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7-01-28 18:10张现红
中学语文 2017年30期
关键词:文本情境阅读教学

张现红

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张现红

所谓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主动认知、深入探究、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累积,对一篇文章的主旨内容、创作风格、创作情感进行深入的感受和体验,进而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通过自主的研读、思考、体验、理解和创造,才能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作为教师必须娴熟掌握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实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体验文本,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文本的情感内容和阅读乐趣,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一、创设体验情境,唤醒内心体验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首要任务是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图像与文字结合、视频资料、音乐渲染、历史背景介绍等创设与文本相似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仿若如临其境,身在其中,并在此情境中启发学生展开自由的想象,深入到文章中去,体验文章的情感走向,深层次的感悟文章的主旨和深意,与文本产生共振,从而唤醒学生内心对教材文本的体验。

1.在音乐情境中体验

在阅读中引入适当的背景音乐进行环境渲染,可以唤起学生探究文章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碰撞,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一文时,这首诗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一幅钱塘湖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为此,在教学时屏幕上为学生呈现西湖富有早春特征美景的画面,用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作为整堂课的背景音乐,由图片及音乐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这首诗中,让学生感悟钱塘江春色之美。

2.在视频情境中体验

在阅读中利用视频创设情境,能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到文本中的情感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并且受到文章情感的感染。比如,在教授《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苏州园林精致典范的艺术之美和画面之美,随后结合文章中对苏州园林的描写,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园林情结和文化审美取向。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

在阅读中利用语言情境导入,能够驱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感悟,从而与文本产生共振。例如,在教授《背影》一课时,投影显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千百年来感染了无数读者,它朴实和亲切的词语却衬托出平凡却又伟大的母爱,唤起了多少子女对父母的思念及回忆,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如阳光一样沐浴着我们成长,但其实陪伴我们一生的还有我们的父亲,父亲给我们的是一种厚重、深沉的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母的情感,去体验和感受文中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

二、扮演人物角色,感悟人物情思

让学生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联系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人物角色的体验,感悟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能够很快理解每个人物角色在文章中的不同地位、不同作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和双向互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是开展初中语文体验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将表演带入语文课堂,让学生的表演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每一次的表演都能体现学生对人物角色的不同感悟,并且极为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提升。

比如,教师在讲授《威尼斯商人》一文时,这是一部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波澜起伏的喜剧,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如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能言善辩的邪恶商人夏洛克;崇尚正义、聪明机智、行事果断的人文主义妇女鲍西娅;重义轻利、见义勇为、慷慨大方的年轻商人安东尼奥等等,从而对人类的善与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莎士比亚写作语言的诙谐和优美,在紧张中有轻松,在轻松中暗藏杀机。

又如在学习《曹刿论战》一文时,教师在为学生基本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别扮演鲁庄公、曹刿、乡人等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中人物的对话通过一场课本剧表现出来。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自行选定导演、演员,自行设计台词和人物动作,自分角色排演戏剧。学生将做事胆大、关心国家命运、远见卓识的曹刿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学生表演完其余同学以记者身份采访人物角色扮演者,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真切的感悟到文章中人物道德情思。

三、巧妙结合读写,强化学生体验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到人性的善恶,收获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使得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想象力变得开阔,而学生这些情感上的体验和技能上的进步都需要通过写作来体现,如开展对文章进行仿写、续写、扩写或读后感等多种写作训练方式,这样以读促写,以写提读,读写结合,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体验和情感的升华,从而推进语文体验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时,文章开头将春天比作了“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分别强调了春天的“新”“美”“力”,这三个比喻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形象而又生动的描绘了春天成长的自然过程。在对这段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春回大地,万物更新,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生机和力量,将学生带入到春天动人的景象中,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拟人、比喻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作者写作的优美语言。

例如,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把握原作品主题和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对故事结局进行续写,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多元化性格的体验,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如续写练习:回来的时候,我们换乘了圣玛洛船,在船上看到了有位富翁像像于勒,菲利普夫妇会有怎样的反应?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进行故事的续写。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体验阅读教学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它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走出来,掌握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主动的去体验、去探索、去研读、去表达,让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只有体验多了,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累积,作为教师应该正视这个过程,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得以提高,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情境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