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

2017-02-22 09:26钱慧玲马育璇
护理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函询专科

钱慧玲,李 丽,马育璇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

钱慧玲,李 丽,马育璇

[目的]建立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根据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对15名手术室管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对指标进行筛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论]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以为手术室临床管理工作提供量化的指导依据。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

随着手术室专科护理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护理管理者对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高度重视,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的工作部门,其护理质量关系到各手术科室的治疗质量、效果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工具,对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也是其工作管理的重要凭证。国内护理专科质量评价指标的发展有10年左右,手术室管理者尝试建立科学化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1],但随着手术室工作的日益更新,手术室专科护理评价指标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欲根据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手术室专科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1 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的形成 本课题小组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副高及以上职称,3名硕士研究生。结合《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4年版)、《手术患者安全目标》等,参考国内外手术室工作质量安全相关内容,以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框架,初步构建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79项。

1.2 专家函询 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咨询15名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资深手术室护士,对初步拟定的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修改及评定。专家选取标准为在手术室工作>10年,有手术室管理经验,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专家咨询表包括:本研究说明、各级指标的拟定及专家情况调查。征询专家对各级指标的意见,包括是否同意指标的选取、指标的重要性,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5个等级评定,并提出修改意见。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的积极性,指标的满分比和重要性赋值评分反应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评分的变异系数和专家协调系数(W)反映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1.3 指标筛选 指标的筛选采用“界值法”,计算每个指标重要性得分的算术平均数、满分频率及变异系数。算术平均数、满分频率的界值计算方法为:“界值=均数±标准差”,入选标准为得分高于界值,变异系数的界值计算方法为:“界值=均数±标准差”,入选标准为得分低于界值[2-3]。凡3个尺度均不符合入选标准时即删除该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用频数、均数、标准差、满分比、变异系数描述各指标评分。计算专家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Kendall’W)以反映评价体系函询结果的信度。用层次分析法系统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2 结果

2.1 专家情况

2.1.1 专家基本情况 每轮专家函询有15名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参与调研,专家年龄为38岁~54岁;从事护理工作20年~30年9人,31年~40年6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0年以内2人,10年~20年12人,20年以上1人;硕士1人,本科11人,专科3人;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3人。

2.1.2 专家的积极性 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每轮发放问卷15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

2.1.3 专家的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Cr)表示,为专家判断系数(Ca)和专家熟悉系数(Cs)的算术平均数。专家的判断依据分为:工作经验、理论分析、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直观感觉4类,各类依据的影响程度见表1,专家判断依据的自评频数见表2。对评价体系的熟悉程度分为5个等级:很熟悉、熟悉、一般、不熟悉、很不熟悉,分别赋值为1.0,0.8,0.6,0.4,0.2。两轮专家函询人员组成一致,得到的专家判断依据为0.967,专家熟悉程度为0.947,专家权威程度为0.957。

表1 判断指标依据及其影响程度 分

表2 专家判断依据的自评情况 人(%)

2.1.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用变异系数(CV)和协调系数说明专家对各指标意见的一致性。协调系数范围为0~1,一般范围在0.5以内。本研究结果的Kendall’s W见表3。

表3 专家的协调系数

2.2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纳入情况

2.2.1 第1轮专家函询指标纳入情况 第1轮函询结果: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评分为4.71分~4.86分,满分比为0.71~0.86,变异系数为0.074~0.099;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评分为4.13分~4.93分,满分比为0.53~0.93,变异系数为0.052~0.350;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评分为2.71分~5.00分,满分比为0.20~1.00,变异系数为0.000~0.630,根据指标筛选界值,删除不符合条件的指标,包括“职称分布”“工作加班情况”“专科护士人数”“心理疏导的时间、地点”“病人投诉”“手术医生满意度”6个三级指标并结合专家意见增加重要指标,如“年资分布”“洁净手术室的维护管理”“职业暴露的处理”“设备的监测与维修”等内容,最后得到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92项。

2.2.2 第2轮专家函询指标纳入情况 第2轮函询结果: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评分为4.71分~5.00分,满分比为0.67~1.00,变异系数为0.000~0.100;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评分为4.53分~4.93分,满分比为0.46~0.93,变异系数为0.050~0.140;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评分为4.00分~4.93分,满分比为0.33~1.00,变异系数为0.050~0.420,根据指标筛选界值及专家建议,最后得到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81项,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形成最终的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详见表4。

表4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指标及权重

所得评价体系一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CR)<0.001,结构指标的二级指标的CR为0.004,过程指标的二级指标CR<0.001,结果指标二级指标CR<0.001。

3 讨论

3.1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与质量控制内容也与病房的管理存在极大不同[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专科护理的不断发展,手术室的专科特性也更加凸显。因此,专科化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手术室工作质量,更有效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易于持续质量改进。本研究的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针对性地评价手术护理配合工作,不包含麻醉、复苏的护理,明确工作范畴,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估手术护理配合。

3.2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本研究咨询的专家在手术室工作及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了解深入,所得结果具有权威性。本研究专家权威程度为0.957,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程度≥0.7为可接受信度,该手术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是可信的。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广泛征集专家对该评价体系的意见,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将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量化,便于实际工作中的使用。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均<0.05,表明专家意见显著一致。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亦表明所得指标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5]。

3.3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内容及权重分析

3.3.1 结构指标 结构指标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周芬娜[6]分析手术护理缺陷的相关原因,发现仪器设备及物品准备方面的缺陷占75.32%,分析原因为“分工欠合理”“仪器物品定期保养不够”“应急仪器、器械不足”“护士年资偏低”等。合理的人力资源安排是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前提条件[7]。以上因素与本研究所得的结构指标中人员配备、护士教育与培训、急救仪器设备、人员技术所指内容是一致的。

3.3.2 过程指标 本研究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是结合《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4年版)、《手术患者安全目标》及手术室安全管理重点问题形成的,所得评价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及专科性。一级指标中过程指标的权重最高(0.625),充分体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注重实践的特点。环节指标能够判断护理行为是否恰当[8],有助于实现过程控制,起到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传统的评价标准局限于终末质量的评价,具有滞后性[9],使得管理存在局限性。本研究所得结果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了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9]。过程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前3项为输血安全、留送标本安全与体位摆置安全,这些内容都是与手术病人十大安全目标一致的。若这些环节没有做好会给病人带来极严重的不良后果。此外,过程指标充分体现了手术室护士工作的前馈性,包含病人评估,仪器设备使用、体位摆置前的评估,对相关操作做好充分准备,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意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保障病人安全[10]。

3.3.3 结果指标 结果指标中护理缺陷结果反馈可直接反映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与手术室护士工作相关的安全结局,所占权重为0.166,组合权重为0.042。工作质量反馈所占权重为0.334,组合权重为0.084,从护士和管理者两方评价工作质量,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护士工作安全所占权重为0.500,组合权重为0.125,表示管理者重视护士自身的安全防护。手术室一个风险性高、工作节奏快的科室,锐器伤高发[11],骨科手术时术中X线的使用频率高[12-13],因此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中的护士工作安全组合权重为0.125,在各项二级指标中所占权重最高,充分反映了手术室工作的特点,也提醒管理者应更加关注护士的工作安全。

4 小结

本研究在大量文献回顾及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两轮的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量化的评价体系能够为临床管理工作提供具体参考依据,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方向及评价依据。在下一步研究中应探讨其临床实践意义,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1] 李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3:1.

[2] Qu H,Shewchuk RM,Chen YY,etal.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acute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n extended Donabedian model[J].Qual Manag Health Care,2010,19(1):47-61.

[3] 成守珍,汪牡丹,陈利芬,等.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70-274.

[4] 王彩云,张颖.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发展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5-8.

[5]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148-153.

[6] 周芬娜.质量管理小组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90-91.

[7] Butler V,Clinton C,Sagi HK,etal.Applying science and strategy to operating room workforce management[J].Nurs Econ,2012,30(5):275-281.

[8] 刘林霞.新生儿危重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上海:复旦大学,2014:1.

[9] 邱红,张金凤,刘兰莲,等.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67-1369.

[10] 李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1.

[11] 武冬冬,陈娟,高静.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J].护理研究,2013,27(9C):3037-3039.

[12] 张秀华,刘丽,王惠琴,等.手术室医护人员放射防护认知及依从性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2(21):2542-2543.

[13] Jentzsch T,Pietsch CM,Stigler B,etal.The compliance with and knowledge about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operating room personnel:a cross-sectional study with a questionnaire[J].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2015,135(9):1233-1240.

(本文编辑孙玉梅)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operation room specialist nursing

Qian Huiling,Li Li,Ma Yuxu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dong 510080 China)

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operation room specialist nursing.Methods: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quality structure theory;two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were conducted on 15 operation room management experts by Delphi method;select the indicators,and us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each index weight;the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Results:The draf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ed 3 first-level indexes,21 second-level indexes and 81 third-level indexes.Random consistency ratios(RI) were all less than 0.1,the expert opinion tended to be consistent.Conclusions:The established evaluation system had high reliability and was more.and its scientific,can provide quantitative guidance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in operation room.

operation room;specialist nursing;quality evaluation

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研究立项项目,编号:YH-20150220。

钱慧玲,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丽、马育璇(通讯作者)单位: 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R197.32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4.012

1009-6493(2017)04-0430-04

2016-04-28;

2017-01-18)

引用信息 钱慧玲,李丽,马育璇.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护理研究,2017,31(4):430-433.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函询专科
基于移动护理下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探索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