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管理困境与对策

2017-01-27 17:39
南都学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非主流思想大学生

颜 英 利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新时期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管理困境与对策

颜 英 利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一、新时期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困境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降低。自改革开放一直到今天,在我国高校蔓延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效仿和推崇。在一些大学生眼中,马克思主义或者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时过境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差别已经所剩无几,甚至认为在未来世界中,不可能出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结果,取而代之的是两者的共存和融合。这种错误认识,是非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高校中广泛传播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心,同时也消解了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

(二)流行文化滋生拜金与享乐情绪。可以说,流行文化的存在令大学生群体处在特殊的“悬浮状态”之中——难以达到文化的顶层,也无法准确地“降落”到地面。其中的表现包括依据自我感觉进行情绪的表达,对现实社会难以进行清晰的分辨,无法进行独立思考,习惯听取外来意见,尤其习惯借助网络新媒体获得决定自身行为的决策;此外,为了“追赶”流行文化和其中所蕴藏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变得毫无节制,在履行社会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时显得动力不足。与此同时,在市场逐利本性的推动下,流行文化滋生着拜金与享乐情绪,借助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大学生的趣味、偏好等进行迎合,在“符号诱惑”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甚至是破坏和毁灭,长期建立起来的秩序和意义感正在逐渐减退。

(三)价值取向模糊不清。自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外来思想和意识形态不断渗入中国社会,而随着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持续深入,源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思想、经济规则和文化观念不断对我国社会产生影响,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也表现出多样的发展趋势,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尤为严重。比如,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有制产生了怀凝,认为只有私有制才能让人勤奋,才能让人提升创造力;再如,在“普世价值”的影响下,那些具有显著资产阶级特征的价值符号开始在青年大学生身上打下烙印,甚至被推崇为全世界都要遵守的价值准则。他们个性张扬、思想奔放,对外界的约束和束缚表现得不同以往,他们更习惯于接受多样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而在这多元化的思想体系之中,非主流思想逐渐模糊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在判断是非对错的过程中表现得摇摆不定。

(四)集体主义呈弱化趋势。在鼓吹自由、民主、个性的同时,新时期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十分注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在其影响下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比如,在部分大学生看来,任何社会的生产资料都要归于个人,如果归于集体就不会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也不会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实际上,在这部分人眼中,所希望的无外乎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占为己有,从中获得期待已久的利益而已。而事实上,任何反对集体主义的思潮都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个人的进步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这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集体责任感正在消退,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在处理个人和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只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对于社会价值和人类的整体福祉则置之不理。

二、新时期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中心任务,对其中涉及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内容和思想方面的整合,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一是主流意识形态批判吸收非主流意识形态中有益部分,不断丰富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吸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建立的。意识形态的发展实践表明,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成要具有生命力,只有在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比较、鉴别、批判、借鉴、吸纳、提炼、升华中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二是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要渗透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除了那些敌对和消极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外,大部分非主流意识形态并不与主流意识形态根本对立,而是从不同侧面反映或表达不同阶层的思想或利益主张,反映和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是社会实践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因此,只要不是与主流意识形态敌对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在进行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就可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在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和把控,以隐性教育的形式把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其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创新。在新时期,面对思维活跃、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的大学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探讨。教师和学生均有教育的话语权,只有打破传统的“我说你听”教师主导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以平等的方式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拥有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话语权,在相互的交流、探讨、辩论中分清是非对错,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真理,接受价值。二是语言要“非官方化”,接地气。要把理论讲深讲透,使大学生接受,就必须结合现实,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采用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语言,或者用大学生的表达方式把深奥或抽象的理论讲清楚、说明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喜欢、接受和吸收。

(三)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各种思潮、各种观点在这里交融,大学生思想活跃,对各种思想易于接受,但还不能够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要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管控非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的传播。一是要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学术无禁区,但课堂教学有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以正面积极的态度传播正能量,教书育人,不能口无遮拦,把课堂作为自己情绪发泄的场所,对违反规定的要及时处理。在考核教学质量以及职称职务晋升时,要把课堂教学纪律纳入其中,强化教书育人的质量。二是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对于网上发表和传播消极非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传播错误思想观点,转发错误思想认识或社会思潮的要采用必要的手段快速处置,或删除,或网上加以批驳引导,或管理教育本人等,根据性质和影响正确认识,区别管理,防止负面影响扩大。三是要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宗教学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机构管理,加强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

(四)加强新媒体建设,打造适应大学生特点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平台。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功能的扩大完善,由于其自身优势越来越被大学生使用,大学生也以此为网上交流和思想表达的平台,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转发社会事件等。新媒体作为意识形态交流争锋的重要战场,谁掌握了宣传播报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价值舆论的主导权,这是我们和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方面。一是培养新媒体工作队伍。要加强新媒体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培训、外派学习等各种方式提高其技术水平,使其既懂新媒体的制作技术,又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以提高新媒体工作队伍的素质来推出深受学生喜爱的宣传作品,在学生的阅读中达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二是转化话语表达方式,用活泼的语言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用小故事演绎大道理。我们可以采用大学生喜爱的语录体、评论体、段子体、小说体等文体风格和流行的网络语言,再配以图片、图标、视频、动漫等,以感性化手段和轻松愉快的方式使理论生活化、通俗化和幽默化,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兴趣和共鸣,潜移默化地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非主流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学生追逐非主流文化好吗?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照片视频 我就要“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