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06 21:28王雪梅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王雪梅

【摘 要】中华上下五千年,造就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这对于我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贤的智慧需要我们去发掘、去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也能更容易记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00

小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也逐渐加快,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记住,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也更容易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基本上不会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即便语文教材涉及到了相关内容,老师也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没有进行延伸、拓展。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已经逐渐重视传统文化,这也就表明,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会占有一定比重,但因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导致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量很少,他们的传统文化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引进传统文化已经势在必行,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灌输,有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无论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还是从学生自身出发,传统文化教育都非常必要。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快餐文化”“洋文化”泛滥的时代,老师如果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希望他们能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虽不能说是“痴心妄想”,却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今的小学生过早的接触高科技产品,于他们而言,对国外的某位明星的作品如数家珍,但对于我国传统的知识诸如老子、孔子、荀子等人的思想却一概不知。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无疑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学校把英语当成重点,学生自然也就将重心放在英语上面,但如果学生连本国语言都无法掌握,又怎么能学好外国语言。学生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兴趣转移到了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上,这也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这就是对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传统文化进行政策支持。

(二)侧重背诵,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定义仅仅局限在一些难懂的古诗、几篇拗口的古文,这是极其错误的看法,需要老师进行纠正。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将教学的主要方法变成要求学生背诵。举个例子,杜甫诗《绝句》,原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很多老师在讲这首诗时,仅仅带着学生读几遍,之后布置下“背诵”的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知道背诵诗文的意义,更不能体会诗的意思,但不能违背老师的意思,只能强迫自己死记硬背,这就偏离了教学的初衷,教学不能仅仅是为了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做到对诗词的深入的了解,学生记忆起来也更简单,也才能从诗词中学到知识。

(三)忽视诵读的重要性,学生缺乏语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教学中朗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语感较差,对于部分词语理解不深或是根本不认识,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进行默读,他们的语感很难得到增强。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恰恰忽略了诵读的重要性,古人读书无论是幼时上私塾,或是长大后准备科举都离不开诵读,长时间的朗诵,可以让学生做到出口成章,很多诗句、名句本来不记得,但说话时突然就说了出来,对于一句诗本来忘了,但读到上一句诗时,下一句诗自然从嘴边蹦出来。这就是诵读的益处。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老师也不能强迫学生去学习,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最好的做法就是迎合学生的心理,将教学进行改变。以诗仙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原诗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李白思念家乡的感受,让小学生来理解诗中的思乡之情恐怕有些牵强,所以就将教学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分析上。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即假设身处月夜,学生自己假象成李白,将透过窗户的日光想象成月光,学生们抬头“望月”,低头“思乡”,同时大声诵读,这相当于是一个小游戏,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也就有了学习兴趣。

(二)改变死记硬背的做法,鼓励理解式记忆

如果小学阶段就提倡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习内容更难,需要背诵的内容更多,全部依靠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无限叠加,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进行理解式记忆,以《静夜思》为例,学生要先对这首诗进行理解,对于这首难度并不算大的诗,老师要教会学生进行理解式记忆,这样学生就会对诗词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举行传统诗词、文章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大声读

诵读具有一定重要性,但却被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所忽略,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感,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还要在课后举行诵读比赛。参赛内容不能局限在课本上,学生可以去图书室找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目,在比赛中进行朗诵。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语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去阅读课外的读物,诸如《百家姓》、《弟子规》等,对于他们的积累也有一定的益处。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老师予以肯定之后,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就会愈加发奋,而表现较差的学生也会受到激励而努力学习。

三、总结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要么是根本没有涉及,要么是涉及了但缺乏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是不利的。本文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主要是老师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学中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理解的重要性;忽视诵读,学生缺乏语感。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主要为改变教学方法,提倡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生进行理解记忆;通过比赛方式激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