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医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研究

2017-03-10 02:10蔡杨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万众医学生大众

蔡杨

(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医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研究

蔡杨

(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与意义出发,结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教师、学生三者树立创业、创新理念,制订具体规划,落实有效措施,找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探讨和研究医学生创业、创新的新途径。

医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社会实践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与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是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在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的,他认为,体制的创新,可以激发亿万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改变亿万人的命运。两年来,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迅速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目前,我国处于顺应时代潮流的阶段,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发展大众创业平台、宣传创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等,都是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举措。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导致其就业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是今后医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该探讨的主要问题与方向,能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应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创业、创新理念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医学生就业问题。

2 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重理论、轻实践是高校教育的一大弊端

目前,多数高校设置了就业、创业相关课程,比如就业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这些只能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与创业、创新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将其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为了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并最大限度地学会应对今后创业中存在的种种风险。

2.2 师资力量薄弱,结构需要调整,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高校对创业、创新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创业、创新基础教育投入甚少。经调查,大多数高校创业、创新方面的师资力量主要为专、兼职辅导员以及就业部门教师,他们缺少创业、创新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经验,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纸上谈兵。二是创业、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但高校往往更愿意支持那些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经济回报的课题、项目或工作,忽视了对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投入。三是近年来高校虽邀请了有社会影响力、经验丰富的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或者成功人士来校做讲座,为学生传授他们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但这仅仅是在形式上、表面上做了一些工作,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成果,也不能为学生创业、创新提供指导。

2.3 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高校教育大多还停留在高中的应试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学生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不太关注操作能力培养,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一定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任何创业项目都要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在各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建议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一些创业、创新项目,为自己积累宝贵经验。

2.4 缺乏配套的创业支持体系

创业有一定风险性,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现阶段,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多数来源于父母,且他们与社会接触不多,人际关系较简单、经验不足等,造成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大大小小的问题。国家为了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相继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如,国家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发放一定比例的创业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仅能解决一些创业初期遇到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创新更需要的是技术层面的指导以及宝贵经验。实践证明,由于缺乏相应的创业配套体系支持,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创新的道路上缺乏相关技术指导。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1)高校应提供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及社会实践基地。首先,搭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校园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积累更多社会经验。其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将学生定期送往公立、民营、集团化医院实践与学习,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心态,培养其为患者服务、治病、防病、救死扶伤理念。

(2)加强高校与社会、医院之间的合作,为更多在校生提供创业、创新机会。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指导下,高校应加强重视,具体规划,与医院或企业共同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第一,校领导班子应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大学人才培养计划,做到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教育,经常研究创业、创新趋势,为学生创业、创新打下思想基础。第二,学校与医院、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定期邀请医院、企业创业名流到校开办讲座、培训,传授社会经验;也可选派优秀学生到医院、企业实习,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第三,要有资金支持,由学校投入一部分,企业赞助一部分,设立创业、创新基金,达到既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又解决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的目的,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者互利共赢。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教学针对性。

①提升教师创业、创新素质。一是教师要对国家创业、创新政策有一定了解和正确认识;二是教师要对学生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创业、创新观念,使学生尤其医学生的创业、创新更加科学合理。

②提高教师创业、创新教学的针对性。一是加强对创业、创新指导课程的重视;二是提高学生对创业、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教师所讲的创业、就业内容应能深入学生心里,而不是空洞的讲解,使学生反感。

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与探究。设计教学情景,带动学生体验与研究,使学生直观了解和灵活掌握创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发现、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4)学生层面形成新型大学生创业、就业体制,鼓励学生尽早融入社会。学生需要提高对当前创业、就业现状的认识,通过对影响就业因素的了解,明确创业、就业的形势,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就业预期。

①响应李克强总理发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了解用人单位信息。通过国家文件、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等获取国家创业、就业政策,制定创业、就业规划,选择创业、就业方向。

②合理评估自身价值。学生要将自身要求与自身条件相结合,正确选择创业、就业方向。一是评估自身素质,二是评估自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

③制订职业规划。在合理评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订职业规划,按照职业规划选择创业、就业方向。

综上所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医学生要对创业、创新理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创业、就业过程中不断做出调整,认识到只有勇于创新、不断改变,才能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才能为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G455

A

1671-1246(2017)13-0001-02

陕西省级课题“新医改对培养管理全科医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指导与研究”(2016FKT21)

猜你喜欢
万众医学生大众
万众期待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万众归心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难点与策略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推动LTE技术创新 落实“提速降费”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