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017-01-28 18:10张晓阳
中学语文 2017年30期
关键词:创作文章作文

张晓阳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张晓阳

高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历来为人关注,因为得作文者得语文高考之天下。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不少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度比较大,往往投入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作文教学高能耗、低收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学生对创作过程没有进行精雕细琢,没有进行反复的锤炼。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作文创作中“改”的意义

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尤其是考场限时作文,对学生写作功底的要求更高。我们应该认识到,好的文章固然有灵感突发、一气呵成的,但这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好文章都是通过反复推敲、揣摩、修改之后形成的。持续不断的修改能够让文章更加出彩,无论是立意结构、选材用材、还是语言表达均如此。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要靠平时锻炼出来的,虽说考场上反复修改不太现实,但平时的作文我们就要在反复修改中提升作文水平,这样到了关键时刻就可以一鸣惊人。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学生缺乏这种自觉修改意识,往往是文章一写完就认为大功告成,只等老师判分;按理说教师评讲后,我们也应该及时针对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再次对文章进行修改,也就是所谓的二次作文,但很少有人这么去做,认为再写没必要,不如换个题目写写,缺少实践操作,结果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完全没有领悟到一题多写、一文多改的好处。殊不知,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修正提升的过程,因此要教育并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养成修改意识,要让学生学会耐心打磨完善并不精致的初稿,学会提档升格自己的文章。

二、作文创作中“改”的原则

高中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如何进行修改?修改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自我反复回读后的调整完善,也可以是老师同学评改后的纠正再写,既可以是局部的文句润色,也可以是全篇的推翻重构,无论是哪一个层面、哪一个角度进行改,都要坚持三点基本原则。

1.多方征询原则 对于高中生而言,一个人的思维深度、阅读积累、写作经验毕竟都是有一定制约的。同样的文章,不同的阅读者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修改建议。因此在改之前,我们提倡写作者不要怕出丑,应敢于将自己的文章拿出来,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看法,在众人的七嘴八舌中发现共性的问题,找准修改的方向。

2.分清主次原则 一篇好的作文,从初稿到定型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很完美。有时候,文章在多个方面需要下刀子动手术,而我们又无法一步到位时,就应该分清主次,先从最要紧的点改起。比如,文章的立意和个别语段均有问题,此时显然立意修正最为关键,那是致命伤,必须第一时间救治。

3.自主实施原则 作文的改主要靠自己、主体在自己,别人的帮助指点只能起到辅助促进作用。所以,对要修改的文章,一定要有自我的思考与辨别,科学取舍各种修改建议,充分考虑修改的价值和操作的可行性。

三、作文创作中“改”的途径

一篇好的作文是靠不停的修改、打磨创作出来的,高中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摸准改的路径,把握改的要点,提高改的成效。

1.对照要求自我修改 当一篇文章创作出初稿之后,我们要学会换种身份出现,即由写作者变为阅读者,要以评判者的视角审视文章的优劣。要从文章命题初衷出发,认真思考写作内容、立意取向、谋篇布局、素材运用、遣词造句等诸多方面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记录下来,然后进一步思考如何调整处理。若是字句表达方面的简单问题,完全可以在原句上或改动或补充,若是段落层次不分明的逻辑问题,就要重新切分排布,若是较为严重的文体不当或立意问题,就要重起炉灶了。总之,文章要首先自己去审视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同伴互助讨论评改 在完成自我修改之后,接下来就要寻求他人的帮助,而周边同学是最好的资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事实证明在日常写作训练中,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来修改作文是非常可行和有效果的。因为一方面需要修改的文章,也是同学们一起同写的,他们比较熟悉,有各自的思考基础,便于讨论互动;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毕竟写作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对文章的评判标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鉴赏能力。有时候,让学生相互评判,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避免教师的思维定势,给当事人不一样的建议。当然,笔者认为在同伴合作评改时,教师首先也要做好相应指导,如明确品评角度等,确保基本方向不出错;要提醒学生认真讨论,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后再提出具体修改建议,甚至要求提供修改示范,这样在民主讨论氛围中进一步提高文章评改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学生在讨论之后能够有的放矢进行修改完善。

3.教师个性化指导修改 教师对学生的评改指导是最直接有效的,我这里所说的指导是指师生间面对面、就具体文章展开的个别化指导。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指导更多停留在集体层面上,主要针对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例如针对全体学生阐述某类作文的通常写法,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或者是就某次训练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这样的指导不是说不需要,只是每次都采用这种方式,针对性就不强,效果不佳。我们说,文无定法,学生的习作没有一篇是相同的,尽管有共性问题,但具体到每篇文章中,问题又是千差万别的。这时候,需要教师就文论文,面批作文或者就具体文章详细点评指出成功或不足,对学生来说这才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否则永远是隔靴搔痒。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虽说写作是个十分不易的过程,但只要认识到好作文是可以反复修改出来的,我们就不该畏难退缩。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佳话,我们的学生也应有反复修改完善的意识和习惯,善于不断打磨自己的文章,让文章更出彩,成就高分优作!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创作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一墙之隔》创作谈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创作随笔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