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女诗人朱淑真

2017-01-28 18:10马秀霞
中学语文 2017年30期
关键词:朱淑真大胆李清照

马秀霞

“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女诗人朱淑真

马秀霞

世人皆知李清照兰心惠质,在宋代文坛独树一帜,却不知道朱淑真“天资秀发,性灵钟慧”,亦能出言吐句,挥笔成章。纵观历史,早期即有人将李朱并谈,但是研究李清照的作品汗牛充栋,研究朱淑真的却寥寥无几。毛晋将朱淑真的《断肠集》和李清照的《漱玉集》合为姊妹篇收录的《诗词杂俎》中,可见早期人们就认同朱淑真的成就。

李词“别是一家”,朱淑真则不然,她的作品随性而为,打破常规诗词有别的论断,在诗中大胆率真地抒写自己的心声,摆脱了“诗言志”的传统,像写词一样尽情描摹个人的爱恨情仇,这是她作为一个女子试图摆脱闺阁束缚的一种表现,她希望打破束缚,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朱淑真的感情生活曾作为一个话题被后人研究,魏端礼序中记载“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李丹《朱淑真及其诗词初探》中讲“她嫁给了一个只知奔波仕途,毫无共同趣味的庸碌之辈。”朱淑真嫁给什么样的人并不是重点,值得研究的是,少女时代的她早就为自己拟定了一套择偶的标准,在她的心中有着一位“萧郎”,这段情愫可以从《秋日偶成》中看到:

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

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在朱淑真的心目中一直有这样一位“萧郎”,然而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她的恋情遭到家庭的反对,不得不嫁给父母为她指定的那一个人,那个人让她心中完美的爱情遭到无情的摧残。据后人考证,她嫁的是“一个孳孳为利为功名的男子”,对于她这样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人来说,这是何等不幸的事情。她在《愁怀》中发出“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风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的惆怅;在《黄花》中更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之语。在诗人心中,一个才华横溢、能与她一同吟诗作对的才俊才是她最佳的配偶,这种幸福是建立在精神契合之上的。她有词句“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元夜》)便是对理想之爱的抒写,《春日偶成》“默默深闺掩书关,简编盈案小窗寒。却嗟流水琴中意,难向人前取次弹”表达了她的爱情无处安放的苦闷。她心中对爱情理想化的追求没有人能够真正明白,因此魏仲恭序曰:竟无知音,抱恨而终。

朱淑真写作不像男子一样是追求事功,而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这是久困深闺的女子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她在《掬水月在手诗序》中写道“翰墨文章之能,非妇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钟,不觉自鸣耳”。她只想用诗词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在无人问津的独居生活中,她想借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她渴望知音,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她有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在她的《自责》中这样写道:

女子弄墨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她是真的在说女子弄文使墨的不合时宜?可以看出这是无声的反抗,是对封建礼教大胆辛辣的嘲讽,女子舞文弄墨为礼教所不容,诗的前两句顺着“自责”的意思着笔,表面上有深刻的悔恨之意,后两句却用“铁砚”“金针”两种物品进行对比,暴露出封建社会强烈的性别意识和职业定位。“非吾事”“却有功”看似在肯定这种定位,实则在酸楚的自嘲和无奈的自责中进行了强烈的否定。她想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封建礼教的不平和愤怒,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自我生命价值在“咏月吟风”中得到确认时的满足和愉快。

在当时,男子的志向是成就“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之功,女子纵有关心国事,渴望抱负的心也没有那个机会,朱淑真不想天天深处幽闺,淡化自己的感官,她不想看到自己的生命价值被社会忽视,她想通过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来成就自己的价值。写作是她找到的方式,她通过写作来表达内心的矛盾,来抒写对知音的渴望,对自我才华的肯定。在她的诗中有很多处提到写作的事,如“情如废事因诗句,气习难除笔砚缘。(《暮春三首》)”“聊把新诗记风景,休嗟万事转头空《新春》。”

面对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朱淑真只能通过写作聊以自慰。她不满于闺阁中“绣折金针”的世俗规矩,而是期待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宁做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孤单终老,也不愿随波逐流。

朱淑真是一个大胆而个性的女子,邓红梅在其《女性词史》中这样评价她:“这个看起来具有‘女性气质’的闺阁女子,因为从小被娇养,也有一些不被当时社会风气所允许的出格心理和大胆举动。”相对于李清照而言,她显得更自我,更洒脱。在她清新婉丽的诗词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个如她般的女性形象,这是她对自我的描写。如《秋日述怀》:

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

我因无好况,挥断五湖秋。

她把自己的满腔怨愤宣泄出来,这是对郁结心中多年的悲愤表示的抗争,更道出她不同于普通女子的大胆和执着,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她平生爱梅、竹。在她的意识里,梅、竹是自我形象的物化。《咏直竹》“劲直忠臣竹,孤高烈女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她的内心像竹子一样,孤高而贞烈,不被霜雪所侵。现实中的她行为办事都似竹一般“四时同色”。“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风姨号令严”,她就像这梅花,傲然风中,不在乎时令的变化。描写梅竹是朱淑真寄己之情,言己之志,她的整个人生也像她笔下的梅竹一样,坚持自己的个性,不随外物的改变而改变。

朱淑真的另类与个性,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时代的特殊性。她是大家闺秀,却少了闺秀的墨守成规,她是深闺少妇,却少了少妇的自怨自艾。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积极追求幸福,勇敢实现自我的女性形象。朱淑真是个细腻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她凭着女子的细腻和个人才情,展现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女性心灵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用女性独有的视角,用自己的心去刻画一个自我形象,她不畏人言,她渴望表现自我,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她的眼中,女子不需要接受传统的束缚,不需要夫唱妇随忽视自己的感受,她们也可以追求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一中。

猜你喜欢
朱淑真大胆李清照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初夏
如梦令
我家的大胆蜗牛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作品比李清照还多的才女朱淑真
大胆撞色
女词人的“绝”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