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急救科技体验馆开展急救知识普及与实践

2017-01-21 09:36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镇江市镇江普及

依托急救科技体验馆开展急救知识普及与实践

潘 鑫,花长松,黄晓云,章 衡,吴 敏

) 急救知识(first aid knowledge);科技体验馆(experience muse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近年来,中国突发事件不断增多[1]。但目前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我国普遍存在预防理念、急救知识缺乏,以及未设立规范的救护员培训制度等弱点。民众往往认为,救人是医师的职责,自己能做的就是及时向急救中心求救,并且国人缺乏急救知识培训,缺乏救护资格,不敢、不会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加强社会急救知识普及实践势在必行。研究者就如何有效提高理念、普及急救知识的实践进行讨论。

1 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积极落实急救培训工作

1.1 落实“健康镇江”急救培训工作 为了积极响应江苏省“全民自救互救素质提升工程”的号召,进一步加强落实“健康镇江”急救培训工作,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及群众的急救水平和能力,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十三五”期间实现接受自救互救培训的市民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15%为目标任务,镇江市急救中心深入践行“医(院前急救医疗)、教(急救教学)、研(急救科研)、普(普及急救知识)为一体的“1+3”相结合的全民素养提升发展路线[2],紧密结合我国急救医学泰斗王一镗教授提出的发展我国急诊医学的重要方针“三分提高,七分普及”[3],围绕“以人为本、社会参与、政府引导、统筹推进”的发展思路,依据“院前医疗急救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本市急救科普实际,重点加强培训基地、师资、合作平台、教材等建设,全面推进“健康镇江——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六进”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急救体验、覆盖式培训等],以增强全民的应急救治能力,提高常见实用急救技术的普及率。

1.2 积极筹建“镇江市急救科技体验馆” 美国民众之所以能在“9·11”事件中处乱不惊,与其日常获得的救援理念、知识、技能和救援训练、演习等关系密切。为了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水平,我中心于2015年在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筹建“镇江市急救科技体验馆”,该馆一期工程建成了急救文化宣传区、常见急救知识区、急救设备知识区、急救知识培训区、挑战测试区等五个区域,通过图片影像展示、急救技能演示和幻灯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前来参观的市民从新的层面上了解、认识、学习全民自救互救的理念和内涵。未来还将在负一楼、二楼、三楼建设大型模拟场景式的展示空间,包括五大体验场馆:家庭事故馆、火灾模拟馆、地震模拟馆、交通事故馆、担架搬运模拟馆;并由专业的急救人员置身体验馆中指导体验者解决各种困难,帮助体验者在实践中学习自救互救方法,掌握急救技能。

2 依托急救科技体验馆,积极优化教学资源

美国非常强调“第一目击者”的概念。在美国,餐馆、民航等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必须持有心肺复苏技能证书,一旦顾客、旅客出现状况,能保证其在第一现场就能得到有效救治。为了有效提高镇江市区范围内群众的急救知识水平,在镇江市区范围深入开展“全民自救互救覆盖式培训”,我中心在机构内部建成了“急救科技体验馆”,通过开设小班式课程,由我中心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认证、取得AHA心血管培训中心培训资质的基础生命支持导师培训,培养社会急救骨干精英,组成社会性急救培训团队,由分散在各自所属单位/部门/机构的这些社会急救骨干精英,广泛开展延伸式的覆盖培训,同时建立急救骨干区域(社区)“网格化”自救互救责任制度,重点发展人群密集场所工作人员的急救培训工作。

3 依托急救科技体验馆,大力普及急救培训

3.1 在医疗卫生计生系统内开展师资培训 在镇江市医疗卫生计生系统内对医护人员开展基础生命支持师资培训。由医疗系统各单位选拔或自愿报名参加,培训班名额为100名,分4期完成,每期25名。在医疗系统工作的医护人员常常会在工作中遇到很多突发意外情况,快速有效在第一时间组织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抢救队伍实施抢救,对于保障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命至关重要,同时也充分展示医疗单位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态度。我中心全年开设基础生命支持培训课程,受训人员在经过中心严格考核(理论和操作)合格后方可取得学员证书,不合格者需经补考,合格后颁发证书,课程考核成绩将发回所在单位进行年度考核。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单位内部“生命守护者队伍”,严格管理,保证在危急时刻及时保障他人生命健康。同时,这些取得资格证书的导师及学员在各自所属单位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单位内部组织急救培训学习班,培训更多急救学员,加强队伍建设,扩大影响力。

3.2 重点建设“校园安全工程” 校园作为密集场所之一,同时也是自身防护较为薄弱场所,全面深入开展校园“自救互救”培训非常必要。目的是加强师生急救意识,全面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在校园中组建一支反应迅速、救治专业的社会志愿者救援队伍,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计划每年度不定期举办急救知识讲座若干场,全力保证校园急救普及率达到甚至赶超国际平均水平。目前培训对象为:镇江市区各大高校(如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交通技校等八所)的师资骨干(含生活老师、宿管人员及体育老师)、学生骨干、学校安保人员等。

在依托急救科技体验馆,建设“校园安全工程”的过程中,由各学校推选教师骨干和学生骨干,原则上为教师每10名推选1名,学生每100名推选1名组成志愿者队伍;所有推选人员到我中心体验馆参加拯救心脏培训课程,原则上24名/班,本课程严格按照AHA课程要求,对参训人员考核,合格者可取得学员证书;取得证书的骨干人员返校后作为所属校园的安全工程教育推广员,及时适时组织校园内部学习班,快速扮演急救导师角色,同时根据校园实际情况有效组建一支校园内部救护队(原则上教师组一支、学生组一支),在突发意外情况发生时快速反应,及时救助他人;组建队伍所需的基本医疗辅助设备由我中心提供;同时,我中心承担对救护队的督查考核任务,考核不合格者将重新参加学习,暂时取消救护资格,直至考核通过。

随着急救科技体验馆的运作,一是中心作为教育实践基地,承担对广大师生的急救科普宣传工作,每年度接纳在校师生参观“镇江市急救科技体验馆”,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培养感性认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二是每学期有组织地选择部分学校进行救护演练:包括常见损伤急救演练和白金4分钟的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演练,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师生安全急救意识。三是建立医院—学校对接培训式服务,由各大医院定期组织已取得培训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至各自对接学校进行拉网式培训,如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科技大学东校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及江苏大学校医院—江苏大学、市传染病医院—镇江高专、市妇幼保健医院—镇江机电高职、镇江市中医院—江苏司法警官学校、镇江新区人民医院—镇江新区某学校(具体对接工作由镇江新区社发局组织安排)、丹徒区人民医院—镇江技师学院、镇江市急救中心—镇江市第一外国语学校。

3.3 用心培训初级救护员 针对市区范围内主要密集公共场所(如车站、码头、政府机构、商业中心等)的工作人员开展“六进”覆盖式普及培训。这些场所因人流量较大,极易发生突发意外事故,在第一时间实施救援,既可快速维持秩序、稳定人心,也能及时急救伤(患)者,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我中心提供初级救护员培训课程,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者将授予初级救护员证书,不合格者进行补考,补考合格颁发证书,课程考核成绩将发回所在单位进行年度考核,目前主要纳入镇江高铁站、南门汽车站、镇江市新体育馆、镇江市苏南人力资源市场及镇江市市政府等场所。由各试点场所根据自身情况选拔培训人员,该培训人员须具备纪律性和责任感,同时在受训后在各自岗位起到积极带头模范作用,不但要在危急突发情况发生时及时救治、帮助他人,还要在工作之余,积极组织开展所属单位其他人员的培训、宣传任务,争取在内部组建一支反应迅速、现场急救较专业的社会志愿者救援队伍。总之,依据国家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在群众中普及救护知识与技能,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是责任也是义务,做好急救知识普及还有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目前虽然我中心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任重而道远,还需进一步努力。

[1]郑霄阳,常志卫. 普及急救自救知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J].海峡科学,2012(3):121-123. DOI:10.3969/ j.issn.1673-8683.2012.03.055.

[2]邹圣强,盛家鹏, 陈志刚,等. 新医改中院前急救职能及“1+3”模式应对[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4):137-139. DOI: 10.3969/j.issn.1005-7803.2013.04.065.

[3]王一镗. 再论发展我国急诊医学的重要方针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J]. 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97-98. DOI: 10.3969/j.issn.1002-1949.2010.02.001.

(2016-06-05收稿 2016-12-09修回)

(本文编辑 潘奕婷)

R129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02.009

212003,江苏省镇江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

花长松,E-mail:13906108776@163.com

猜你喜欢
镇江市镇江普及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