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配血法常见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7-03-08 00:50顾建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卡式悬液红细胞

顾建东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输血科,山东 德州 253500)

卡式配血法常见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顾建东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输血科,山东 德州 253500)

目的 探究在卡式配血法中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常见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 择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单位行卡式配血试验的2000例样本(1例患者对应1例样本),记录整个试验过程及最终试验结果,观察假阳性结果的出现率,通过回顾分析总结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常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共有11例患者在试验中出现假阳性结果,发生率为0.55%。常见原因有:①不规则抗体产生,1例(9.09%);②离心时间较短或离心速度较慢,1例(9.09%);③红细胞悬液没有充分混匀,2例(18.18%);④高脂血标本,3例(27.27%);⑤温育时间缩短,4例(36.36%)。结论 操作不标准是导致卡式配血法出现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实验室应建立标准化规定,并建立复检程序,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率。

卡式配血法;假阳性;常见原因;应对措施

卡式配血法在1988年被发明出来,用于鉴定血型与交叉配血,在卡式配血法应用到临床领域后,抗人球蛋白应用输血检测得以实现,这种方法有效克服了其他传统方法的既有缺陷,令试验检测出现了质的飞跃,在输血发展史上,卡式配血法可谓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1]。但是,卡式配血法并无完美无缺,其试验结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本文选择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笔者单位行卡式配血试验的2000例样本,试探究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具体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单位行卡式配血试验的2000例样本(1例患者对应1例样本),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对象的临床资料,具体包括:①性别构成:男性1071例,女性929例;②年龄分布:最小者7岁,最大者87岁。平均(47.65±10.32)岁;③疾病类型:肿瘤633例,外伤498例,血液疾病658例,妇产科疾病211例。

1.2 方法

为所有患者抽取血液标本,放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的试管中,摇晃均匀,放入离心仪中留待离心操作,同时准备好长春博迅公司生产的试剂卡与孵育器、低离子强度盐溶液以便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将献血者、受血者双方的全血标本分别放入离心仪中进行离心操作,操作完毕后均将红细胞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分别与等渗生理盐水混合,制成0.3%的红细胞悬液。首先将0.05 mL的低离子强度盐溶液放入主侧凝胶管、次侧凝胶管中,随后将受血者0.04 mL的血清、献血者0.01 mL的红细胞悬液分别放入主侧凝胶管,再将献血者0.01 mL的红细胞悬液、受血者0.04 mL的血清分别放入次侧凝胶管,最后在加样后于孵育器中放入试剂卡进行为期10分钟、温度为37℃的温育,温育结束后取出试剂卡,放入长春博迅公司生产的双向离心机汇总进行为期4分钟的离心操作,待离心操作完毕后取出,使用肉眼进行试验结果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通过回顾分析法总结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具体原因及其分布。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的患者其临床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包SPSS 17.0给予检验。所涉及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卡方值检验,用以进行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共有11例患者在试验中出现假阳性结果,发生率为0.55%。常见原因有:①不规则抗体产生,1例(9.09%);②离心时间较短或离心速度较慢,1例(9.09%);③红细胞悬液没有充分混匀,2例(18.18%);④高脂血标本,3例(27.27%);⑤温育时间缩短,4例(36.36%)。

3 讨 论

卡式配血用于医院输血科的交叉配血,通过试验结果输血科可以选择正确血型的血液为患者输注,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由于此方法通常实用柱凝集试验,因此又有微柱凝胶卡试验法的别称,其利用分子筛过滤原理,为处于游离状态或凝集状态的红细胞进行梯度分离,然而,由于在配血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凝集现象,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假阳性的试验结果。探究发生原因,可能是:①急诊出于节省时间的需要而随意虽短温育时间;②随机抽取的标本中有一部分源自高脂血症患者,颗粒状物质会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③反复输血患者产生了不规则抗体;④制备红细胞悬液时一些红细胞吸附在凝胶管上,离心操作未能将其引起;⑤离心的时间与速度未达到标准[2]。针对这些原因,可以为反复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可以建立规范化制度,确保离心速度与时间的充分;可以使用试管法来复检,避免抗凝不充分而引起的假阳性结果;可以先使用等渗盐水冲洗红细胞再制备红细胞悬液,以免出现高脂血颗粒;可以通过试管法复检出温育时间,加强对温育过程的管理;可以加强对试管抗凝效果的检查,以确保红细胞不会或极少被吸附到试管中,使其即使吸附到试管壁上也能通过离心操作将其引起[3]。总而言之,引发假阳性结果的原因有许多,究其根本主要是操作不标准,实验室应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卡式配血试验结果的准确。

4 结 语

卡式配血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其操作简单、准确率高,但是输血科的不标准操作却会带来假阳性结果,为了确保输血安全,输血科应在卡式配血试验中做到质量管理工作。

[1] 吴 娟.卡式配血法常见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01):107-108.

[2] 朱国祥.卡式配血次配不合的原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51-152.

[3] 李治锋.卡式法验血及配血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03):377-378.

本文编辑:吴 卫

R446.11

B

ISSN.2095-8242.2017.033.6407.02

猜你喜欢
卡式悬液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STATIM5000S型卡式蒸汽灭菌器故障分析
数字实验“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美国FDA批准达芦那韦口服混悬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