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1-28 18:10方旭花
中学语文 2017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情感

方旭花

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方旭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化情感教育,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科目,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主要载体,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有着重要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中,要不断的寻求突破和创新,考虑如何将情感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融合,从而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汉语语言的掌握能力、运用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语文沟通和交流,怎样正确传达自己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深化情感教育,加强学生对初中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提升语文课程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情感教育的特征

情感教育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方面为兴趣性。情感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融合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名起来,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学习可以一直持有浓厚兴趣。情感教育特征不仅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要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与喜爱,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那些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个体发展的兴趣。第二方面为兴趣性。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创建的初衷语文教学课堂,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体验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知识学习信心。学生懂得如何自我评判,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会因自己的优点而骄傲,也不会因自己的不足而自卑。让每一名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可以不惧学习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第三方面为审美性。审美性是情感教育比较突出的特征,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不能仅仅成为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场所,也应成为具备审美功能的教育活动。情感教育是教育与学生一同深入到其中并被其深深吸引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互通、共鸣共同创造的作品,是教学活动本质的外化。第四方面为创造性。情感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融合本身就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初中语文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的重要表现。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可循的规律,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结合情教育思想为核心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任务。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不会受到限制,学生个性化发展可以得到教师尊重。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

1.注重情感教育的导入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受困在课本教材中,而应多渠道、多途径的找寻丰富教学素材。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自己也要有足够的信心,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万无一失。想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一定要将情感内容巧妙的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将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脚步深入到深化情境教学氛围中去。丰富多彩的情景语言,生动的场景画面展现给学生,直击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实践中应细致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注重语言与环境协调性的把控,将学生切实带入到设定的环境中去。学生通过自身独立性的思考会得到一些体会和感悟,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可以产生良性互动,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会增加,教师也会变成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利用情境启发学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不同手段创造情境,深化情感表达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语文课堂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课程教学目的呈现出了单一化特性。这样的教学课堂学生无法深入到其中去,学生并为是机器,有独立的思想和个性的思维。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必定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去。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音频、视频播放,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从而深化情感教育,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对中学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育焕发了生机,它将有利于促进初中语文的教学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河西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情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