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自主学习发生的动态特征

2017-03-07 20:07王玉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例自主动态

【摘 要】语文自主课堂学习的发生情况可以通过课堂目标的实施过程、学习方式、师生对话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反映出来,动态呈现教学中的流程、思维状态、活动形式、评价方式等,能充分形成自主课堂的灵动、多元、多向互动,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语文;自主;动态;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5-6009(2017)03-0036-03

【作者简介】王玉华,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江苏泰州,225300)教师,高级教师,泰州市学科带头人。

语文自主课堂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环节,并不断调整、动态立体生成的过程。

动态是相对于静态来说的。静态的语文教学表现出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定型化,思维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稳定性,它更依赖于教学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预设。动态发展的课堂,诸多因素具有偶发性和不确定性,教师机智处理能使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也会表现出活力,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学习的自主性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

下面结合几个课例,谈谈语文自主课堂中学习发生的动态表现特点。

一、教学流程随机化,凸显生成灵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在备课时已将课堂教学的程序组织完整,教师在课上的任务就是将备课时预设的流程一一演示,保证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完整性、稳定性。课堂看似精彩,其实无生机可言。自主课堂,教什么,学什么,不是全由教师预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有坚定的学生立场,努力唤醒、激活学生的意识。学生自主意识一旦被唤醒、激活,他们在阅读中必然会提出诸多问题,发表多种难以预料的意见。这些问题虽然是临时产生的,但正是学生最需要解决的。当这些问题生成时,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抛开原有的预设,研讨新问题。长此以往,师生对话、师生互动自然就会成为教学的常态。

对此,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深有体会。他提出:“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在执教鲁迅《祝福》一文时,李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程序,甚至改变课前的某些预设,怎么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怎么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怎么有利于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鲁镇,进而联想到今天的时代甚至联想到自己,他就怎么上。一切见机行事,一切随机应变。因为这样的理念,《祝福》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没有预约”的精彩生成。最大的亮点就是学生比较讨论鸣凤和祥林嫂——

课上,李老师要求学生从某一个细节出发,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阅读《祝福》的感受。

某学生说:“我读出了批判,就是鲁迅对那个社会的批判!……小说中的祥林嫂让我想到了巴金《家》中的鸣凤,祥林嫂被人卖了,鸣凤也被她的主人送给别人做小老婆。但我觉得鸣凤的地位还是比祥林嫂要高一些。”李老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两个人物的性格、遭遇、命运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及时提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谁杀死了祥林嫂?”等问题。

这一问题直指中心,很有研究价值,本是李老师预设的重点,但他没有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呈现,而是以课上临时生成的问题为契机,适时地提出来,把课堂引入更深刻的讨论。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生成,又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灵动的教学流程带来的课堂魅力。试想,李老师若不顾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味控制流程,主宰学生的课堂,那么流程的实施过程必然呆板、僵化,精彩也不会出现。

二、思维状态活性化,力求对话多元

“活性化”是使原来稳定的物质变得不稳定,原来反应微弱的变得强烈。表现在自主课堂上,活性化思维会呈现一种积极、灵活的特征。

自主课堂要通过建立多元对话以及师生之间各种体验活动来激活学生思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活性的思维状态展示自己主动学习的责任感。学生的思维要“活性”地表现出来,关键一点是学生要先开口。所以教师应通过设计精当、巧妙的问题,激发思考,引导对话,只有这样,学生思维的状态才能真实、清晰地体现出来。

自主课堂培养的学生,其思维是很活跃的。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改过去训练目标单一、方法简单、问题呆板或琐碎的状况,设计出一些主导性、开放性、思辨性很强的主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内容出发进行理解、品味、探究,或者引发学生整体参与思考、讨论。体现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课堂的境界变得开阔。

比如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教《皇帝的新装》一课,设计了“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两个骗子并不高明的骗术却骗了那么多人。这些人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呢?”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有重点、有层次地研读文本,而且这些主问题能产生裂变,引出更多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三个问题成了联结师生思维、建立多元对话的纽带。

请看片段:

(师呈现问题: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思考后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生: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和“骗”字有关系,有骗人的,有被骗的,还有不被骗的。总之,一个“骗”字说出了这篇课文的特色。

师∶大家的看法是对的,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师板书:骗)。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

生1:骗子骗人。

生2:皇帝受骗。

生3:那两个老大臣还有其他官员是既受骗又骗人。

师:对大臣官员们来说,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的作用,受骗是主要的呢?还是骗人是主要的呢?

众生:骗人。

师:对。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帮助骗子骗了皇帝。

生4:老百姓也是既受骗又骗人。对他们来说,受骗是主要的。

师:你学了马上就用,很好。老百姓受骗,是那两个骗子直接骗的老百姓吗?

生5:不是。是听别人说的,逐步就谈论开了。我明白了,是老百姓传播了骗子的谎话。

师:很好!你那个“传”字用得好。

生6:那个小孩不受骗。

生7:那个小孩把两个骗子的谎话戳穿了。

師:那么,那个小孩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8:小孩揭露了骗子。

师:很好!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总的看一下。(边说边板书)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课例中,“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推动了师生、生生、文本与师生的对话交流。围绕主问题,教师不断发问,甚至追问。在动态的对话交流中裂变、生成更多更新的具有内核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探究人物与情节的关系,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主问题裂变后产生的新问题反映出学生认识不断加深,思考的难度和深度不断增强,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积极思考的状态。在处理不同人物与骗的关系问题上,动词的选择运用充分体现了课标提出的“用多元视角审视问题,解读文本,磨砺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一要求。

三、活动形式场景化,促成多向互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学须“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课堂不仅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式,而且通过教学活动使其得到动态的呈现。

比如许多教师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多是由“百草园的乐趣体现在哪儿?”引出“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对为什么能体现乐趣却分析得没有“百草园自然景致”和“雪地捕鸟”细致。所以这一段的学习活动往往是空白。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却处理得极其精彩。她先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隐藏的倾听者“我”,然后设计语言学习的灵动情景,“还原学生体验,调动学习热情”。请看片段:

师:我们尝试着想象一下,把“我”的表现补充出来,你就更能够体会长妈妈鬼故事的精彩了。你不仅可以补充语言,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我”的表情动作等等。

(学生分小组自由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创造,补充投影上的文本)

师:好,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来做长妈妈,老师呢,就是文中的那个“我”,我们一起来演绎当时的情景。

(师生演绎得惟妙惟肖,入情入境。大家都笑)

师:刚才的长妈妈讲故事讲得很好。现在,再请一个长妈妈,我们大家都来做“我”,配合长妈妈。注意,是夜晚很宁静的时候,声音不能太大啊……

(一生读,全班学生演)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长妈妈讲故事,我们再请一组同学来。这一回,你可以自己设计“我”的动作表情,努力把文字中传达的情趣表达出来。

(二生演绎,惟妙惟肖)

这个片段的教学设计运用了王君老师“青春语文”常用的“交融渗透式处理法”。这种方法基于学生自主感悟,再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与探究,形成动态化的学习场景,达到悟意审美、诗性体验的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也与学生共同分享了知识,获得情感体验。这种多向的互动性,既是动态组织学习活动获得的效益,也是语文自主课堂的理想境界。

四、评价方式定性化,关注评判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所谓“定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在语文课上的表现、现实和状态进行观察和分析,直接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因为其强调过程中的判断,所以具有随时、随机的特点。其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激励的眼神,欣赏的目光,充满热情的鼓励话语,甚至是一次耐心的等待,这些动态行为就如同一颗颗珍珠镶嵌在教学流程中,优化、美化了学生发展的历程。另一个是评价主体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自评,还可以展开激烈的他评。学会为他人鼓掌反映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勇敢地接受别人的评价则体现了较高的学习素养。主体在相互沟通、协商和交流中增进了理解,促进了发展。

比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街市的生活有什么特点?

某学生站起来说:“街市是天上的。”回答引起一阵哄笑。这名学生平时喜欢搞怪,大家都认为他的回答显然带有戏谑性。但我将错就错,肯定了他的答案,并进一步引导思考为什么强调“天上”。这是相对于“地上”来说的,说明这种富裕、自由的街市天上有地上无,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我表扬了这名学生想法的独特性,他反而不好意思了。

课例告诉我们: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善于抓住问题,巧妙地借用学生的错误,化腐朽为神奇,这就体现了评价过程中教师的机智。这种评价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研究精神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课例自主动态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课例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雕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