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战略转型问题研究*

2017-03-09 06:31朴敍希
关键词: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升级

[韩]朴敍希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

传统产业战略转型问题研究*

[韩]朴敍希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各个行业都在努力转型升级。研究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传统产业具有人力资源密集、能耗大等特点,如果不能在新的时代里谋求转变,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以传统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传统产业的特点入手,分析传统产业谋求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和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产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三条路径,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借鉴。

传统产业;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发展模式;资源配置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传统产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否成功转型和升级,直接关系着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1-3]。本文以传统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转型升级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一、理论概述

1.传统产业的概念和特点

传统产业一般是指工业化进程中或前期保留下来的一些产业,主要以投入大量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来促进自身发展,多以传统技术为主,对资源具有严重的依赖性[4]。从中国的产业结构来看,传统产业大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轻工业、纺织业和化工建材业等。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传统产业发展的时间较长,并且部分产业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如稀土业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中国传统产业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2/3,并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7%和国家财政税收的70%。传统产业这一概念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内涵也是有所差异的,如刘振友在谈及“互联网+”作为传统行业的弯道助推车时,突破了人们对传统产业的认识,认为传统产业和独立于一般传统产业之外的运用高新技术进行加工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可以相互交融的[5]。

2.战略转型相关理论

(1)产业转型的定义与相关理论

学术界对产业转型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界定。西方经济学中所谈及的经济转型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的变动,主要体现为产业转型。徐振斌认为,产业转型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旧的产业结构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国家财政政策或特定的产业,转向以基础性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指导的新的产业发展格局[6]。

本文认为,产业转型是指某一地区的某一产业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高新技术重新获得发展的过程,包括技术转型、组织转型和结构转型三部分,三者依次递进,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转型的发展过程

现有的产业转型理论主要探索产业转型的本质原因和转型之后的发展趋势。刘易斯在二元理论中指出,经济的构成有农业和工业两个因素,其中工业因素所占权重增大的过程体现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就说,工业化会引起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7]。

赫尔希曼在不平衡理论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资源的稀缺性,进行比较全面的投资与发展一切社会生产部门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把自身有限的资源有所选择地投入某些行业中,才可以使自身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罗斯托在主导部门理论中指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并认为任何一个阶段的经济增长都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产业升级的定义与内涵

产业升级主要针对粗放型产业。粗放型产业往往高能耗、高污染且具有较低的附加值,而集约型产业往往能耗低、污染小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所谓的产业升级即指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的过渡,目的在于改善企业的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产业效能和素质。其中,改善产业结构主要从协调相关产业发展和提升相关产业结构入手;产业素质和效能的优化主要依靠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配置、对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对管理的加强等[8]。

从价值链理论来讲,产业升级主要表现在产业类型的更替上,如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升级,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该升级的过程包括四个步骤: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所有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来进行的,如图2所示。

图2 产业升级的四个层次及具体体现

(3)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基础

其一,技术周期理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产业的变更。格·门施在技术僵局理论中指出,在某一时期内市场的容量是相对固定的,当市场的容量和技术的发展不能相互匹配时,则市场需要寻求新的技术突破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技术的进步更是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两者的矛盾互动形成了经济周期性的波动[9]。冯·丹因在以创新生命周期为基础的长波理论中,将基础技术看作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创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任何一次技术的创新都要经历介绍、扩散、成熟和衰落四个环节。

其二,梯度转移论。梯度转移理论来源于弗农所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从物质的发展阶段入手,强调工业发展的各个部门以及各种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落四个环节,并且这四个环节是逐渐递进的。梯度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体现为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差异,不仅指技术水平的差异。梯度的推进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将创新从源头不断向周边扩散,二是将创新向较远的二级城市或地方推进,再依此类推,从而使得来自于技术、知识等的创新覆盖所有区域,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二、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动因分析

1.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动力分析

传统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是有其必然的动力因素的。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一个有规律的动态过程,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外因素,就是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根本动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传统产业进行战略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来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中主要有供给面和需求面两个方面的动力。具体来讲,主要是技术创新和消费需求变化两个动力,其中技术创新是传统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消费需求变化是传统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原动力。此外,资源配置方式转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动力。

(1)技术创新是传统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

技术创新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利润。在利益的驱使下,传统产业引进新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用新的工具来改造传统产业的各个部门。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直接提高了传统企业的工作效率,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原有生产部门需要的人员将会减少,这必然引起人事及企业发展的重新调整和规划。尤其是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交通运输部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信息获取和传输更加方便快捷,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势在必行。

技术创新首先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原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提升了工作效率,引起了人事、产品、营销等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动。其次,技术创新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生产成本逐渐降低,节约出更多的人力资源,所以传统企业将重新分配企业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人员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传统产业从传统的重视生产制造管理转向在战略上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的树立。最后,技术创新使得不进行转变的传统企业和进行转型升级的传统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利润差,在利润的刺激下,整个行业都会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从而带动产业内一系列的结构性升级。

(2)消费需求变化是传统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首先,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要求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追求已经不仅是对消费品本身使用价值的需求,更多的是对产品背后品位价值、文化价值的需求。一个产品是否有较好的文化品位、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消费品所蕴含的文化是否和消费者的文化理念一致成为消费者新的关注点。这一消费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果还一味地生产传统商品,则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其次,从消费者需求的总量上来看,传统企业必须转型和升级。中国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所以消费品需求总量也得到了极大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全面提高,对消费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消费需求的转变,传统产业生产销售的结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新需求,因此消费需求变化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最后,消费者需求结构变化同样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消费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生理需求为导向的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对商品便利性和商品功能的需求;第三个层次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从第一个层次向第三个层次逐渐过渡。目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从第二个层次转向第三个层次。在消费结构转变的背景下,传统产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必须实现内部结构的转型升级。

(3)资源配置方式转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动力

资源配置方式直接影响着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计划经济逐步消失,资源配置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源配置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具有主导性地位。但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明确提出,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应该起决定性作用。可见,资源配置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传统产业如果不实现转型升级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所以,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动力。

2.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原因分析

(1)传统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

传统企业既有优势,也有无法克服的弱点。在转型之前,传统产业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商品生产和销售网络,能够灵活控制产品产量,由于发展时间较长,往往具有较完备的管理体系,这是传统产业相对新兴产业的优势。但同时,传统产业有其不可克服的弊端,如缺乏互联网人才、长期线下经营无法适应线上营销等,这些都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供给是产业升级的基础与前提。从供给角度来看,产业结构表现为各产业间生产能力的配置构成。产业的生产能力是由自然资源、资金资源与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而成的,并且受到技术资源的影响[1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供给因素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资源供给,如自然资源、资金资源与人力资源等,也包括技术资源,因此技术条件自然应当包括在供给的范畴内。而所有传统产业几乎都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欠缺的是技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信息的即时传播,获取先进技术的壁垒在逐渐消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获取先进技术,传统产业必须与新的媒介相结合,谋求升级。

从需求角度来看,对传统产业而言最主要的需求来自消费者需求。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需求的品位及层次,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影响着社会生产内部一系列比例关系的变化;而生产服从于消费,生产需求服从于消费需求,这一客观目的性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协调。所以,需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只有与新的媒介工具和科技手段紧密结合,才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

(2)传统产业外在扩张的需要

在现实中,传统产业升级的过程不仅仅是产业本身遵循一定规律自发演进的过程,还是外在作用机制对传统产业自觉调整的过程。外在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宏观政策因素,如2008年金融危机中政府拿出4万亿元来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对传统产业来说,及时根据国家政策相时而动对产业发展有利无害。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扩大或缩小规模,是传统产业生存的关键点之一。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由于信息传递流畅,任何企业都难以再通过信息不对称获取利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将注意力放在产品核心竞争力上。因此,借助新的科学技术增加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限制机会主义行为规则,就成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11]。外部因素通过新的科学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外部因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过程

(3)高新技术借助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促进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改造传统产业已逐渐成为传统产业赢得发展的必然性选择[12]。任何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技术的支撑,传统产业也不例外。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应用到传统产业中,可以对原有的产业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将高新技术应用到传统的产品和服务中去,不仅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运营效率,更会增强产品的功能、提升产品的质量、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高科技管理优化了传统的产业管理模式,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过渡。可见,高新技术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部门,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而且更深层次地优化了产业结构[13]。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渗透和扩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传统产业设备、传统产业产品、传统产业管理和传统产业环境的改变。高新技术的渗透一方面拉动了传统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会主动积极地吸收高新技术,使其在整个产业渗透和扩散,如图4所示。

图4 高技术的渗透促进过程

三、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影响因素

传统产业战略转型是一个复杂且具有系统性的过程,往往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即最高层面的国家层需求、中级层面的地方性需求和基础层面的现有基础与能力。传统产业应在上述三方面因素有效结合的条件下寻求最佳的战略转变路径。

1.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任何产业的发展必须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要求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务院强烈号召将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一步调整传统产业的发展。作为传统产业,只有在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的条件下,自身的发展才能得到国家更多的扶持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实施产业的战略转变。

2.符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传统产业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在实现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14]。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强调建立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平衡发展道路。地区传统产业在互联化的今天已经有所滞后,因此积极主动地对地方性传统产业实施战略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3.符合产业现有基础和能力

符合产业现有的基础和能力是指产业战略转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产业自身的转变得以实现。并不是所有传统产业都可实现产业转型,但所有传统产业都可以运用高新技术将自身发展和网络化相结合,寻求符合自身情况的产业发展战略转变途径。这种战略转变必须是符合产业现实基础的,主要体现在传统产业技术、管理、资源、人力等方面的有效配置上。

四、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路径分析

1.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应该将高新技术运用到自身的发展中,实现战略高新技术化,通过将新科学技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完成具有高新技术推动因素的战略转变。现代新科学技术的出现为传统产业走新型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指引。例如,黄太吉煎饼在结合微商、电商的条件下,通过O2O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一个传统的食品产业做得有声有色,在实现传统产业运营战略转变的同时有力地践行了国家推动的“互联网+”行动计划[15]。可见,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更新了原有的落后生产设备,实现了产品、技术的升级,为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靠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传统产业实现战略转变提供了平台。

2.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依靠自身所拥有的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实现自身做大做强的目标,为后续发展囤积资本。在资本充足的条件下,传统产业可以运用现代新媒介平台所提供的便捷途径,主动契合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新的科技基础平台进军新兴产业领域,如电子计算机、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将自身的资金、人才及技术以投资、参股或直接进军新兴行业的方式加以优化整合,催生孕育自身的战略转变[16]。

3.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对一些已经不能靠自身资源来维持发展的产业而言,可采取直接的生产要素重组或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发展,如矿物资源开采业、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等。生产要素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当传统产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产业管理者必须作出正确选择,破旧立新,重新构建产业发展模式,如通过投资、要素重组等方式实现产业战略转变等。

五、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

根据传统产业在国家需求、地方需求和现有基础三个方面的差异,将传统产业划分为8个种类并归为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相应的战略转型路径,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产业差异化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1可见,对于I类传统产业,在进行战略转变时可以选择路径一。I类传统产业主要包括①、②、③、④类传统产业。这4类产业表现出的是高契合度,在国家需求层面高度符合产业结构要求,在地方需求和现有基础层面稍有差距,但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产业来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变。互联网的出现为这4类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提供了战略转变的平台,更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的要求,互联网化的传统产业将拥有更加健全的产业结构、更加先进的设备基础和更加快捷便利的运营网络。

对于Ⅱ类传统产业,在实现战略转变时可选择路径二。Ⅱ类传统产业包括⑤、⑥类传统产业,其共同特点是与国家产业发展结构要求契合度较低,但高度契合区域经济和社会现实需求。由此可见,这些产业在区域产业总产值中往往占据较大权重,对区域的GDP发展具有很大影响。针对这些对区域经济有着较大影响的传统产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其自身的持续发展,通过网络渠道实现其后期的做大做强,通过电子化、网络化不断提升其自身价值,同时在对外战略上积极寻求可以带来潜在价值的新兴产业,通过人才、技术、资本的投入为实现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的战略转型提供支撑。

对于Ⅲ类传统产业,在实现战略转变时可选择路径三。Ⅲ类传统产业包括⑦、⑧类传统产业,其共同特点是与国家产业结构发展契合程度较低,并且区域经济和社会现实需求前景也不乐观。此类传统产业最为典型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传统产业,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附加值低。在新时代,中国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传统的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生存空间日渐微小。

六、结 语

经济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理念、新需求的不断发展,要求站在风口浪尖的传统企业必须迎着这股东风随之而起,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在网络化的今天,仅仅依靠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很快将被市场所淘汰,传统产业只有借助高新技术来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才能够谋求更好的发展。

[1]陈灿.互联网+:跨界与融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5-27.

[2]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5.

[3]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76.

[4]张维义.论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的挑战和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188.

[5]刘振友.互联网:助推传统行业弯道超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18.

[6]曾丹.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决策理论及模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7]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2.

[8]徐赟.“互联网+”:新融合、新机遇、新引擎[J].电信技术,2015(4):6-9.

[9]王建,张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测度与金融支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1):76-81.

[10]邹红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2.

[11]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12]杨正宇.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以杭州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5):15-20.

[13]苏朝文,张永庆,何彬斌.传统产业转型路径研究[J].金融经济,2013(8):39-41.

[14]张银银,邓玲.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3(5):97-101.

[15]程强,武笛.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4):58-61.

[16]张青山,刘丽娜,刘成浩,等.新工业革命与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2):104-111.

Study on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PARK Suh-hee(Korea)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 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Along w 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ach industry is trying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To stud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econom ic field nowadays.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nsive human resources,heavy energy consumption etc.,which w ill be elim inated in the future if not seeking for transformation.Traditional industries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the main driving force and reason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eeking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are analyzed,and three paths of realiz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re proposed accordingl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raditional industry;industry optimization;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developing mode;resource allocation

F 121.3

A

1674-0823(2017)01-0043-07

10.7688/j.issn.1674-0823.2017.01.07

(责任编辑:郭晓亮)

2016-08-02

朴敍希(1987-),女,韩国大田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金融市场与传统产业战略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11 13∶29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 20170111.1329.024.htm l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升级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回暖与升级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