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复习备考有章可循

2017-01-28 18:10
中学语文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主旨示例参考答案

王 瑜

小说阅读复习备考有章可循

王 瑜

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高考小说试题的分析、归纳,发现小说阅读常用的设题角度还是有章可循的,主要有人物、情节、环境以及探究等,其中有些角度还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为帮助考生高效备考,下面结合近年考题加以具体解说:

一、人 物

1.分析性格特征

【示例】2016全国Ⅱ卷11.(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喜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的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他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解题策略】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感情、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的内容,一定要依据情节,多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表述,正面的用褒义词,反面的用贬义词,形象丰满的要从两方面做客观评价,解题时力求准确、全面。

2.概括人物形象

【示例】2016山东卷2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吴秋明是一个善良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她有很高的学识,并能学以致用;她善良、乐于奉献、细心、而且有爱心,有耐心,她关爱儿童村的孩子,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母爱。

【解题策略】“形象特点”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可以把人的外在形象、爱好、教养、身份、地位、职业、所处环境、角色定位等考虑进去,结合具体情节判断形象特征,最后进行归类概括。

3.理解人物感情

【示例】2016全国Ⅰ卷11.(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只涉及人物感情)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点;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解题策略】要先从上下文的提示中,将含蓄深刻的语句中隐含的情味理解透彻,紧抓人物的言行,然后设身处地地揣摩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入理解人物复杂的感情和微妙的变化。并结合情节,用恰当的词句表述。

4.分析人物写法

【示例】2016浙江卷12.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②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③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解题策略】塑造人物的手法一般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来表现对象。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描绘来表现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答题时应首先明确是什么手法,再结合语段具体分析,体现在哪些内容上,有什么好处。

5.赏析人物作用

【示例】2016全国Ⅲ卷11.(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动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解题策略】多考查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就是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作用有相对固定的几种情况,如侧面烘托主要人物,贯穿全文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或凸显主旨、推动情节发展等。

二、情 节

1.情节在全篇中的作用

【示例】2016江苏卷15.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

【解题策略】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情节结构上,是否“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起线索作用;埋下伏笔”。二是人物形象上,刻画人物什么性格,表现人物什么情感。三是主旨表达上,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

2.情节的整体把握

【示例】2016浙江卷13.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①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②反映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③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式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

【解题策略】小说的情节通常不止一个,既要学会概括又要借助生活经验将它们连贯起来,弄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轻重主次。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有时还可能是文章的线索。

3.情节的设置手法

【示例】2015全国Ⅰ卷11.(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解题策略】常见的手法有倒叙插叙,抑扬结合,变换人称,伏笔照应,详略结合,明暗线索,铺垫,突转等。确定手法后,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析判断原因及作用,可以借助一些成词,如,创设悬念,引人入胜;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增加波澜,曲折有致;点明主旨,突出人物性格等。

三、环 境

通常考查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

【示例】2015重庆卷14.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象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主旨。

【解题策略】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色形声多侧面,正侧结合,巧用修辞等。作用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暗示命运,突出性格,推动情节,揭示主题,深化主旨等。

四、探 究

通常侧重于对写作意图的理解和把握。

【示例】2016全国Ⅲ卷11.(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受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索赔是担心上当受骗,说明他缺乏法律常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解题策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先做出自己的判断,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依据文本做分析,从中引述论据,围绕观点阐明自己的见解,有时按题目要求要跳出文本,适当联系社会人生、文化审美、民族心理等内容。最后综合概况,努力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思路清晰、尽可能将探究过程表述清楚。

在上述分析中,前三者是小说的三要素,所以是考查重点;探究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考纲着力推出的新题型,题型开放,但与上述三要素的考查又呈交叉关系。此外,小说阅读还可以采用理解词语或语句含义、筛选并整合信息、分析语言特色、鉴赏表达技巧等常规样式进行考查,复习时要准备充分。

★作者单位:西安市新城区第三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主旨示例参考答案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主旨演讲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飞吧,云宝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