索关键词以外的词语及数据进行检索,如发现存在摘要及相应的纳入规则等内容,需找到文献,可选择是否下载,并阅读全文。④经由检索后得到相应得到参考文献,并根据参考文献继续检索。

1.2 文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纳入护理专业学生、不限学历。②文献类型为半随机对照组实验和随机对照组实验。③采用高仿模拟教学作为急救护理教学方法。④对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

排除标准:①检索采用数据不完整。②文献重复收录。

1.3 评价标准

所有质量评价由两名循环护理中心培训人员负责,按照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双盲评价。该次研究评价指标如下:①评估随机方法的依据、内容以及评估步骤是否合理。②是否需要在研究中使用盲法。③是否在研究中进行分配隐藏。④如何应对失访或在研究中退出的报道,对上述退出病例的原因进行研究。⑤在研究中是否经由意向治疗方法进行分析。⑥基线资料是否具备可比性。A级:与上述标准完全符合后,研究结果存在偏差可能性降至最低。B级:部分符合上述质量标准,研究结果存在发生偏差风险为中等。C级:与上述评价标准完全不符合。2名研究人员根据上述指标对文献进行质量讨论,达成一致后,形成研究对象最终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

1.4 统计方法

采经由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统计学软件RevMan5.0开展资料的统计分析,利用OR(比值比)及MD(均数差)分别表示及计量资料,各效应量均以95%表示。I2<50%表示无统计学异质性。固定效应模型(无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有异质性)。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该次研究中检索文献数量为318篇,在阅读文献,以及文章摘要后有25篇符合标准,通过近一步阅读全文,剔除研究对象、试验干预措施,以及研究结果与纳入标准不符合的文献15篇,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共10篇。

2.2 文献分析结果

①10项研究[1-10]:课程结束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急救操作技术能力进行考核,其中5篇文献,显示研究[1-4,10]是针对单独一项急救技术操作以及理论进行考核,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异质性大,因此对剩余5篇文献结果进行独立统计性分析。②对异质性进行统计学,发生存在统计学意义(I2>50%),按照随机原则,建立效应模型,并对模型数据进行分析。③与传统教学法考核成绩相比较,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高仿真模拟人可有效提升护生技术操作水平[WMD=6.69,95%CI(3.99,9.40),P<0.000 01]。

3 讨论

急求护理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能够熟练运用急救技术,要求学生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准确急救方法判断,以便提高救治成功率,属于一门具有很强技术性和综合性的应用学科。长期以来对学生的教学中,一般采用演示性教学操作及理论知识灌输,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HPSM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教学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此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该次研究中巩小军[1]分别在讲授心肺复苏术课程以及过敏性休克处理操作中采用高仿真模拟人开展教学,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该项抢救技能的操作水平得到显著性提升(P<0.05)。但是目前对于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并且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建议在以后研究实验中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组实验,为循证实践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资料,同时由于少有文献研究对高仿真模拟人教育后进行随访,建议在今后研究中延迟随访时间,研究高仿真模拟人对于教学的长期效果。

综上所述,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可提高急救操作水平和急救理论知识,但是由于RCT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较少,上述结论还需要展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1]巩小军.应用急危重症护理模拟人进行过敏性休克护理实践教学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8):2056-2057.

[2]林晓鸿,刘红霞,张文馨,等.仿真模拟人在护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10):92-94.

[3]潘玲玲,赵爱平,戚倩,等.高仿真模拟人应用于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7):60-64.

[4]杨术兰.高仿真模拟人在《内科护理技术》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77-78.

[5]姜文莉,高歌心,符丽燕.综合模拟人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8,5(4):170-172.

[6]解修花.ECS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131-132.

[7]刘艳平.仿真人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29-30.

[8]罗红艳.高仿真综合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9):85-86.

[9]王扣英,张星,丁美红,等.SimMan综合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6-8.

[10]成磊,冯升,徐燕,等.高仿真模拟人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7):6-11.

Systematical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Intelligent Simulated Human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Teaching

YUAN Xiang-lian
Clinical Test Center,Department of Nursing,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Zhuzhou,Hunan Province,412012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intelligent simulated human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teaching.Methods Q-RCT(semi-random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or RCT(random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high intelligent simulated human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teaching were collected,and the literature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were suitable for Meta analysis and methodologies quality,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literature suitable for Meta analysis and literatures not suitable for Meta description(or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group),and the effective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 10 papers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search,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intelligentsimulatedhumancouldimprovetheoperationskillofstudents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intelligent simulated human can improve the emergency operation level,but the application of RCT in the nursing teaching is few,and the above conclusion still needs more high-quality research.

High intelligent simulated human;Emergency nursing teaching;Application effect;Systematical evaluation

R47

A

1672-5654(2017)07(a)-0078-02

2017-04-09)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9.078

袁湘莲(1983-),女,湖南衡阳人,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护理学和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

猜你喜欢
异质性检索数据库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