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在场”

2017-01-28 10:31张健
职教通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在场深思写作能力

张健

科研的“在场”

张健

“在场”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的理论核心强调,要回到事物本身,专注在直观中出场的事物本来的样子。具体而言,在场的本义应为“亲身在事情发生、进行的场所”。或者说,在场就是指某种事物存在于当下、现场。“在场”是一种卷入,一种亲临,一种融进和沁入。“在场性”是科研成功的逻辑依据和不二选择。那么,科研的“场”究竟需要哪些必须的“在”予以保证而成功践行呢?我们认为,科研的在场是一种多元的在场,需要人的意识、身心、思想和能力等倾心投入、亲临在场。

1.科研必须保持意识的在场。科研意识是一种研究的心向和准备状态。套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解释,科研意识就是对科研的纠结。它是对科研挥之不去、拂之还来的执著,是放不下、丢不开、忘不掉的一种情结,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种牵系。而我们的状况是缺少对科研的纠结感和融入度,表现为意识的疏离和缺席,以及对科研的被动应付,这样,当然不可能有科研的作为。保持科研意识的在场要做到以下三点。(1)形成一个科研的准备“场”。这个场是由特定的研究方向构筑的材料场、思考场,当围绕这个方向准备多了、思考多了,就会形成一种研究敏感,一种吸收意识,一旦有用的信息进入这个“场”内,意识的天线就会立刻开启收发功能,有用的信息就会被识别、感知和吸收。可以说,这一准备场的存在是形成科研意识的逻辑前提。(2)科研的在场,必须形成一种心系科研的心向。要善于将看到的、听到的、说到的、做到的和想到的于科研有用的、好的东西,随时记录下来,哪怕这些素材和信息是琐屑的、零碎的,看似暂时派不上用场的,都不要捐弃、丢掷,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变成材料的富翁,科研意识也会越来越强。(3)意识的在场不仅构成聚材的源泉,而且会在聚材的过程中不断触发写作灵感,不断生成写作的选题。所以,科研意识强的人,文章是写不完的,他们的科研是可持续的、永远行走在路上的。

2.科研必须保持思想的在场。科研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见解,它决定着科研成果的品质和创新的质量。所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没有思想在场的科研,只能是因循摹袭、惯常凡庸的东西,不可能被“点赞”而存在。而有的教师却对此意识不到,他们常常感慨自己搞科研、写文章语言功底差,“笔无文采”。其实,最关键的还在于“心无灵犀”,即没有思想。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但思想更为重要,思想决定语言。论文是把思想翻译成语言的过程,思想是根本,语言是表征;思想是内涵,语言是外衣;思想是内容,语言是形式。语言只是思维的工具。所以,与其说教师科研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是语言水平差,不如说是其思想的贫乏、肤浅、混沌和荒寒。

保持科研思想的在场,需要加强思想的修炼,增加思想的厚重度,使我们成为有思想、有见解、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理论底蕴以及反思批判精神的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科研水平。(1)要善于学习。人类已进入了学习化生存时代,发展之本在于学,进步之要在于学,创新之魂在于学。尤其是对于教育科研,如果我们不看书学习,不要说搞好科研,就是对于搞好教学恐怕也难以为继。只有通过学习,补上理论缺失这一课,才能真正登堂入室。(2)要深于思考。科研不光要善学,还要深思。这是因为科研是用心、用脑、用智慧去做的事业,浅思、泛思、懒思、少思都不行,必须倡导深思。深思是一种沉潜的运思。俗话说:“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科研只有进入深思层面,才能激活思维潜能,凝聚智慧能量,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的边界,占领精神的高地,产出创新的成果。(3)要不懈勤思。要善于围绕科研的选题、任务,不懈地琢磨、思考科研的问题,始终保持思想的在场、思维的在场,这样,才能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科研必须保持能力的在场。科研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是通过科研实践才能予以现实化并加以发展的一种才能。对于高职教育来说,科研能力缺乏,不能形成对科研的强力援手,是造成当下科研成效不显、成果匮乏的重要原因,也是许多人对科研望而却步、不愿染指的根本原因。保持科研能力的在场,要求做到两点。(1)要重视理论能力在场。科研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功底的,需要形而上的理论思维统帅研究过程,提升理论品质。否则,就配不上研究这个字眼,充其量只能是现象的罗列、体会的言说、总结的梳理和经验的展示,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也不具有普遍指导性。(2)要重视写作能力的在场。有写作能力的人,你给他一缕春风,他能染绿整个春天;给他一片白云,他能擦拭整个天空;给他一个写作点、创意点,他就能还你一个惊喜,写出一篇漂亮的科研文章。倘若不具备这种写作能力,是难以将有价值的启发或创意演绎成完整文章的。理论能力的在场主要靠多学,写作能力的在场主要靠多练。诚如欧阳修所言:“此无他,唯多读与自为之,自工”。做到这两点,科研的能力自然会上水平、上档次。

(作者系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级教授)

猜你喜欢
在场深思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快乐阅读
未来充满不确定,最重要的是“在场”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的心理治疗之路
快乐阅读
且行且深思——智能交通发展之我见
基于“记忆”的“时间”新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