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本,悟为道

2017-02-13 00:25宋志伟
考试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课堂

宋志伟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更明显。散文阅读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散文重在“读”而贵在“悟”,以读为本,以悟为道,才能真正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针对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为提高散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初中散文 散文阅读 教学课堂

散文是文学领域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包罗万象,涵盖世间百态,取材广泛而且题材多样,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深受读者的欢迎。了解散文、热爱散文,从散文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写作技巧,这些都是散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以下将就初中散文阅读的意义、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读为本、悟为道”的散文阅读教学新理念。

1.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散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读懂文字、积累词汇量的过程,更是读者与作者产生文学共鸣的过程。初中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的同时,更多一种探索欲和求知欲。这一阶段的散文阅读就像学生探索外面世界的一面窗口,通过这扇窗可以看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这就决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时效性和兼容性。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从理性认知升华到感性领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清晰的文字体验,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知识构架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散文阅读这个奇妙的世界里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2.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形式单一。

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散文阅读教学存在过于关注形式的问题,教师执行教学计划时“为了阅读而阅读”,从而使教学形式走向模式化——教师将散文阅读分为“通读-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三部曲,按部就班地分配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抹杀学生对散文阅读的热情。在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方式上,很多教师会采用考试的方法,关心的是学生能否答对相关问题,但是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感悟、个人心得等则有所忽视,散文阅读教学完全与应试教育挂钩,甚至使学生认为这是新增的另一项学习负担,对散文阅读兴趣明显下降。

2.2缺乏科学系统的学法指导。

当前,散文阅读教学尚未建立明确的指导梯子,尤其是在教材选择方面标准不明确,在教材编写中缺乏层次感,这就造成学生在散文阅读中逻辑性缺失。尤其是在问题设计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过于注重跟随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时出现“填鸭式”指导方法。再者由于散文阅读教学评价尚未建立统一标准,这就使很多开放式的阅读问题变得格式化,教师将答案机械地划分为“正确和错误”,但是从散文阅读教学实际看。这是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学生的阅读理解、个人感受不能单纯用对错判断,哪怕是同一篇文章,由于个人经历、感悟不同,对于文章的理解也会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散文教学尽快建立系统科学的指导方法,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质量。

2.3教与学内容分散

新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很多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着力创新,尤其是在个性化教学观念的引导下,很多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过于民主,“放”有余而“收”不足,不能做到收放自如,造成散文阅读教学无序化发展,看似活跃的散文阅读课难以取得实际效果。教与学之间的内容被割裂,教师的教学初衷往往与学生最终学习成果有一定偏差和距离,阅读教学应当秉承“效果最佳”的施教原则,教师要选择最具教学价值的内容,并集中做好教学预设,形成教材、学生、课堂、教师之间的有机联系,使每一步教学计划都如期完成,使教与学之间建立有机的整合。

3.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措施

3.1以读为本,理清教学脉络。

第一,教师要建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强化,最关键的一点是需要教师制订清晰的教学计划,把握好散文阅读的脉络及文中的人物关系,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清晰,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背影》这篇散文的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梳理文章中“父子情深”的表现形式,因为关于父子感情的描写相当含蓄,无时不刻不在感染读者,这就需要通过“读”体会其中的意蕴。开篇作者通过背影这一意象,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以远望父买橘自的背影,将父爱赋予行动中,在通过父子时的背影表现作者的不舍,而分别之后的思念又是通过背影来展示的。在这样的阅读引导下,阅读课堂才能更具系统性,避免学生因为模式化教学失去散文阅读兴趣。教师在结合具体阅读内容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理解能力。

第二,教师要以文本为出发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设定中,要结合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理解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搜集阅读素材,并建立独立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分散于具体文章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厘清阅读脉络,构建学生阅读的自主认知体系。不同文本其特点有很大不同,教师要探索其中的规律性,根据不同风格的文本设计出具有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只有将这些目标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散文阅读教学质量。

3.2以悟为道,创建多元课堂。

散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力,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悟”是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需要教师建立多元化的灵活课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预设往往比按照教案进行程式化教学更有效,以课堂生成为引导的教学模式更胜于课前准备。这一观点并不是否认教师备课的重要性,而是进一步强调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掌握,注重散文阅读教学的时效性,时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及时的反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思考、去领悟,更不是照搬教案,只有建立多元化的灵活教学模式,才能体现阅读教学的闪光点。

教师需要注重课堂生成的时效性,因为阅读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开放性的教学体系,所以必须强调预设的灵活性,课堂生成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譬如在《散步》这篇散文阅读教学中,就很能提升学生的悟性。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利用一个小自然段描写了南方春天田野的美丽景色,这段描写有什么寓意呢?在通读文章后,教师可以提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其实是在映射亲情的温暖和美丽。而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者连用了几个动词(蹲”、“背)和反义词(胖、瘦)这些用词的好处又在哪里?不同学生的领悟是不同的,有的说“为了突出画面感”,有的说“为了表现文章的细节”学生的感悟都有自己的道理,不能说孰优孰劣。因为散文阅读没有固定的教学套路,不能人为设定一个教学模板然后进行套用,散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在于变通,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文章结构都需要教师由相应的教学对策,而教师则是学生从“读”到“悟”的桥梁纽带。

3.3读悟结合,有效组织教学。

“读”与“悟”的有机结合,是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障。这就需要教师从中精心组织,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其次是阅读学习的有效组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流畅性,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对于课堂上出现了各种情况能够从容应对,并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对于学生阅读的有效组织,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能力,使学生对散文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解。在组织方式上,除了利用传统的小组阅读、合作阅读等形式外,教师还可以将故事性强、画面感强的散文改变成小剧本,不但让学生“读”,还可以往学生“演”,真正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阅读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深度揣摩散文中的人物情感、故事脉络等,从而对文章产生共鸣。

散文阅读教学虽然被不少教师视为教学难点,但是在关注其教学难度的同时,教师还需要主动发掘其中的兴趣点、引爆点、共鸣点、反馈点等,只有将这些“点”有机整合,才能形成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面”,在激发学生散文阅读兴趣的同时,学生将以读为根本,主动探索散文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升华,进而构建独立的散文阅读、理解体系,真正将散文阅读教学与素质教学相结合,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虞志江.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初中散文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3(12).

[2]刘会.提高初中散文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上旬),2013(12).

[3]侯文渊.试析初中散文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1).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教学课堂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走进职校会计课堂研究
细品杨绛的“愧”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