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发展“1+N”大旅游模式及路径选择

2017-03-09 14:56周建标
关键词:海丝泉州旅游业

周建标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发展“1+N”大旅游模式及路径选择

周建标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发展大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营造“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重视-人人参与”的大旅游业发展氛围,也需要串联整合泉州文化旅游资源创新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海丝泉州”龙头品牌带动泉州旅游业、建设旅游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泉州旅游业、精准营销提升泉州旅游的知名度,更需要“深化改革释放泉州旅游强大活力”。

泉州;大旅游;路径

泉州发展“1+N”大旅游模式,是指“泉州既要发挥文化优势,集中力量发展文化旅游业,又要兼顾发展其他旅游业态”。发展大旅游既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分工协作共同推动,又需要创新旅游产品、打造龙头品牌、建设旅游产业集群、精准营销提高知名度,更需要“深化改革”释放旅游强大活力。

一 串联整合泉州文化旅游资源创新特色旅游产品

泉州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东亚文化之都”(2013年)四大文化品牌。但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点多面广,布局分散,需要串联物质文化资源创新特色观光旅游产品,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泉州文化生态园。

(一) 串联泉州物质文化资源创新特色观光旅游产品

泉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产数量多,截止2013年,拥有国家级31处、省级96处、市县级675处,但泉州文化旅游产品多为原生态展示,未能给多数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可通过“创新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和“产业融合”两条途径开发旅游新产品。

可通过旅游专线(旅游线路)串联泉州物质文化资源,创新特色观光旅游产品,并经常创新利用方式,如改变交通工具,用人力三轮车带游客走街串巷,让人力三轮车工人讲述泉州故事。还可以通过产业融合开发旅游新产品,让“其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产生新的旅游产品,如在5A级景区清源山老君附近,把道家养生保健学与旅游业融合形成医疗旅游业,把传统剧场演出与旅游业融合,打造实景演艺。

(二) 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泉州文化生态园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截止2014年,拥有世界级4项(南音、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水密隔舱、木偶戏),国家级33项,省级76项。可以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鲤城区临江街道城南街区)为主体,规划建设开放性的“泉州闽南文化生态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在居民的现实生活中,实现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东亚文化之都民俗风情活态传承,集中展示泉州10大类300多项各级非遗项目并销售其传承人作品。泉州文化生态园可打造成集文化旅游、会展表演、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园。

二 打造“海丝泉州”旅游品牌带动泉州旅游业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于2012年提出将海上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成旅游路线,以促进中国、日本等沿线国家旅游业发展。[1]泉州应该以“海丝泉州”文化旅游品牌主动承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推动的“海上丝绸之路”旅游路线。

(一)打造国际海丝文化旅游标志性项目,塑造记忆形象

在百崎回族乡的百崎湖畔,建设世界级主题公园“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一期用地面积1069亩,总投资5.8亿元。共设计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四个片区,布置异域风情的雕塑群,通过海丝主题表达、国际大师作品植入、环境营造及设施建设等,展现“新海丝”风貌。“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是世界首个海丝主题公园,拥有中国首个永久性“水镜广场”,是泉州的地标性景观。应该进一步完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成国际海丝文化旅游标志性项目,以迎接每两年一届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节”,展示泉州海丝文化魅力,描绘泉州逐梦海丝的情怀,表达泉州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美好愿景。

(二)打响“世界伊斯兰教第三圣墓”品牌

世界伊斯兰教第一圣墓是沙特阿拉伯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第二圣墓是伊拉克纳贾夫的阿里圣墓,第三圣墓是泉州灵山圣墓,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嫡传门徒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的陵墓。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规划中,应该将灵山圣墓规划为“伊斯兰圣墓公园”,打响“世界伊斯兰教第三圣墓”品牌,吸引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前来朝谒,体验泉州宗教和谐精神,助推海丝申遗,并在“伊斯兰圣墓公园”附近配套建设“泉州清真饭店”,最好让穆斯林投资经营。

(三)建设海丝文化活态展示点

泉州海丝文化活态展示点主要有阿拉伯人后裔的生活习俗、蟳埔民俗文化村、阿拉伯人后裔的制香技艺。

1.保护泉州阿拉伯人后裔的生活习俗。陈埭镇和百崎乡是泉州阿拉伯人后裔的聚集区,至今保留着伊斯兰教习俗遗迹和阿拉伯人的文化气息。

晋江陈埭丁氏,系阿拉伯人赛典赤瞻思丁(1222-1279年)的后裔,于元代行商入泉,以其祖先尾音“丁”字为姓,定居晋江陈埭,繁衍生息,至今还拥有伊斯兰教习俗遗迹和阿拉伯人的文化气息。建于明代的“陈埭丁氏宗祠”已于2008年晋升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于1991年莅临丁氏宗祠并种下象征中外人民友谊的“长青树”。

百崎乡,是泉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百崎郭氏家族是阿拉伯人的后裔,原本信奉伊斯兰教,现在已经汉化,只有丧葬习俗有些区别,如出殡仪式需捧《古兰经》引道、在丧葬(祭祖)时遵照“死者应重归清真”的祖训。

2.保护蟳埔民俗文化村。“蟳埔民俗文化村”被誉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第一村”,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在蟳埔村保护中,要保护蟳埔女的生活习俗,保持传统特色的村庄结构,合理布局商贸网点,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现代旅游产业链。

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其生活习俗是海丝文化的活化石。

(1)蟳埔女头戴的簪花围洋溢着海丝文化气息。蟳埔女所戴的鲜花,历史上来自附近的云麓村。云麓村原是“云麓花园”,是南宋时,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阿拉伯人)的私家别墅。据说园中的茉莉花、素馨花等奇异花木是当时从西域引进的。

(2)蟳埔女住的蚵壳厝,建筑材料来自非洲东海岸。据考证,蚵壳厝的大蚵壳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作为压舱石)从非洲东海岸运过来的。曾经住在蚵壳厝里可以听到大海潮起潮落的声音,是蟳埔女面海而居、以海为生的生活节奏。

3.传承光大阿拉伯人后裔的制香技艺。“永春篾香”的制作技艺源于阿拉伯人后裔。如今“永春篾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永春达埔镇拥有200多家篾香厂,香业年产值达4亿多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该镇成为中国最大的篾香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永春篾香”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香都”荣誉称号。

(四)开辟“海丝文化旅游观光线路”

泉州具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存。在国家文物局海丝申遗报告中选取的54个考察点中,泉州占18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可把泉州18个考察点串联成“海丝文化旅游观光线路”,还可根据游客需要,补充相应海丝景点,如世界古船模型制作基地、蟳埔民俗文化村等。按期举行九日山祈风文化节(平时,可为旅游团播祈风录像,讲解九日山祈风典故),再现宋元时期东方大港泉州航海节的盛况。

(五)策划文化旅游演艺晚会,拓展泉州旅游娱乐业

随着文化旅游业发展,催生了旅游演艺业,丰富了外地游客夜间活动,增加旅游消费。泉州可以借鉴旅游发达城市的做法,打造泉州旅游演艺产品。如古城区策划常态化的“古韵泉州”文艺晚会,在刺桐港“国际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策划“海丝泉州”文艺晚会,让“古韵泉州”、“海丝泉州”交替演出,把远方的游客留下来,增加泉州多日游客源。

(六)建立海丝泉州旅游资源交易平台

海丝泉州旅游资源交易平台于2015年11月30日正式成立,促进泉州市旅游资源与各类资本的结合,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助推旅游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使旅游产业链延伸至现代服务业领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挥“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的影响力,把泉州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海丝文化旅游区。

(七)以“海丝文化旅游”宣传“海丝泉州”

泉州打造“海丝旅游品牌”的目的,是经营“海丝泉州”,助推“海丝先行区”建设。“海丝文化旅游”先行,可激活海丝沿线城市的“海丝文化记忆”,重温“海丝精神”,联络感情,发展经贸,推动海丝沿线“五通”。泉州以建设东亚文化之都、永久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在海丝城市间打造高端的外交平台,发挥“海丝起点城市”的影响力。

三 建设旅游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泉州旅游业

旅游产业集群,是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泉州应该立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品牌,发展旅游新业态拓展旅游项目。

(一)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品牌

泉州应该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业发展需要,规划建设跨区域的六大旅游产业集群。

1.以清源山品牌为龙头,建设海丝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以清源山品牌(5A级景区)为龙头,以泉州古城为载体,建设融合“闽南文化、海丝文化、都市休闲文化”为一体的都市旅游产业集群,展示泉州多元宗教文化、博物馆、海上丝路史迹、闽南特色建筑、闽南风味美食。

2.以惠安女品牌为龙头,建设泉北滨海休闲旅游产业集群。建设“惠女风情”滨海观光旅游区、开展惠屿岛海岛渔村旅游、拓展福建三女风情游(湄州女、惠安女、蟳埔女)。

3.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龙头,建设泉南滨海运动旅游产业集群。以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龙头,开展泉南滨海运动旅游,建设晋江石狮海岸旅游区、开展郑成功史迹旅游,积极发展邮轮游艇、体育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

4.以茶都香都瓷都品牌为龙头,建设泉西生态旅游产业集群。

(1)中国茶都(安溪)生态旅游。安溪开辟中国茶都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茶都文化观光游、茶都朝圣生态游),供游客访茶、休闲,如今成为中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线路之一。

(2)中国香都(永春)生态旅游。2014年7月,永春获得“中国香都·永春达埔”荣誉称号,永春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制香基地。开展香都文化创意游,可DIY制作养生香(闻香可催眠),开展香都生态游,永春有4A级景区1个、 3A级景区4个(百丈岩-魁星岩-乌髻岩-仙洞山普济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岵山镇北溪村、蓬壶镇“仙岭-观山-汤城”农业观光带)。

(3)中国瓷都(德化)生态旅游。德化发展定位是“中国瓷都生态旅游宜居城市”,着重打造“瓷都德化”、“生态德化”、“养生德化”三大旅游品牌,打造3条旅游精品线路:“瓷都文化体验游”、“生态休闲度假游”、“宗教养生游”。

(二)发展旅游新业态拓展泉州旅游项目

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是旅游产品创新,一是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创新开发新旅游产品;二是通过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产生新旅游产品。泉州旅游业紧跟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通过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产品,不断拓展旅游新业态,初具规模的有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会展旅游、购物旅游等,还可以发展体育旅游。

1.工业旅游。多年来,泉州坚持打造工业旅游品牌。截止2014年,泉州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3个、省级15个,泉州还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努力使泉州成为工业旅游目的地。

2.农业旅游。多年来,泉州坚持打造休闲农业品牌。以“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为指导,建设休闲农业示范点,引领了全市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截止2015年,泉州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3处、福建农业旅游示范点有7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家、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乡镇8个。泉州在经营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进乡村旅游管理发展模式改革创新,塑造乡村旅游品牌,鼓励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

3.会展旅游。会展旅游(MICE)是旅游业利用会展业的旅游属性、依托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形成的新型产业,日益受到城市运营者的重视。泉州应该加快改善和建设大型会展设施,将泉州打造成会展旅游城市。借助于展会设施平台吸引大量人流、物流与信息流,从而带活泉州的旅游经济。泉州目前可壮大现有五大会展(石狮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安溪茶博会、惠安国际石雕石材博览会),努力举办泉州陶瓷精品博览会等其它展会。

4.购物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取代当地居民,成为手工艺品的主要购买者。泉州要促进民生产品(如纺织服装、食品、陶瓷、石雕)企业开发旅游产品。建立完善旅游购物网点,进一步推进泉州海峡旅游商品城、扩建惠安中国雕艺城、安溪海峡茶博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完善德化陶瓷展销中心、安溪茶都、石狮服装城、晋江国际鞋纺城、后城旅游文化街、北门旅游购物街、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的功能,大力发展购物旅游,提高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

5.体育旅游。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旅游新业态。泉州应该充分发挥“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影响力和赞助热情,打造泉州旅游产业。

(1)筹办“海丝泉州”马拉松。马拉松(Marathon)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在美国,马拉松正式比赛一年高达900多场,平均每天都有2场以上同时开跑。与美国相比,中国路跑产业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每年不到100场),大有潜力可挖。如厦门马拉松,创办于2003年,2007年就被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2016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48642名运动员参加,有百家境内外媒体500多名记者参与赛事宣传报道,每年带来的各项经营收入超过2亿元。

(2)利用沿海大通道筹办泉州湾自行车赛。泉州沿海大通道集防洪防潮、旅游观光、战备等功能为一体的交通大道。泉州沿海大通道与国道324线莆田段相联结,止于南安石井前坂村,与厦门接壤,全长228多公里,总投资40亿元。泉州沿海大通道经过泉港、惠安、丰泽、晋江、石狮、南安6县(市、区),串起了23处滨海旅游景点景区,为泉州湾自行车赛供了交通便利和美丽风光。

(3)利用中国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发展水上项目。2015年,中国帆船帆板训练基地落户泉州青山湾,是泉州发展水上项目的新起点,应该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力求培养和造就出更多高水平的帆船帆板后备人才,努力把基地打造成全国的一流基地,并定期举办帆船帆板赛事。

(4)支持华桥大学举办CUBA邀请赛。华侨大学男子篮球队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一支传统强队。截至2015年6月,曾获“四连冠”,成就“九冠王”,还代表中国夺得了第六届亚洲大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泉州应该利用华侨大学男子篮球队的影响力,支持华大举办CUBA邀请赛,提升泉州知名度。

四 培育旅游专业人才提升旅游竞争力

旅游业的竞争,最终是旅游专业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国外旅游教育和研究为旅游业发展准备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重视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发达国家的著名高等院校越来越关注旅游教育与研究,十分重视教师实践经历。据统计,目前我国旅游院校师资有实践经验的不到15%。因此,旅游院校有必要建立“旅游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构筑旅游教育研究平台,建立旅游师资培养基地,从师资源头上保证旅游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建立与完善旅游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旅游教育处于“大产业、小专业”的境地。在我国所有旅游院校中,接受研究生和本科教育的学生数只占10%左右,导致旅游专业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因此,泉州本土旅游院校应该加大力度培养旅游专业高层次人才,泉州旅游企业也应该加大力度招聘国内外旅游高级人才。

(三)建立多层次的旅游业务培训体系

目前,泉州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让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开办旅游教育机构,形成旅游专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大旅游教育”格局,发挥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效益。

(四)重视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

发达国家旅游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泉州旅游院校应该学习“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培育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做法(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开展旅游教育合作),积极开展旅游教育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

五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014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要求“促进电子商务向旅游领域发展”。我们要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契机,推动旅游业务网络化(如旅游资讯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等),运用新的网络技术推动旅游业功能升级,完善旅游信息查询、游客服务呼叫、城市旅游解说等系统,以及三维地图电子触摸屏、城市旅游导示牌、免费旅游资料取阅架等自助信息查询渠道。

六 精准营销提升泉州海丝旅游知名度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旅游转变为游憩,“快旅慢游”成为常态,要求旅游业转型升级,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打造海丝泉州旅游品牌,精准营销提升泉州海丝旅游知名度。泉州要结合海丝申遗,搭建立体化旅游宣传平台,进一步开展“海丝泉州”精准营销。在巩固长三角、珠三角传统客源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渤海湾和中西部客源市场,在巩固港澳台、东南亚等传统客源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海丝沿线国家的客源市场。还可以鼓励旅游企业与培训机构、学术团体合作,在旅游景区开展业务培训和学术会议,提升客流扩大影响,邀请“旅游达人”游泉州,开展“旅游达人游泉州微博”评奖活动,邀请媒体人免费游泉州,扩大泉州海丝旅游品牌知名度。

七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释放泉州旅游强大活力

国家旅游局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旅办发〔2012〕280号),提出“坚持旅游业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泉州顺势而为,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

(一)成立泉州文化旅游集团

泉州于2016年筹建国有控股的泉州文化旅游集团,将清源山、九日山等旅游资源打包整合,尝试实行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打造泉州海丝旅游品牌。

(二)招引旅游大项目落地泉州

2016年6月,泉州与山东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合作,计划投资50亿元在台商投资区建设极地海洋世界、鲸豚驯养繁殖基地、海上游乐、欧乐堡梦幻世界等旅游项目。极地海洋世界等大型旅游项目总占地约2100亩,填补泉州大型旅游项目空缺。[2]

(三)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泉州虽然早就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究其原因是体制障碍。需要深化体制改革,释放泉州旅游强大活力。

(四)借鉴省外经验,探讨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

《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国家统计局第16号令),把大旅游业分为“旅游业”(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活动的集合)和“旅游相关产业”(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两个部分,涉及120多个产业。发展大旅游,需要协调120多个产业,而旅游部门无法独当一面地进行管理与协调,“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也不可能抓细抓实,需要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协调推动大旅游发展,更好地规划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引导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协作运营。

近年来,海南、北京、云南、江西、广西、西藏等省市区先后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还有南京、杭州、青岛、贵阳等地也设立了类似“旅游委”的部门,用以协调统筹旅游业发展,效果显著,被旅游业界誉为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进步,有利于大旅游产业发展。

[1] 朱晓磊.“海上丝绸之路”将成旅游品牌带动沿线各国发展[EB/OL].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07/2956123.html.

[2] 陈建辉. 泉州将建“极地海洋世界”[N].海峡都市报,2016-06-22(Y02).

Quanzhou“1 + N”Big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and Path Selection

ZHOU Jianbiao

(CPC Quanzhou Committee Party School, Quanzhou 362000,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big tourism in Quanzhou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achieve this, we need to create a big tourism development atmosphere of “government guidance, enterprises operation, social attention and everybody being involved in”. We also need to integrate the tourism resources in Quanzhou to innovate unique tourism products, forge leading brands of “Quanzhou maritime silk road” tolead Quanzhou tourism, construct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to make it bigger and stronger, precisely market to enhance its visibility, and deepen reform to release its strong vitality.

quanzhou; big tourism; the path

2016-06-28

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年课题“泉州发展‘1+N’大旅游模式及路径选择”(2016D17)。

周建标(1964-),男,福建平潭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学、文化产业、文化旅游。

F592.3

A

1671-1181(2017)01-0012-06

猜你喜欢
海丝泉州旅游业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如何讲好“海丝”故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叙事方法的研究——以“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例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