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2017-03-07 02:10苏玉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2期
关键词:前房角型小梁

苏玉芳

(内蒙古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苏玉芳

(内蒙古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目的 分析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组,分为A组(30例,传统小梁切除术)和B组(32例,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B组患者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2.5%,100.0%)明显优于A组的(22.9%,71.4%),P<0.05。结论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临床效果

闭角型青光眼会引起患者眼球前房角闭合,眼内房水排出不畅。针对该疾病临床上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眼压,保护患者视力。本次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时间分组,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30例(男患20例,女患10例),共35眼,均值年龄53.4岁。B组32例(男患18例,女患14例),共40眼,均值年龄5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可实施比较,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接受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前麻醉,术中将穹隆为基础做结膜瓣,将角膜缘为基础做拱膜瓣,切除拱膜瓣下方的小梁组织,以此同时处理虹膜,将拱膜瓣缝合。最后,将地塞米松0.5ml注入球结膜,在结膜囊内部涂上复方妥布霉素眼膏,最好做好包扎工作,完成手术[1]。术后使用滴眼液或者是抗生素预防感染。

B组患者则是接受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同样术前麻醉,将角膜缘作为基础,作拱膜瓣,对巩膜瓣及结膜瓣下手术区域使用平衡液,并反复冲洗,将前房刺破,将少量房水放出,切除小梁组织。将拱膜瓣、结膜瓣缝合,手术结扎时预留结线,术后根据房水渗漏情况调整手术线,必要时可从前房穿刺将平衡液的注入,重建前房。术后同样给予滴眼液或者是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2]。

1.3 评估及观察指标

对A、B两组患者浅前房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的滤过泡情况进行统计。评估指标,Ⅰ度证明轻度浅前房;Ⅱ度证明裂隙状浅前房;Ⅲ度证明无前房。而滤过泡评估方面则是依照Kron-feld分型[3]。有微囊状泡证实为Ⅰ型;显示为平坦弥撒泡则为Ⅱ型;出现瘢痕泡判定为Ⅲ型;有包裹性囊状泡症状则表示为Ⅳ型。

1.4 统计学方法

A、B两组患者的结果数据均借助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来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来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浅前房情况分析

A组35眼浅前房Ⅰ度、Ⅱ度及Ⅲ度例数分别为8眼(22.9%)、6眼(17.1%)和5眼(14.3%)。而B组40眼依次为1眼(2.5%)、0眼(0.0%)和0眼(0.0%),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

2.2 滤过泡形成情况分析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滤过泡形成情况,其中A组35眼中Ⅰ型8眼(22.9%),Ⅱ型17眼(48.6%),Ⅲ型5眼(14.3%),Ⅳ型5眼(14.3%);而B组患者的共40眼中,依次为Ⅰ型1眼(2.5%),Ⅱ型39眼(97.5%),Ⅲ型0眼(0.0%),Ⅳ型0眼(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主要是将部分小梁组织切除,使得房水顺畅流入结膜下的间隙中,并被间隙吸收,从而达到降眼压目的[4-5]。该研究结果显示B组Ⅰ度浅前房发生率为2.5%,与A组对比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而在术后6个月在其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观察中,B组显示100%的形成率,而A组仅有71.4%,P<0.05。有力证明通过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治疗原发性闭角型清光眼有确切疗效。手术中使用可调整的缝线,在结扎处通过前房穿刺口将平衡液注入,保持前房深度,预防恶性青光眼的出现,确保结扎松紧度,有效降低浅前房发生率。术后观察患者眼压、浅前房深度以及滤过泡的形成情况,将结膜缝线拆除,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预防出现低眼压的出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未对丝裂霉菌的应用进行分析,有关报道显示,将之应用的与复合式小小梁切除术中,随着使用剂量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会相应的增高,术中应慎重考虑使用。

综上所述,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明确,值得推广。

[1] 闻毅颐,李东豪,胡 利.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07):1083-1085.

[2] 范桂琼,张 弘,崔金鹏,等.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中外医疗,2016,35(06):72-73.

[3] 孙铁节.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1):21-22+25.

[4] 尹汉龙,胡颖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7):64-65.

R779.6

B

ISSN.2095-8242.2017.062.12105.01

王雨辰

猜你喜欢
前房角型小梁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小梁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补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微商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