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

2017-02-24 18:20邹毅彬
关键词:创新能力人才思维

邹毅彬

(闽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

邹毅彬

(闽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创新是一种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创业是创新力的体现,发掘大学生这个最具潜力群体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整个国家创新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创新步伐的应对策略。指出应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制度,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以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创业教育

1 创新对于新时代中国的积极意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挖掘自身创造能力的过程,人类不断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第一把石斧的诞生表明:创新使人类逐步摆脱和远离了动物界。同样,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要由落后被动转变为先进优秀,并能保持在一个食物链高层的位置,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弥补自己的短板。不管时代的发展趋势如何,只有创新才能让我们从容应对。当今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与现代化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兴旺发达,都必然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作为动力,调动不了这样一种民族精神,任何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故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对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就有着格外重大的意义。“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创新管理机制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许多中外专家尖锐地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创造力开发上的差距。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迎接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当今社会,各种知识的老化期大为缩短,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情况将会越演越烈。面对变化如此迅速的大环境,人们迫切需要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即要具备较好的应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而该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与精神已成为人们应对各种复杂挑战的“生存法宝”。

人的创新意识越强,创造性思维越突出,创新成果就越多,水平就越高。创造学理论认为,创造潜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这种创造潜能又并非自然而然表现并发展起来的,为此,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和专门的创造力开发训练,以提高创新活动的实现率以及创新的质量和水平。而教育是提高人创新能力的基础手段,人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1],创新教育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就显得无比重要。在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教育”已经开始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往往是通过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国民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知识创新能力的高低来体现的。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过创新能力的培训课程之后,面对同样的任务与挑战,其成功率高出3倍。从如今整个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看,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将成为缓解企业的生命周期持续缩短及失业率不断增加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率逐年下降,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当年无法就业。高校和大学生都必须转变就业观念,审视度势,正视现实,直面市场。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无论是进入企业还是自身创业,对大学生来说,都是打下的坚实基础。

再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国家重视培养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坚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创业是创新力的体现,发掘大学生这个最具潜力群体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整个国家创新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基础[2]。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具备创新能力,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进入企业时,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交互式合作关系的成本将会大为降低,有形资产在企业总体竞争力中的加权系数将会下降,他们的市场远见与洞察力以及对环境的敏感与适应性能力将会日益提升。今日市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将会大幅增加,企业的生存、发展或灭亡,将与决策的正确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创新速度时刻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必须要培育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学会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敢于冲破传统观念与思维的局限性;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改正或克服抱守残缺、死守书本、盲从权威、人云亦云、不知应变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敢于不守常规,不守旧制,对书本知识进行创新,对思维品质进行改造。一个能开拓进取的人才,必然是善于创新的人才。唯有创新型人才才能给整个企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使企业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我国大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其主观能动性并未得到充分调动,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即使部分同学具有创新意识,但也不擅于利用。有些同学在面对一些事物时,有敏锐的嗅觉,并会在特定因素的诱导和引发下产生灵感,但面对可能的失败,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的各种问题,往往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以至于放弃宝贵的灵感。创新自信心的不足,成为这些 ̄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影响因素。有些同学思维敏捷,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知识应用能力较弱,学科缺乏整合,专业知识过于单一,限制了其创新能力;有些同学有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渴望将事物进行研究,但是师资有限、学院设备条件不足、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意识、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不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迁移等,会限制其创新实践活动;在多年单调枯燥的学习模式下[3],有的同学即使有创新的想法和欲望,但是兴趣的单一与想象力的限制,也使他们迈不开实践的步伐。值得高兴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管是创新思维还是创新实践过程,都将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一笔财富。

3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3.1 教育观念没有得到革新

在逐渐激烈的竞争中,能否迅速地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归根结底是我们是否拥有创新的思维与能力。这种能力的竞争,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处境。因此,必须建立教育创新体系。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国创新型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把创新课程教学看作完成专业训练与促进大学生个性不断成熟的手段,课程的效能不能只考虑技术性标准,还应优化其社会化职能[4]。而近代以来,社会在不断前进,相应地制度也随之不断地变革更新,世袭的传统不再适用于文明不断发展的当代,取而代之的便是能人治国、专家治国,这就对能人的培养和超越提出了要求。故而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文凭逐渐发展成了定义能人的因素,而文凭教育的侧重点即单一的标准化的知识结构,恰好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反,单一的固有的知识体系是无法打破思维模式固化僵局的,而创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课程的改革,理念的革新,应作为创新高等教育考虑的主要问题。

3.2 社会未能宽容地接纳创新型人才

学校要提倡学术自由,否则不可能出现创新型教师,更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讨论,不仅对个人创新能力发展有利,还有利于推进整个学校的科研创新力。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担任校长期间,兼容并包,广收人才,大开学术自由之风,提倡文学革命的胡适、鲁迅、钱玄同,维护汉学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黄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陈独秀、李大钊,都被他收入麾下。正因为如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所才会成为全国的学术科研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学术自由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备环境条件。在一个压抑自由的环境里,虽然不可能完全窒息人们的创造精神,但学术难以兴旺,创新型人才也难以成长。相反,只有在学术自由有保障的环境里,才会出现学术繁荣、创新人才辈出的局面。

3.3 校园里缺少浓厚的创新氛围

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他所处的周围环境。例如,古希腊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国大革命时期以及中国的大唐时期,都是创造力勃发的时期,都是人才辈出的时期。浓厚的创新氛围对于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学校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基地,应该形成一股浓厚的创新氛围,让同学们的思维里产生一种开放的意识。具有开放意识意味着对新观念、新思维、新事物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自由的接纳性,更有利于发挥个人思维的能动性。而如今大学生身处改革开放的窗口,比其他青年群体更容易受到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影响。当大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后,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将更为执着,同时由于开放性思维的存在,他们将对事物有自己主观的看法,有更新的认识,而这又会激发他们创新性思维的形成[5]。同时,这样的氛围也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强烈的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人们行为的内驱动力,也是创新思维不竭的源泉。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不断挖掘其自身潜力的过程,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即使有极高的天赋与潜力,也不会被开发出来,也不会产生大量的创新行动;而恰恰是自信心的存在,才能鼓励和引导我们去创新,去挑战自我。

3.4 创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力度不够大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业需要创新精神同时又培养了创新精神,而就业又成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首当其冲必须面对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矛盾更加突出,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吸纳能力不断弱化;而以创业为表现形式的就业,打破了传统就业过程中被动的局面,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且在一些西方较发达的国家,大学生创业早已显得比较普遍[6]。我党在“十三五”规划中,也阐明了创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因此,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创业,落实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动员和鼓励大学生创业。这样,将会给我国的民营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增加一股新鲜血液,从而改变民营企业人员素质,促使民营经济迅速、健康地向前发展,并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为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大幅度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途径

4.1 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制度

当前,对于人才的认定早已超出了先前条条框框的制约,不拘一格的人才自然就需要不拘一格的环境来兼容与培养,故而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第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所接受的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不再是功利的眼下发展成果,而是体现为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人格的完善,因此教育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必须摆脱其功利性的目的。教育应该作为成全人、完善人的一种途径,即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第二,学生不能继续被灌输知识,而是要转变身份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身上自带的性格特点与天赋才能被最大程度地保留与发展,创造性的发散思维才能更好地被培养,潜力才能更大程度地被挖掘出来。第三,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当前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陈旧的问题,尤其是工科的专业课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仍旧十几年如一日地使用同一教材照本宣科,不及时更新内容,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跟随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前沿知识融入教学课堂,开拓学生思维,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第四,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高校毕业生能够运用所学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就目前培养体系而言,应当考虑补充一些与创新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比如开设涉及交叉学科、学科前沿、创新方法论的课程,让学生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跨专业、跨学院选课或者增加交叉学科选修课的方式来拓宽知识面[7]。

4.2 建立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

那些思维趋于僵化的现代人,对于超出其经验范畴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对于新事物很难迅速接受并认可,通常情况下,都会不自觉地将其视为异类并加以打压。更严重的是,相对于人类主观意识比较宽容的教育制度,似乎也没有可以让这样的个性得以缓冲的环境。故而为了保护这样的个性,引导学生良好发展并挖掘其更深一层的潜力,就需要一种较为宽容的教育制度作为支撑[8]。在此期间,我们要以一种宽容的目光来对待他们,在观点不一致时,倾听并容许他们独立且完整的对立观点的存在,并引导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他们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并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这种思维方式所能够带来的好处[9]。另外,校园中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否,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统一的标准化的方向所带来的只能是统一的大众化的发展结果,在这样被约束限制的氛围里很难逃离平庸;同样地,多样化的创造性产物一定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成长环境,环境因素的创新自由会不断刺激人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产生催化加速的作用。相反,如果整个大环境总是排斥否定一个人的创新思维,那么这个人的天性就很有可能不断地被磨灭;另外,师生关系在学生的成长中是相当重要的,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就需要老师相当充分地接纳、理解、宽容学生的想法,只有在和谐轻松并被老师不断认可的师生关系下,才能更加有利地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更深一层地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培养创新思维。

4.3 增强校园创新氛围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依托各种校内外社团的创新活动,例如,将想法变为现实的科技创新活动,开拓思维的辩论赛,等等。这些社团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极具探索、创新性质的活动。此外,创业竞赛也是一个可以锻炼创新能力的途径。近期,大学生创业竞赛已经在各高校中广泛展开,学校和政府对于该活动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参与该活动的创业者们自行组建团队,通过对市场的调查进行创新设计、风险评估以及制定比较完整的创业方案,在该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创业者们可以获得风险投资。整个竞赛的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同时创业者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取到政府提供的创业资金,并且在导师指导下完善自己创业方案的同时,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商业计划的质量,得到社会更多更广泛的支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内知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参与其中会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并促进灵感的迸发,而这些活动的要求并不止于此,目的是要求其将灵感与想法变换成一个真正的实物呈现在大家面前。而这,恰恰包含了创新的整个环节;辩论是一个思想与思想的交流、碰撞的活动,在辩论过程中,每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10],会明确地指出此观点的弊端,从而促进一个更为完善的观点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同学们思维的开放性与严谨性,而这同样是培养出一个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基础条件。因此,高校应当鼓励社团的这些创新活动,让同学们真正地认识这些活动,并明了这些活动所能带来的好处,让其在思想上认同这些创新活动,并最终积极参与其中。

4.4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是创新思维的一个实践方式,创业本身是需要创新思维支撑的。在大学生就业率较低的情况下,创业成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一种选择,它尊重受教育者的兴趣和意愿,鼓励他们有不同的选择和追求。它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培养受教育者某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更是要使他们的身心协调发展,从而能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应对社会的挑战,成就某一番事业。进入21世纪,国家对于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给予了更大的支持,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积极鼓励社会创业和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同时,也应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政策的鼓励,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都已经为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例如,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集团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大批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创业教育充分地融入技能实践过程中,让他们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立志于基层创业的想法与意识,使得他们在跨出校门后,实操能力可以与知识储备相匹配[11]。

总而言之,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是新时代对于我们提出的要求,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1] 陈丽莉,刘若冰.大学生创业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2] 杨敏,陈龙春.21世纪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 傅旭.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探究[J].中国市场,2016(21):17-20

[4] 彭伟妹.浅谈大学生创业[J].中国培训:创新创业,2016(14):33-36

[5] 苏海泉.大学生创业角色扮演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32(7):16-21

[6] 徐建.大学生创业的条件和问题探究[J].新校园,2016(7):7-11

[7] 吴上生.“一对一”指导大学生创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 刘杰.浅议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33-26

[9] 钟晓红.大学生创业教育训练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2014.

[10]徐飞.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实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1]韩峰.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效性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6.

PROBE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ZOU Yibin

(SchoolofChemistry&EnvironmentalScience,FujianNormalUniversity,Zhangzhou363000,China)

Innovation is a pioneering,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it has a positive mea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embodiment of innov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nhancing innovation for the whole count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speeding up the innovation.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educational system should be constantly reformed and innovated, a campus atmosphere for innovation be created vigorousl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 strengthened, students be encouraged to inno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e cultivated so as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ve abil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2016-11-25

邹毅彬(1980-),男,福建华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673-1751(2017)02-0105-05

G641

A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人才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才云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