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注重三个信用

2017-03-07 15:24左小琳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常宁资格证信用

左小琳

(中共常宁市委党校,湖南 常宁 421500)

领导干部要注重三个信用

左小琳

(中共常宁市委党校,湖南 常宁 421500)

人无信而不立,国无信则不稳。领导干部讲信用,是政府公信之源,也是社会和谐之基。信用是执政者必须坚守的政治底线中的底线,是清廉为官的“资格证”。一个清廉的领导干部,要注重人格信用,取得做人的资格证;要注重廉洁信用,取得为官的资格证;要注重权力信用,取得执政的资格证。

领导干部;信用;资格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领导干部讲诚信,是政府公信之源,也是社会和谐之基。

一、领导干部要注重人格信用,取得做人的资格证

(一)以德为先,平平常常做真实的人

作为领导干部,做官先做人,做人要先立德。社会学上对“人”的身份有很多假设。近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道德人”的假设,又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的假设,当然,我们还有“社会人”、“自然人”之分。但不管怎样,领导干部首先要还原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人让人信赖。真实的人要有良好的品德。而信用是最昂贵的资本,是优秀的品德。现在社会上流传“无官不贪,无商不奸”,说什么“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实际把官员妖魔化了。古往今来,为官者都是“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没有信用交不到朋友,没有信用干不了大事。因而,领导干部要立德、修德、践德,注重言行举止,珍惜自己的人格魅力,洁身自好,自尊自爱。只有具有好的人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

(二)以公为本,老老实实做正直的人

作为领导干部,要有一个公心,就是要“忍所私而行大义”,去除心底杂念,一心为民,秉公办事,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仰不负党,俯不愧民。有公心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正直的人让人信任。每一个领导干部,未做官之前是百姓,不做官以后也是百姓,当官时多想想以前未当官时和以后不当官的样子,心态自然平和许多。当前,有些人看领导说话怎么说,然后自己才表态;看领导高兴不高兴,才怎么去做事。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吃得香,睡得稳,只要有公心,有时眼前吃亏,但最终不吃亏。领导干部也还要有宽容之德,宽以待人;要有厚道之品,心底无私,光明磊落。这样,老百姓才会发自内心拥护你、支持你。

(三)以信为道,坦坦荡荡做善良的人

领导干部对上级要讲诚信,对群众要讲诚信,践约守信,绝不能欺上瞒下,不守诺言,失信于民。《春秋·彀梁传》说过,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信用是忠厚善良品质的一种。从石蜡大米、红心鸡蛋到苏丹红辣椒、毒奶粉事件可以看出,这既有企业的良心和责任缺失,也有信用的缺失。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当面信誓旦旦,背后信义全无。在招商引资上,先是循循善诱,一旦引进来,就是雁过拔毛。有的地方搞虚假政绩工程,公路两边砌新农村建设长墙,全部刷上雪白的石灰;石头山上刷绿色油漆应付植树造林检查;兴师动众搞“风吹草低见牛羊”应付畜牧检查。有人说,在当下,需要保密的不是女人的年龄,而是领导干部的年龄;需要公开的,不是领导的政绩,而是领导“二奶”的数量。其领导干部失信于民可见一斑。

二、领导干部要注重廉洁信用,取得为官的资格证

(一)对待群众要“廉”为首,为官需“三戒”

廉是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窗口”,坚持以人为本,必以廉为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满腔热情地对待人民群众。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说明的正是只有“廉”字当头,才能心中装着百姓。

二戒刚愎自用。毛泽东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不让人说话,总有一天要唱《霸王别姬》。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诚恳接受群众监督的热情和勇气,营造一种民主监督的气氛,努力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酸甜苦辣都是营养。不能因为群众批评意见中有不实之词,就拒绝接受批评和监督。

三戒好人主义。有人把和谐社会当成做“好好先生”,监督领导怕打击报复,监督同事怕伤感情,监督下级怕丢失选票。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带头遵纪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而且还要敢于和善于同形形色色的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敢于和善于支持那些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人和事,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树立一股应有的浩然正气。

(二)干事创业要“廉”为上,为官需“四慎”

要干好事、干实事、干大事、干成事,廉是良策、是上策。自古以来,治国理政既靠能、更靠廉。“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这既是从政箴言,也是理政名言。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要切实做到“慎权、慎欲、慎独、慎微”。

一要慎权。权力是一种政治,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同时,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风险。一份权力就是一份信任,一个职位就是一份责任。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才会更注重厚德修身,为民谋利。唐代的刘晏,身为统管钱粮的大臣,全家却喝着蕃薯稀饭、啃着窝窝头,而在他任职的十多年里,国库充盈,百姓安居,社会稳定,为巩固“安史之乱”后的唐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要慎欲。“见欲而止为德”。因此,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就会更多,就越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不仅要独善其身,洁身自好,还要兼济天下,风正一方。干部也是人,也有追求享乐的权力,但关键是要节制,要得体,绝对不可以骄奢淫逸,放浪形骸,绝对不可以声色犬马,暴殄天物。

三要慎独。拒腐防变要成为领导干部做人的一种境界和追求,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一丝不苟,才能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东汉太守杨震的一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至今犹是震耳发聩。

四要慎微。防止腐败要从“小事”防起。要明白“疾小不加理,侵淫将遍身”的道理。“大节”和“小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小节不保,大节难守。无论在“工作圈”、“生活圈”,还是在“社交圈”,都要时刻检点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警示自己,做到拒腐防变。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执政一方要“廉”为魂,为官需“五自”

执政一方,要视廉如一面镜,常“照”自身之污洁,视廉如一杆秤,常“称”自身之轻重,视廉如一把尺,常“量”自身之短长。东汉的杨震“深夜辞金”,清朝的于成龙“苦节自厉,是为廉甘贫、为廉克己的典范。当前,领导干部要克己奉公,做到清正廉明,要常常自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1.2.2 核密度估计法(KDE) 核密度估计法(KDE)是基于密度的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核密度方程的几何意义为:密度分布在每个xi点中心处最高,向外不断降低,当距离中心达到一定阈值范围(窗口的边缘)处密度为0.运用该原理对每一个样本点进行计算,将相同位置处的密度进行叠加,得到点要素在整个区域的分布密度[24].网格中心处的核密度为窗口范围内的密度和:

一要自觉,坚守党性阵地。自觉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修为。人民公仆为人民,要把为民谋利作为一种自觉。“位尊不泯公仆心,权重不移为民态”。在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能自觉坚守自己的一尘不染的思想阵地,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干事,清正廉明。

二要自重,树好自身形象。领导干部本身是一种资源,是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资源,如果不自重,傍大款,就会丧失独立的人格,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因而,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纷繁复杂的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与这类“大款”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就必然会堕落成为人民的罪人。

三要自省,保持党性纯正。领导干部随着地位、权力的上升,往往听到鼓掌的声音越来越多,听到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少,如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经常剖析自己,不自省,久而久之,就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轻则刚愎自用,自以为是,重则居功自傲,压制民主。

四要自警,防止党性滑坡。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党性观念。要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原则。经常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拷问自我,完善自我。

五要自励,追求党性升华。要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与大款比风光,要与先进比成绩,要多为民办实事,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升华。

三、领导干部要注重权力信用,取得执政的资格证

(一)牢记“权由民授”,破除官本位的错误思维。

有些从政执政人员,总是以“父母官”自居,手中有点权力就高傲狂妄,把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对权源观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要弄清“你是谁”的问题。“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但现在还有些干部对“为民做主”、“做民父母”津津乐道,实际上颠倒了“主仆”关系。个别干部对权力抓得紧,看得重,工作不到一两年,在一个岗位干了才几年,没有提拔,就埋怨组织,认为组织就欠了他的,动不动就与别人比,比资历不比政绩,比职务不比服务,比待遇不比贡献。真正的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做事,很多党员无职无权也同样发挥了作用,“有实权能做大事,有虚权能做实事,没有权能做好事”。

二要弄清“代表谁”的问题。有的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有的认为来自职务,也有的认为是凭本事挣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权力是人民给的。只有认清了手中权力的真正来源是人民大众,才能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前苏联一份报纸在1989年调查民意时发现,85%的民众认为苏联共产党仅仅代表自身的利益,已不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人民的代言人。所以苏联共产党宣告解散时,苏联人民出现集体失语。

三要弄清“为了谁”的问题。刘少奇接见掏粪工时传祥时,说过:“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亲切简朴的话语道出了深刻的哲理。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守宗旨观念,摆正位置,只有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来看待,只有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只有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事情当作第一追求,只有保持“心在国家,情系群众”的平常心态,只有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只有对群众察其苦、听其呼、想其思、急其盼、办其需,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二)牢记“权系民生”,落实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

利为民所谋,就是要用人民的权力服务好人民,竭尽所能地去改善民生,当然,作为一个地方的执政者,也要敢于、善于、乐于用权去改善民生。

一是在保障民生上要乐于用权。抓发展就是要抓民生,就是要发展民生财政。只要财政能够办到的事,就不向农民收钱。用到老百姓身上的钱,一千万也要舍得。凡是能够提供公共产品的,都不要群众出钱;凡是上级规定给群众的惠民政策,都要兑现;凡是各个层次的干部职工和教师应有的福利待遇,都要切实保障;凡是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都要尽量照顾;凡是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的,都要尽力多安排。这就是在保障民生上乐于用权。

二是在改善民生上要善于用权。每个地方、每位群众的利益问题都不一样,解决方式也不同。在改善民生的具体问题上,要善于用权。比如,常宁自2007年起,农民的新农合参保费、农业灌溉水费都统一由市财政代交,每年为农民减少支出几百万。这样,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干部也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了,许多现实矛盾迎刃而解,实现了“多赢”。

三是在普惠民生上要敢于用权。要实现普惠民生,还要敢为人先,打开解放思想的阀门,让更多的民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常宁市自2007年起,在城区开通了三条免费公交线路,让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虽然社会各界有不同的声音,但只要是普惠民生,就要敢于用权。这也是对人民负责,对权力负责。

(三)牢记“权受民督”,建立严格有效的制度体系

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保证。有人说,当出现“决策一言堂,权力一把抓,用人一朝臣,用钱一支笔,言论一个音”的时候,腐败也就不可避免了。因此,领导干部在牢记“权由民授”、实践“权为民用”的同时,还要不断强化“权受民督”的意识,自觉把权力的运行置身于人民可以控制、可以监督的各个环节之中,有效遏止权力的恶性膨胀,以树立公道正派的好形象。

一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敢于接触实际问题,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置于组织监督之下,防止出现错误和腐败。

二要主动接受法律监督。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主动接受法律监督,决不能因为手中有点权力,置身于法律监督之外,做法律法规所不容许的事情。要明确哪些能做,该怎么做;哪些不能做,做了会产生什么后果,受到什么样的追究。

三要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对群众举报中的一些不实之词或错误之处,要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糊涂”一点;对一些不同意见,要听得见、容得下、想得开,不得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给信访举报者“穿小鞋”,相反,应当疏通群众批评和监督的渠道,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注意加强同群众的联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主动将自己的工作、生活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使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相结合,形成对官员的严密监督网络,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造浓公平正义守信的社会环境。通过全方位监督,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能为群众所信赖、为干部所信服、为组织所信任。

责任编辑:肖 琴

D2

A

1009-3605(2017)05-0058-04

2017-05-18

左小琳,女,湖南常宁人,中共湖南省常宁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常宁资格证信用
张常宁:一步一个“小目标”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张常宁,被命运选中的“魔球手”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