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造性鉴赏

2017-01-28 18:10钱文良
中学语文 2017年30期
关键词:熏陶鉴赏能力创造性

钱文良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造性鉴赏

钱文良

语文区别于其他的学科,除了知识的教授,更多的是文化的熏陶作用。古人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一种很典型的文化熏陶。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有最大影响力的文化熏陶就是古诗词鉴赏。本文主要通过一些理论依据的讲解,然后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初步论述了古诗词的创造性鉴赏指导。

一、以诵读熏陶为主的教学方法:“熟参、吟诵、涵泳”

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其实是在不断地调动嘴巴、耳朵等多个器官进行内容的记忆和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语言、诗词的发音之美了,这里就包含“熟参”的成分。中国古典诗词由于讲求押韵,学生读起来一般都是朗朗上口,也比较容易记忆。不断地朗读吟诵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当然,朗诵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坚持朗诵才能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一些优美的诗词,常常是需要学生背诵的,虽然学生可能背了也写不出这种意境的诗词,但是在背诵的过程中,往往加深了学生关于这些诗词的印象,这就是所谓“涵泳”。

二、以语境体悟为主的教学方法:“想象、自失、兴会”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画面啊,但这样的美妙画面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感受到。事实上,如果人们失去了想象,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贫瘠,这种贫瘠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在中国庞大的诗海中,诗里藏画的诗不胜枚举。比如王维的诗和画一直被人称赞,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诗里面的画不能直观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而是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想象,这幅画才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关于“自失”其实并不好描述,但是在很多动漫中,由于人物的表情并不能表现复杂的情感和体验,所以经常会存在一些将感觉具体化的画法。比如,非常有名的一部美食的动画“中华小当家”,其中每次食客吃了好吃的料理的时候,就会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比如,吃了这个四季鲜疏,就好像来到了春天的田地里、夏天的小河中、秋天的玉米地里、冬天的家里一样的感受。这所描述的就是一种“自失”的状态吧。其实这就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当人在集中精力做某件事,并且对这件事有很强的兴趣的时候,就会进入到忘我的状态当中,对所有的外物产生一种漠视的情感。这种“自失”对诗歌的体悟鉴赏非常重要。

“兴会”的教学法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历“想象、自失”的审美状态,开始由“忘我”而“观我”,调动自己的经验、感情与诗词文本进行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并在刹那间悠然心会,领悟诗词的意境美和“味外之旨”,获得难以言传的陶畅酣适的审美快感。

鉴赏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能力,所以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只是能力的强弱问题。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强化这种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对古诗词产生更多的共鸣,同时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由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鉴赏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的提高方法,主要是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训练。以A、B两个语文平均水平差不多的班为例,A班每天早上都要进行语文诗词的诵读。B班则不做诗词背诵的要求。在一学期后,A班学生不光名句背诵默写成绩明显比B班好,而且解答诗词鉴赏问题的正确率也比B班高。一年之后,在阅读理解方面,A班比B班的整体水平高了不少。

古诗词的创造性鉴赏从来都不可能立见功效,而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养成。而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都更强调和突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的品读鉴赏,更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创造性鉴赏就不只关乎学生高考成绩的提升,更关乎学生文化积淀的加深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可谓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熏陶鉴赏能力创造性
用艺术熏陶家风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艺术熏陶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如此熏陶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