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灾害面前最担当
——以广东广播抗击台风“妮妲”报道为例

2017-01-28 08:41杨晓红范干良
传媒 2017年16期
关键词:台风广播广东

文/杨晓红 范干良

广播:灾害面前最担当
——以广东广播抗击台风“妮妲”报道为例

文/杨晓红 范干良

广播,天生就是在重大自然灾难面前最显担当的媒体。

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后两个小时,开滦赵各庄矿广播站的广播人将广播喇叭和扩音机装在旧自行车上,推着自行车开始了播音。随后在废墟上搭设的广播喇叭传出的声音,既是对灾区民众极大的安慰,更给压在废墟中的灾民以巨大的鼓舞。

2008年,当南方冰雪封冻山河,阻断过年回家路;当汶川地震撕裂大地,摧毁秀美天府国;是广播,也只有广播,实现了无障穿越,给受灾的群众传送信息,点燃希望。2016年第四号强台风“妮妲”登陆,又一次让广播大显身手。在此,笔者主要以广东广播抗击强台风“妮妲”报道为例,来分析广播如何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凸显担当。

风雨欲来,应急模式凸显担当

2016年7月30日21时30分,广东省气象台发出有关台风“妮妲”的警报,要求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广播、珠江经济台开始三小时增播台风消息。从这一刻起,广东广播自动启动应对灾害天气的应急广播模式,开始加强对台风“妮妲”的预报。

应急广播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时,通过广播向公众传递紧急信息的一种应急手段。很多国家都有各种启动应急广播的做法,如日本《气象业务法》规定,当气象厅发出气象、地象、海啸警报时,NHK应立即播放,使公众周知。英国政府制订的《突发事件中的行为指导》明确提出,在紧急事故发生时,进入屋内,留在屋内,收听广播(地震等灾害另当别论)。美国为了避免民众因核弹攻击而受害,建构了紧急广播系统,希望以广播与电视网络来传递紧急讯息。继911恐怖攻击与卡翠那台风灾难之后,美国的紧急广播系统透过更多外围与通讯网路,希望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讯息的布达。

面对2016年来势汹汹的台风“妮妲”,广东广播也及时启动广播应急模式。广东省气象台有专门为广东广播制作的气象网址,第一时间通报台风和暴雨的消息,广东广播9大频率直播室主持人都可以通过这个专门网址拿到广东省气象台的最新权威消息及时播报,通过广播使公众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权威、快捷的消息。同时,广东广播中心中控室还有专人专线24小时值班接收广东省气象台、广东省海洋局的各种台风和海浪警报消息,中控室收到这些消息后第一时间分发至各频率直播室,同时再通过广东广播宣传管理部协调分发各频率当班主持人。据统计,“妮妲”从2016年7月30日21时30分开始,到8月2日23时减弱为热带低压,3日08时停止编号,这段时间广东广播9大频率播报台风、海浪等预警消息超过3000多次。仅羊城交通台从8月1日早上7:30到8月3日7:30,48小时内共发出妮妲的相关报道800多条(消息每15分钟更新一次),并被各大媒体转发。应急广播模式就是依靠自身优势,及时、权威、客观、准确地报道灾情,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公众,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公众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广东广播9大频率这次面对台风“妮妲”启动应急广播模式就很好地起到了这个作用,为稳定群众情绪,做好灾害天气交通疏导,弘扬社会正能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红色预警,省市广播合力担当

2016年8月1日14时21分,“妮妲”进入爆发期。广州市气象台,把广州市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广州近16年以来首个台风红色预警信号生效。随后,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研究启动全市防台风和防汛I级应急响应。在I级应急响应期间,全市范围内实行“三停”,即停工(业)、停产、停课。同时,除了抢险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外出。这同样也是广州史上首次采取的最大规模预警措施。

同时,国家海洋局启动海洋灾害一级应急响应。国家海洋预报台1日将风暴潮、海浪预警级别双双升级为最高等级红色警报,这也是2016年发布的首个“双红预警”。

广东省人民政府1日傍晚发布防御台风“妮妲”紧急动员令,按照I级响应要求,采取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停运措施。动员令下了“五个百分百”的命令:出海船只百分之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回港船只百分之百落实防御措施,暴潮巨浪高危区、小流域洪水高危区、山区地质灾害高危区、滨海旅游度假区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危破房、低洼地简易房、户外施工作业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

面对历史上少见的灾害天气,广东广播反应迅速,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人员统一调动,版面统一协调。广东广播新闻中心联合新闻广播、珠江经济台、羊城交通台等频率,从8月1日17:00开始打破常规版面,通宵推出正、半点《抗击台风“妮妲”特别报道》和《防御台风“妮妲”快讯》。在特别节目中,连线气象、三防、水务、铁路、民航、交管、高速公路、地铁、电力等部门嘉宾,为听众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所有版面打破常规,实现信息快速传播。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到广东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防总”)、深圳、珠海部署防御台风工作,省政府动员令以及各种应急响应,红色预警等重要信息,都是每半小时动态插播完成。8月2日凌晨3:35,台风登陆,3:50发布,广播多个频率第一时间将这信息在广播节目中插播。

广东广播新闻中心除了和各广东广播各频率共调派20多名记者,直接参与抗击台风“妮妲”的报道以外,还通过广东广播协作网络,调动惠州台、东莞台、珠海台、中山台、江门台、佛山台、汕尾台、阳江台等共8个台15名记者,以现场连线的方式报道最新动态,共连线报道30多次。

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在省防总和登陆点深圳等地通宵采访报道。8月2日,新闻广播《七点新闻》专辑,用整版27分钟报道最新情况。多路记者连线报道台风最新动态、省防总最新消息、台风登陆点深圳、广州火车站、广州南站、省汽车站、白云机场、全省高速公路最新状况。惠州、东莞等六个市台记者参与连线报道。一个小时后的《八点新闻专辑》,再次刷新版面。

中国之声8月1日晚间的《全国新闻联播》播出《台风“妮妲”或将正面袭击珠江三角洲,广东各地全力做好防御台风工作》的录音报道;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央广新闻》也都有广东台的连线报道。

从台风“妮妲”的潜伏、爆发、延续到减弱,再到消除,广东广播9大频率不间断呼吁民众做好防台风的准备、介绍各种台风来临时的躲避方法和安全知识,同时播报各地疏导消息。受台风原因,广州白云机场8月2日清晨5时至上午10时的大部分计划航班取消。截至8月1日16时,各航空公司在深圳机场已取消当天进出港航班98个;8月2日广东省始发列车全部停运,停运列车将有上千趟次,广州水巴已全线停航等,约有数十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8月1日下午,广州南沙区22个重点集中应急避难场所全部开放。各种服务提醒预警消息都通过广播及时播报,很多市民在开车的路上接收到广播消息及时改变线路避免遭遇险情,珠江三角洲各路交通运营情况都通过广播反复播报提醒,让更多民众了解到信息,比如,广铁公司应对台风退票期限延长5天,而且可以持车票到广州任一车站窗口办理退票手续,不需聚集在广州火车站退票等服务信息在广东广播9个频率中反复地播报提醒,避免旅客冒险前往退票。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广播就是这么有担当。在地质灾害多发的日本,每个家庭的应急包里都有收音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把广播作为灾难中应急传播的主要工具。

在我国应急广播模式也已经深入灾区最前线。2013年4月22日下午4点40分,在芦山地震发生56小时后,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前方直播间正式开始播音。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为灾区民众提供实用信息服务的定向应急广播。为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专门特批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使用FM92.7和FM99.8两个频率,全天候向芦山全境播音,全县境内都能通过调频收音机正常收听到应急电台的节目。2016年,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重要规划和文件中。

借力融媒,与新媒体联动担当

对于这次台风妮妲的播报,广东广播除了通过传统广播模式凸显广播在灾难中的担当,同时也利用新媒体平台联动报道,实现资源共享。8月2日凌晨3∶35台风登陆,3∶50分发布,广播多个频率3∶58将这信息推送到新媒体直播,并在广播节目中插播,很多播音员都是拿着手机进行播报的。

广东广播珠江网络传媒推出微信图文直播,长达25小时的抗击台风“妮妲”滚动报道展示了节目以及户外“追风”记者发回的大量文字、图片、音频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在“荔枝台广东广播在线”推出直播专题,以音频、图文等形式,滚动更新最新资讯,广东广播各频率的微信公众号也第一时间推出相关文章。

2016年8月1日20时至8月2日10时,荔枝台广东广播在线的在线收听率与7月25日20时至7月26日10时相比,新闻台同比上升421.55%,珠江台同比上升204.40%,交通台同比上升294.83%。羊城交通台新浪官方微博共推送与台风相关的消息共一百多条,阅读量达180多万次。

通过这次应对台风“妮妲”的播报,广东广播再次意识到在应急报道中,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播的声音将会无线扩大。

BBC广播代理台长埃利斯在2016年的亚洲广播大会上说过,新媒体与传统广播协同合作,将使广播的力量成倍增长。BBC就是广播数字转型的成功典范。在灾难发生时,BBC会采取“数字媒体优先”的方式,以先于广播或电视的新闻时段,在移动端APP等平台上率先把消息发出来。同时进行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实时滚动直播。

灾难的发生,一次次让社会重新认识到广播的重要性。这次“妮妲”肆虐,导致多处路毁电断,报纸无路送不到,电视没电打不开。唯有广播,可以最直接地让信息在空中传递,直达灾区;唯有广播,可以最及时地把灾区的灾情和救灾进展向全社会报告。经过危难的洗礼,广播必定会进步,会在融合新媒体发展的路上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会有更杰出的担当,更辉煌的声腾!

作者单位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宣传管理部

猜你喜欢
台风广播广东
台风过韩
台风来了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台风爱捣乱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广东舆情
爸爸也爱听广播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