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书院教育实践分析
——以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关系为视角

2017-03-09 23:21殷学国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韩山师范学院书院

殷学国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韩山书院教育实践分析
——以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关系为视角

殷学国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韩山书院依托于韩山师范学院,尝试在传统书院组织形式和大学教育体制之间探索一条新路。在学理与现实层面,对于韩山书院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自我定位、关系梳理和发展思路三个方面加以反思和观照,书院既要张扬经典的大义与正义,又要做到学习与生活打成一片,注重经典的体悟与内化,实现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在图书资源、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共享与互补,打破学科壁垒,消弥知识与修养的分化。这不仅关系到现代教育的补偏救弊,亦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健康发展问题。

书院;大学教育;韩山书院

一、两种教育模式的对待与互济

作为传统教育的重要机构,书院以其独立于官学之外的运营机制,充分彰显其自觉追求思想学问的自由品格。挟西学之声势而传入的分科、分课时的教育模式与模仿苏联教育体制而设置的专业课程、管理模式,于建国后一统大陆教育天下。作为对“现代教育”弊端的反拨和救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代书院蔚然兴云,油然化雨,数目近千。①赵法生《书院复兴: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中国艺术报》2013年第8期):“在上述591所书院中,由官方建立的有142所,占书院总数的 24.70%;而民间兴起的力量有449所,占现代实体书院总数的75.30%。”多数独立于现代教育制度之外,以民间私营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或培训研修,其他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和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等类型的隶属于大学的书院尚属少数。不过上述书院,虽名为书院实则属于现代大学教育机构之内的二级学院,虽以中国传统文史哲学术为教学研究对象,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已与现代大学教育毫无二致。介于民办书院与大学附属机构两种类型之间,韩山书院依托于韩山师范学院,尝试在传统书院组织形式和大学教育体制之间探索一条新路。

二、韩山书院教育活动的学理思考

韩山师范学院和重光后的韩山书院,皆属于古代韩山书院的现代转换形态。韩山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北宋元祐五年(1090)建造的昌黎伯庙,得名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在韩庙故地修建的韩山书院。书院以韩山为题,山因韩愈志名。韩山师范学院是古代韩山书院于现代教育形态的化身,薪尽火传,延续粤东文教香火。而韩山书院的复办与原有名称的重新启用,则始于林伦伦校长与韩山师范学院杰出校友管乔中先生的动议,以及管乔中、王建瑜伉俪的捐建与委托运营。由于上述因缘,在组织管理、师资力量和实际运作中,韩山书院与韩山师范学院相关院系和机构,协调合作、相互帮扶。韩山书院内设研修部和学术部,分别负责国学专书课程的研修与传统文化及粤东产业的专题研讨。就前者而言,韩山书院开办“国学班”,面向韩山师范学院全体在校生招收三十名学生,聘用学有专长的校内老师负责国学专书课程的教学,同时选拨六位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校内老师担任“国学班”学生导师。如果说对于别的书院而言,如何将书院传统跟现代教育体制结合起来,是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1]那么,对于韩山书院而言,这已不成问题。国学班的教与学已经纳入老师工作量考核和学生学分管理等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之中。这是韩山书院在大学教育体系与当代书院营运模式关系上的有益探索。

韩山书院上述探索,是否能收到为现代大学教育输入新的精神,进而救济现代教育弊端的效果,尚期后验。不过,于经验上的总结之外,学理上的反思,对韩山书院以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运作,尤为必要。

一般而言,学理反思应包含以下三端:自我定位、关系梳理与发展思路。具体而言,自我定位是指韩山书院如何界定自身,是以营利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机构,或普及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组织,还是以经典学习、涵养人才为目标的学问研修场所。就管乔中先生复兴韩山书院的本意而言,当以经典学习和人才涵养为其目标指向。既然如此,书院一切运作就应以学生选拔、教师甄选、课程设立与读书环境的营造为重心,与此关系不大的外在干扰理应排除。关系梳理是指明确韩山书院与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政府之间的关联性质。所谓发展思路是指,以同一目标定位为导向,在策略选择上,到底是走规模扩大,或内涵深化,还是层级提升的发展道路。规模扩大欲求在量的扩张方面提高书院影响力,内涵深化意味着在书院运作与学生培养方面向深化、精化和细化方向上用功,层级提升意谓在同行评价中提高档次和美誉度。三者兼顾实为上选,然而,规模扩大受制于外在条件,另外,以追求数量增加为目标的规模扩大势必付出内涵流失的代价。层级提升以内涵深化为基础,且社会层面往往以历史渊源称誉当代书院,缺乏现有的公认的书院评价体系。因此,就现阶段状况而言和从长远发展计,目前当以深化内涵为急务。

三、韩山书院教育发展的现实观照

从学理层面对当代书院与大学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已如上述,然从理论分析到具体的方法举措尚需以现实观照为转化依据。

首先,韩山书院如果自我定位于以经典学习提升人才涵养的话,那么,现实观照就涉及到以下问题:学什么,教谁,谁来教,如何教。

1.学什么,既要考虑以经典为标准,又要与大学文科课程有所区别。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形态和具体代表。以经典为标准,则学什么就定位于中国思想元典,而非蒙学类书籍,同时还意味着在如何教的层面上摒弃浮光掠影的概述、泛泛而谈的通论和断章取义的节选,而以古人注疏的讲论和对元典的诵读咀嚼为主。考虑到经典的多元性和学者的多种性向,经典选择兼顾四部之分类,而以儒家经典为主。

2.关于学生的选拔标准的问题,今人讲德才兼备而更重实际才干,古人讲选贤授能而贤能之间倾向于贤德。区别于现代大学教育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书院挑选学生以贤德为尚。而贤德非仅谓个体思想品格,还指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更意味着摆脱低俗势利诱惑的高远的意趣和精神追求。因此在选拔国学班学生时,韩山书院拒绝“选秀”式的时尚表演。

3.对于授课老师的选拔,兼顾专业功底和奉献精神,而后者在选拔导师中尤为重要。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即在于古人的教育理念——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古代书院师生之间在生活和学习上打成一片,从而形成亲密融洽的关系。这也是韩山书院选拔导师在人格魅力与社会伦理方面加以考量的重要原因所在。

4.如何教,除上文所谓讲论和诵读外,书院读书氛围的营造亦十分关键。除主讲老师的授课外,每个学生应选择一部中国传统经典作为自我研修的内容。由于主讲老师的课堂多选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而自我研修的教室应以书院课堂为宜。另外导师与学生的研讨会也应交叉于书院举行。努力把书院打造为有读书声和弦歌声、聚得住气、留得住人的地方,而非仅仅是喝茶聊天的办公场所。

其次,韩山书院与韩山师范学院既有历史上的渊源关系,又事实上存在着业务上的协作与指导关系。不过,书院毕竟是一个独立的民间的社会文化机构,与官方的大学教育机构有着自身性质、着眼目标、管理方式和发展策略上的诸多不同。因此,二者之间如何协作的问题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一般讲来,如何协作涉及到由谁介入和在什么层面上介入两个问题。具体地说,就是:韩山师范学院的哪些二级单位与职能部门应该且适合介入到韩山书院的运作,这些单位与部门在什么层面上介入才更有益于书院的运作和发展。

1.从课程涉及的人员方面而言,古代经典分属于现代文、史、哲各学科,韩山书院课程涉及文学院、历史学院以及部分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部分老师,这些老师和韩山书院之间属于聘任关系,以聘书发放为聘任关系的凭据,而不涉及所在单位与书院之间的关联。从师生的服务与管理而言,因书院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涉及老师和学生的考核和评价,而韩山师范学院负责这方面管理的教务处,在教师教学工作量和学生学分管理方面势必介入,以便书院运作正常展开。其他如社群、社团方面的组织和部门,除非有不得不介入的理由外,应尽量避免对韩山书院的正常运作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毕竟,独立于官方办学之外和自由研讨圣贤经典才是古代书院留给当代书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就介入层面而言,因人事往来关系,有关单位和部门应为韩山书院聘任教师和有志于古代经典学习的学生提供教与学方面的便利。也就说,介入的层面主要在教与学的环节。另外,作为韩山师范学院而言,在对待韩山书院的关系上,应以“备咨询”、“待访问”为自处之道。礼有来学而无往教,这并非“端架子”“摆谱”,而是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信任,充分相信书院有能力、有办法处理书院运作与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当书院举行重大活动、需要帮扶之际,应对方要求向对方提供智力和人力上的帮助。从反面而言,有关单位和部门不要越俎代庖、以改造书院为自任,如果这样的话势必斫伤其元气,扭曲其枝干。总之,一切介入均以“乐成”、“助成”为目的,避免让书院承担太多的非其所宜的社会职能,保持其读书讲学的纯粹性。

再次,随着现代教育功利性、机械化和工具性弊端的逐渐显现,对传统书院办学精神和办学模式的呼唤与仿效,渐成气候。其实,早在现代教育兴办之初,有识之士即表达过此类认识。钱穆曾云:“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2]现代教育的创始人蔡元培先生坦承:“学校确有不及书院之点。”[3]胡适《书院制度史略》:“一千年以来,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重要位置,国内的最高学府和思想的渊源,惟书院是赖。盖书院为稳固古时最高的教育机关。……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①原载1923年12月17日至18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如果说钱穆所论还着眼于古代考试制度的话,那么作为现代教育与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的蔡元培和胡适的论说,则不无对现代教育弊端的反思和对古代书院教育的再认识。

以上数人对古代书院教育的肯定多出自对其自由、自主学习精神的表彰。韩山书院以深化内涵为定位的发展策略,亦当以上述教育家的观点为借鉴和出发点,为此有两点看似迂阔实则必要的教育理念必须秉持:传统文化信念,成贤成德的目标。具体说来:

1.书院主持者要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以儒家救世淑人、引人向上的使命为己任,即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如果没有一股昂扬向上的精神,书院的一切美好创想都将因沉溺世俗而走向堕落。为此,必须坚持对低俗、平庸之风的拒绝姿态,杜绝曲学阿世,避免扭曲经典原谓,揭露经典中的迂阔、悖谬世俗常情常理之处,迎合世俗价值观。书院经典教育就是要张扬经典中的大义与正义,以收引人向上、凝聚人心之效。

2.避免经典教育的大众化、娱乐化和以讹传讹,系从反面立论。若就正面而言,则要以“成人”教育为急务。古人所谓成贤成圣,即今人所谓人格培养。古代圣贤的人格感召,书院氛围的日常熏染,以及书院讲学老师和导师的学问砥砺,对书院学生的品格养成有着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其中,意志品质的磨砺尤其必要。“成人”是终身之务。兴趣会有衰减和转移,而意志力量是保障向善而行的心理动力。除上述“尊德性”的强调外,在“道问学”方面,要求书院老师从课程质量下工夫,提倡经典细读,对传统经典的现代阐释,既合古人,又获今人之认同;要求书院学生尽量做到生活与学习打成一片,注重传统经典的体悟和内化,而非停留于记诵和答问。

四、现代启蒙与书院启示的结合

与有些书院陷入资金、生源或师资的运作困境不同,由于管乔中与王建瑜伉俪的财力支持和韩山师范学院的人力支持,韩山书院尚无生源、经费与师资之虞;且由于与韩山师范学院的友好合作,实现图书资源、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为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有益借鉴。具体而言,大学教育重在启蒙,书院教育重在启示。启蒙重在实证,启示重在体悟。启蒙意味着让对方认可与接受自己认为是正确和应该的东西,这种居高临下的单向激发,着眼于理性认知之“真”;启示意味着开导对方理智潜能、令其自觉进而自得,这种双向感应式的兴发,定位于思想觉悟之“善”。认知之“真”主要指向外在世界,是一种知识教育;觉悟之“善”重点指向主体内在世界,是一种人格精神教育。书院教育虽然无法实现现代教育规模化生产的任务,但其宗旨和运作原则却有助于为机械化、功利化的现代教育萌生自主自觉的灵魂。毕竟教育的根本不仅仅只有单纯的知识向度,此外还有思想智慧、价值信念和意志品格等重要维度。可悲的是,现代教育把这些不同维度的教育交给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予以实施,造成知识、价值、意志、智慧诸者之间互相分割;而古代书院教育将以上诸种维度打成一片,知识即价值,价值即意志,而三者的混融通化即智慧。前者导致多种原则的冲突,后者带来多种原则的误用。由此看来书院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的互济合作,能够实现化知识为修养、融理性于德性的转化,对于整个教育大局而言,不仅有益而且必要。这不仅关系到现代教育的补偏救弊,亦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健康发展问题。

[1]刘怀远.当代书院国学教育探析——以部分书院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24.

[2]钱穆.新亚遗铎[M].北京:三联书店,2005:97.

[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82-83.

On the Education Practice of Hanshan Academy——A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Academy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YIN Xue-guo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Academy is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of official education,and fully displayed the character of freedom of thinking and learning.With the aid of Hanshan Normal Collage,Hanshan Academy is trying to explore the new way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cademy and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system.It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for Hanshan Academy’s long-term development to reflect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from three aspects:self-orientation,relationship arran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rain thought,which involves not only the correction of modern education’s deviation,but als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cademy;university education;Hanshan Academy

G 649.299

:A

:1007-6883(2017)01-0098-04

责任编辑 温优华

2016-06-07

韩山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JG1401)。

殷学国(1973-),男,安徽界首人,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韩山师范学院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朵云书院黄岩店
更 正 声 明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另类惩罚
Studies on the Volterra Integral Equation with Linear De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