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态势、启示与建议

2017-03-10 13:21尹燕飞吴比
智富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烟台果园苹果

尹燕飞+吴比

【摘 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苹果浓缩汁重要出口国,而山东烟台苹果做为最大产区之一,在出口情况、种植技术、储藏和流通特点上有了最新变化。本文以山东烟台为例,从生产规模、结构、市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变化,并从资源禀赋、信息利用等方面对苹果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苹果产业发展;生产模式

山东省是农业部划定的两大苹果优势产业带之一,其特点明显:栽培面积广、产值高,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前列,果品储藏与加工能力较强,果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广。在山东烟台苹果产业大规模集聚发展的态势下,由于初始禀赋和后期发展条件的不同,其发展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异化趋势,在具体出口数量、种植特征、储藏和流通方面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以烟台出口导向型苹果产地发展新态势为例,以此为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提供参照,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烟台苹果产业最新发展态势

(一)出口量逐渐回落,转向国内高端鲜食苹果市场

山东省的苹果年产量约占全国1/4,年出口量更是达到近60万吨,约占全国的1/3,其中烟台苹果产业的壮大得益于其出口导向。由于进口国对苹果的质量要求较高,烟台农户苹果生产管理投入更大,苹果的产量和销售价格也较高,苹果产业定位在了一个相对高端的消费市场。近年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和欧洲和东南亚贸易政策的影响,苹果出口形势严峻,烟台苹果从2009年以来出口下滑,2013年从烟台出口的苹果批次、重量和货值与前一年同期相比下降率达到20%左右。2014年开始下滑幅度高达30%,烟台苹果输往印尼25918吨,同比下降27%;输往越南1181吨,同比下降16%。

(二)示范基地带动果园改造,种苗供应和土地流转是关键点

烟台目前有150万亩老龄果园,目前采取先伐除后倒茬的办法,每年建设1000亩的示范基地以带动10万亩的老果园改造,着力于种植模式、水肥一体化、乔砧的改造,其难点在于种苗供应和土地流转。在种苗供应方面,改造果园的理想种苗是3年苗,国内市场的果苗以1-2年矮化苗为主,价格约为30-45元且供不应求。3年苗一般从荷兰等国家进口,价格高达150元,且进口审批程序复杂,引进后还存在本地化的适应过程。在土地流转方面,目前烟台和蓬莱等地的老果园改造需要将细碎的地块集中起来,蓬莱山坡地的流转费用在500元/年,平整地块的费用在1000-1200元左右,土地规模流转的成本逐年提高。

(三)苹果储藏库容量较大,市场行为尚待引导

山东苹果批发市场相对完善,农户可以把苹果直接卖给批发商以缩短销售链条,获取更高利润。在栖霞、蓬莱等苹果产量大的地区,由于连续数年苹果收购市场的贮藏环节获高利、库容猛增、经销商竞相抢购原料等原因,原本只是从事苹果生产,采收后向果品经营商销售自己苹果的果农自建的气调库和冷库建造量突增,烟台一个地区的可冷藏库数达400万吨,个别地区的果农自存果比例可达40%。

对于市场的变化,果农销售过程中缺乏市场信息,未能及时洞察市场变化而改变销售策略。受国内生产成本提高及汇率的影响,果农将原本要出口的鲜果转存库内。2013和2014年烟台苹果产量连续“小年”,特别是2014年苹果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果农对市场预期价格较高,去年和今年初的收购价格达到5元左右也依然惜售。而到了2015年,苹果滞销情况则非常严重,需要适时披露信息以引导果农理性存库。

(四)苹果流通市场较为完善,苹果拍卖中心有望改变传统模式

山东的苹果流通体系较为完善,以栖霞为例,其2010年成立的苹果电子交易中心当年就实现成交额78亿元。其次,目前仅栖霞的气调库和冷风库容量可达120万吨,烟台地区的最大库容量可达400万吨左右。再次,市内专业的中间贩果人员约8000人左右,实有登记交易商240家,庞大的中间商数量为流通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栖霞果品拍卖中心于今年10月试营业,包括拍卖、批发、预售定貨以及电子商务等交易功能。拍卖中心将实现“集中+分散”,就是集中分布式的组织体系,即拍卖中心、储存仓库和区域加工包装处理中心相结合的运作体系,能将栖霞大量的冷藏库容调动起来。一是方便种植者(特别是小规模的种植者)就近交货和进行标准化包装,二是为专业运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便利条件,走专业化协作的道路。其次,拍卖中心将实现“有形+无形”,即拍卖中心在运行初期采用的是现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后期能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

二、启示与思考

(一)大规模乔砧改矮砧,实质是向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转变

烟台的出口导向型苹果种植,主要针对高端市场,精耕细作的方式就决定了其果园的定位。老果园的乔砧改矮砧,其配套的机械化和集约化发展模式代表的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现代苹果发展的方向。主要依靠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内涵的集约型增长,侧重实现发展的全面提高,是典型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短期来看,烟台地区的果树亩产将提高30%,这种模式会将产量和劳动效率提升一个台阶。长期来看,这种模式将劳动力从土地上剥离,引导劳动力向其他产业释放,在地域上向城市转移,符合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要求。

传统的老果园栽培模式虽然在小户耕种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精细化管理仍然存在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加强果园水肥土综合配套管理和产业高效安全生产日益紧迫。一方面,老果园改造后的水肥一体实质是一种有机农业的推进,在资源循环利用、增加水肥利用率、保持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烟台地区的农民周边的就业机会较多,劳动力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矮砧苹果种植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资本对于劳动力的替代程度较高,有利于节约劳动力和土地。

(二)苹果拍卖中心将倒逼苹果标准化生产,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引导果农以现代果品产销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苹果拍卖中心采用标准化的拍卖交易方式,将全面促进产业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生产及运作:第一,拍卖竞价形成的好果好价机制将有力地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技术含量和投入,并形成适度经营规模。第二,拍卖市场透明性和对称性信息交流,可有效地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供给量与价格的大起大落,使果品供求趋向相对稳定。第三,拍卖中心易与国际接轨,既可有效扩大市场份额,又可加快生产经营观念转变,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第四,结算方式可有效防范远距离异地交易中的转移支付风险,可靠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最后,拍卖市场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生产可被有效引导进入现代果品产销方式,凭借着以山东栖霞拍卖市场为核心构建的营销网络实现国际产销中心的战略目标。

(三)苹果种植合作安排体现了多主体融合的优势互补,向“涉农企业+政府推广+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转变

传统苹果种植合作对象的安排,通常可以分为三类:涉农企业、政府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涉农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前提,按照商业化的市场营销模式供给的技术产品具有较强私人产品的特性;按照政府主导的技术推广具有极强的政策导向性,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特性;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利益最大化目标,其种植安排体现俱乐部产品特性。传统的种植主体安排,农户在以生产要素交易为载体的生产过程中,会与三种不同的技术载体形成不同的组合安排,即“涉农企业+农户”模式、“政府技术推广机构+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在现阶段苹果产业发展水平下,当农户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合作社组织的模式时,在涉农企业的组合优势下,煙台润达、泉源等公司成为市场与农户间的缓冲体,当市场波动时通过涉农企业的存在减少对于农户的冲击,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交易的效率。农户在与合作社的组合优势下,合作社部分代理生产要素交换与市场交易组织时拥有优势1,在进行信息搜集、执行新技术成本、对接市场时提高效率。农户在于政府的组合优势下,政府提供技术产品及服务,如政府对指定推广的主导技术提供补贴;政府统一规划而使得契约期限增长,农户按照内部交易价格完成技术交易,契约的稳定程度大大增加。

三、政策建议

(一)理清生产规模、结构、市场的关系,据资源禀赋特点有序发展产业

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过程,不同区域根据资源禀赋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异化趋势,在这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与产品格局逐步分化,种植品种、生产结构、发展阶段、市场容量的有很大差异,例如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新建园面积的扩大引发了市场容量规模的担忧,苹果生产区域较为分散且无有序规划。从生产阶段看,应当理顺生产、结构、市场的关系,明确生产发展各阶段对应的市场容量等基本关系。从生产区域看,应当按照苹果适生指标确定的优势区加大生产进程,使苹果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在集中区域根据禀赋特征,可推进类似于矮砧种植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模式。

(二)推进矮砧模式防止一刀切,老果园改造需与技术配套循序渐进

老果园改造的矮砧密植果园是大势所趋,代表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最新种植方法和生产模式,实现了早果、省工、优质、高效的目标。但全国3000多万亩果园总体基数大,并且新建园子和苗木市场的80%以上仍是乔砧苗木,并且乔化果园总体效益仍然较好,老果园的更新需要较长过程。各苹果产区地形气候各异、原有生产基础各异,不能一刀切的发展矮砧模式,例如在有效耕地少、技术素质高的山区或丘陵区域,以单株效益为目标的乔砧栽培模式;在有效耕地较多、劳动力较为稀缺的地区,推进矮砧栽培模式。

(三)加强苹果市场信息的透明度,用流通领域的创新倒逼生产模式的改革

苹果产量、库存和价格的信息密切关切到果商和农户的市场行为,需要加强行业双方的信息对称性。例如用电子交易和拍卖等方式加强产销双方的信息沟通,以倒逼苹果标准化生产的改革。政府加强宏观研究,改善调控手段,增强市场信息服务和监管能力,用政策性杠杆来协调生产与流通的矛盾。

(四)发挥苹果协会的作用,加快市场培育促进产业发展利益联结

产业化是实现苹果升级增效的必由之路,应当树立大开放、大流通、大循环的市场观念,应当加强苹果协会在中间的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融合多主体参与的产业模式,协调好环节、产业链、协会作用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加强与苹果生产相关部门联系,收集苹果产业发展第一手资料并形成体系,以此进行规律性、前瞻性、风险性分析。

注释:

1例如合作社指定具体种植品种、苗木及联系供应商;在土地流转时可统一议价。

【参考文献】

[1]马宝焜,徐继忠,孙建设. 关于我国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思考[J].果树学报,2010,27(1): 105-109.

[2]仇焕广,蔡亚庆,白军飞.基于路径依赖视角对中国苹果产业区域发展模式异化的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2):78-82

[3]陈学森,韩明玉,苏桂林等.当今世界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意见[J].果树学报,2010(4):598-604.

[4]霍学喜.苹果产业发展与市场营销[J].中国乡镇企业,2013(8):5-11

猜你喜欢
烟台果园苹果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呼噜猪的大果园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我家果园丰收了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