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泰吉”演述根源与倮嘎农耕文化关系浅析

2017-01-24 14:03陆光荣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荞麦农耕耕作

陆光荣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撮泰吉”演述根源与倮嘎农耕文化关系浅析

陆光荣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许多游客在观看“撮泰吉”表演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内容,特别是到板底观赏或研究时,不知道所说的彝语意思,不能将其表演的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本文结合倮嘎寨的社会背景和二十多年来本人与家乡“撮泰吉”一同成长的经历,阐述了“撮泰吉”演述根源与倮嘎农耕文化间的联系,旨在给旅游盛行时代下的游客们提供正确的解读途径,并给出自己对其保护和发扬的观点。

“撮泰吉”;农耕文化;倮嘎;荞麦;彝族

一、倮嘎“撮泰吉”介绍

“撮泰吉”是遗传保留于乌撒倮嘎彝寨的具有戏剧性的非物质彝族古老文化,其现在还留存的演述内容大体包括祭祀仪式、农事活动、庆祝和扫寨祈福等,一般在户外演出,没有营利性质。它的起源来自一个农业天灾的传说,简略地讲,就是在人们遭受天灾、面临生死存亡时,“撮泰”们意外地送来种子,并教谕人们克服困难、劳作、生活和繁衍后代的过程。

“撮泰吉”的产生年代不详,在解放前夕断演消失,后经倮嘎彝民推荐,在威宁县文化科从事相关工作的段鸿翔先生等人的极力帮助下得到恢复。在2008年以前,“撮泰吉”都由资历较深的老人分别扮演五位主角“栽嘎啊布”“啊布摩、“啊达摩”“麻洪摩”“嘿布”,“啊安”则用包裹扮演,后来,直接以小孩扮演替代过去的包裹。另外还有扮演牛和狮子以及敲锣、打鼓人员。所有参演者都是男性,除了“撮泰”们怪诞的穿着外,扮演和配乐人员均穿当地彝族最地道的深色系腰带长衫服饰,限于教育水平和民族的特点,全部参演者皆用彝语。

“撮泰吉”被一些专家学者誉为“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倮嘎彝寨还未建立起任何“撮泰吉”专用的建筑或活动场所。

二、“撮泰吉”背后隐藏的倮嘎历史环境与农耕文化

倮嘎寨地处高海拔的乌蒙山区,海拔2300米左右,西面由百草坪山岭横向切断了交通甚至改变了气候条件,四周皆被山峦包围,在326国道建成之前,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倮嘎彝民与外界的来往,这是“撮泰吉”直到18世纪50年代才被挖掘出来的原因之一。

由于特殊的气候特点,倮嘎一带村民以荞麦、燕麦、马铃薯、玉米为主 粮。其中,荞麦是该区最久远的作物,马铃薯和玉米等作物则是后面才传入的。特别重要的是,以前倮嘎人民土地较少,经常看到有开荒的现象,而开荒后的第一年一般都是撒荞麦,这与“撮泰吉”演述中的开荒情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反过来,将“撮泰吉”演述中开荒的理念转换到现实生产当中也是合情合理的。另外,其演述祝酒词中“向粮食的头领苦荞敬酒,向粮食的新媳妇甜荞敬酒,向粮食的毕摩包谷敬酒,向粮食的嫂嫂燕麦敬酒,向粮食的兄弟洋芋敬酒”所描述的作物,与当地生产的作物是一致的。

在“撮泰吉”扫寨环节中,“撮泰”们会挨家挨户地询问情况,围着火塘祈福,用棍子在火塘里面搅动以示繁衍过程;在离开屋子时,会从屋檐上扯上一把茅草到村外集中烧掉,以示除疫。现在的表演中很少有这个情形的,因为现在寨子里都是瓦房或平房,大多家庭都是烧煤,很少见到以前那种烧柴时木灰积得很深的火塘了。以前没有砖瓦水泥,没有电灯煤油也没有蜡烛,夜晚都靠烧火照明,连“撮泰”们点火都是用火石,大部分房子都是土墙木墙,上面都用野竹、茅草覆盖。只有了解到这点,才能在观看其演述时理解某些特殊的动作,如点火、搅火塘等。另外,在倮嘎朝南方向约两公里左右的山岭,植被茂盛、飞禽走兽多,有种叫杜鹃花的树极其多,每年花季,满山都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其材质紧密、不易变形损坏、带有天然的特殊香味,常被当地彝民作为上等木材用于制作各种器具。“撮泰”们所戴的面具就是用这种木材制作而成的。

三、“撮泰吉”与倮嘎农耕文化间的联系

耕作演述环节是“撮泰吉”表演中占比最高、内容最丰富、研究价值最高的部分,也是自1985年以来专家和学者在研究撮泰吉过程中产生歧义最少的部分,是撮泰吉在断演多年后恢复得与原版最接近的部分。在其他部分尚未研究清楚的情况下,对这部分演述内容的解读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耕作与庆祝丰收是“撮泰吉”演述的重要内容

在这部分演述中,“撮泰”们在找牛、训牛、犁地、撤种、收割、脱粒、贮藏等过程中遇到困难,经过一番努力,没有解决困难,最后找到山神“栽嘎啊布”并求助于他。由于没有经验,在训牛时没有找对方法,驯服不了“栽嘎啊布”给予的犟牛,最后受他的指导,采用穿鼻牵引的手段驯服了牛,并完成犁地。此演述过程滑稽可笑,所反应内容也是现实劳作中农民们常遇到的麻烦,因此总是引得观众欢呼和大笑。

各环节的演述内容是不连贯的,每一情节结束后似乎都有意外发生,穿插了一些与劳作无关的情节,比如说“啊达摩”给“啊安”喂奶、“嘿布”与“啊达摩”交媾、“撮泰”们休息交流等,然后才到下一个环节。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实际生产中,这几个环节间是有一段时间的,而且由于演述中耕作的是荞麦,根据当地习惯,荞麦收割之后是需要一段时间才打荞脱粒的。

庆丰收是最后一个环节,“撮泰”们向“栽嘎啊布”汇报“粮食都堆得很高了”之后,“栽嘎啊布”引出庆丰收活动。首先,“栽嘎啊布”引着众人向粮食有关的神敬酒。“撮泰”们跟着“栽嘎啊布”念完祝酒辞后,引出狮子舞,即耍把戏庆丰收过程。“栽嘎啊布”大呼“天上的狮子下来耍把戏~”,话音刚落,扮演狮子的人就撑着竹竿腾空而出,敲锣打鼓,各种声同时响起,“栽嘎啊布”和众人与“狮子”欢呼把戏。最后,“撮泰”和“狮子”渐渐与观众融为一体,结束这段从耕作到庆丰收的经典过程。

(二)当地原始作物荞麦是演述中所讲的作物

荞麦具有“杂粮之王”的美誉,适应性强,对土壤性质要求不严,耕作简易。这些特性使其适于倮嘎寨一带的气候、生态条件和落后的生产模式。

荞麦贯穿于“撮泰吉”演述的整个耕作环节,而这部分是“撮泰吉”最原始最切合实际的部分。没有了荞麦,“撮泰吉”的内容和演述形式以及它的研究价值都将发生改变,因为在整个演述中并未提及到玉米、马铃薯。燕麦的耕作方式与荞麦相似,但其收割、脱粒的方式与荞麦不同,在“撮泰吉”表演中看不到燕麦收割、脱粒的动作,也能明显判断出没有其他作物的出现。

(三)“撮泰吉”中的牛、“撮泰”们的耕作方式与现实相联系

现实生产中的牛和剧中的牛是同一生产资料,剧中的劳作模式是现实劳作方式的生动刻画。“撮泰吉”中的牛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有让人思考的内涵;因为在其较原始的表演中牛的价值超乎寻常(需要1200两银子),它与祝词中粮食种子超乎寻常的高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摘一粒可作午餐,摘一粒可作晚餐,摘半粒可作晌午)。

然而,“撮泰吉”中的劳作方式可以说是倮嘎彝族古老农耕文化的活化石。烧荒、驯牛、耕地、撒荞、打荞等是倮嘎人民祖先曾经历过的生产形式,也是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耕作方式。“撮泰吉”的演述在生产技术极其落后的时期,像一部可以重复播放的视频,教谕着没有经验的后辈,动态性记录了特定时期的农耕模式,代表着倮嘎人民精神的娱乐和情感的寄托。

总之,“撮泰吉”与倮嘎农耕文化相互融合、互相映衬、紧密联系。要想读懂用彝语演述的原始撮泰吉,就得先从现实中了解清楚倮嘎的农耕文化,否则只能是推测其涵义或者是张冠李戴地扣帽子。

四、“撮泰吉”与倮嘎农耕文化的保护

撮泰吉源于倮嘎历史现实,是倮嘎农耕文化升华出的璀璨艺术。对于这种底蕴深厚的具有优良传统元素文化的保护,我们应当摒弃“保住了继承人就保住了文化”的思想;要继承和发扬其自身所培育出的元神风采,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横纵向地建立起其生长、发芽、开花和结果的局域;让它全面而综合地展示出独特的民族魅力和内涵,造福当地人民。

将“撮泰吉”与倮嘎的农耕文化结合在一起欣赏,是一种“鲦鱼出游从容于水”的意境。不论是“撮泰吉”的服饰、面具、饰演物器,还是其演述的内容、思想和灵魂都来自于倮嘎人与自然的结合,它浸透了乌蒙山区古老彝族崇拜自然神灵和祖先的原始思想意识。就一个面具而言,它都映衬了倮嘎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离开了倮嘎这个发祥地,外人就难以说出它的来源与象征意义,更体会不到它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

“撮泰吉”本来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在户外演述和窜走于寨子的活动,生拉硬拽地把它搬到舞台上去,存活是不能长久的,观众也体会不到它的韵味。

G127

A

陆光荣(1992-),男,彝族,贵州省威宁县人,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来自“撮泰吉”故地板底乡倮嘎寨)学生,学士学位 。

猜你喜欢
荞麦农耕耕作
红山荞麦看木森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荞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