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力作
——评姚文放《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

2017-03-10 12:30管才君
理论与现代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大众文化文学

管才君

一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力作
——评姚文放《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

管才君

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学理论研究,颇多建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以下简称《探究》)是他的又一力作。这部新著视野宏阔,考辨精微,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

一、引领学科发展的治学理路

作为当今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姚文放先生始终关注文学理论的最新动向,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文化政治”最早由作者提出,在国内学界受到广泛关注,并催生了迄今为止热度不减的文化政治研究浪潮。深入分析“文化政治”概念的缘起、表征及影响,又是其对中国当代文论研究的重要贡献。对于“文化政治”,该书从四个方面详加论证:一是文化政治与社会政治;二是后阶级政治与阶级政治;三是微观政治与宏观政治;四是审美政治与实践政治。这四个方面囊括了文化政治理论的重要层面,为学术界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又如,姚文放认为,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趋势,不可能没有哲学、美学的呼应和共鸣,不可能没有哲学、美学的基础和支撑。作者通过透视当今市场体制、商品经济、大众文化、消费社会的历史语境,深入分析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逻辑走向。作者敏锐察觉到后现代审美文化的复杂性和特异性,重新审视以非功利、非实用、无概念、无目的为特征的经典美学原则,提出重视感性存在的美学新观点,确立“肉体话语”“身体美学”“身体的审美化”等概念的合法性,凸显审美与文化、审美与政治、审美与身心的紧密联系。这些新理念、新思路,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再者,从理论回归文学理论是该书提出的重要观点。姚文放教授认为,伴随着文学理论“向外转”,理论与文学的脱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文学理论研究已基本不涉及文学作品;与此同时,在理论逐渐消退之际,“后理论”学说又开始显山露水,作者敏锐地发现,“后理论”的核心是向文学的回归,即重视文学性、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等,强调文本阅读,倡导审美经验,“在文学中包含着对于人生、社会更真实、更有活力也更有本质意义的东西,回归文学理论,这是‘后理论’在不断消解又不断重建的轮回中点燃的亮色”(《探究》第58页),他相信,文学理论的这种螺旋式发展轨迹,不是简单重复以往的“文学理论”,而是在更高层面上朝向文学理论的回归。这一真知灼见抓住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特性,指引了文学理论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注重返本开新的学术品格

姚文放先生在学术研究时总能找到全新的切入视角,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例如,对于“文学性”这样一个老话题,作者不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而是通过仔细考察,发现了常人所忽视的两种文学性,令人耳目一新。作者认为,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解构主义,对文学性的理解发生根本性转变。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旨在通过文学语言对日常语言的偏离、疏远和异化,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破除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这种陌生化语言所具有的文学性,正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根本。到了20世纪后期,解构主义又重新提出了“文学性”的问题,但解构主义关心的不再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形式,而是非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性,旨在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肯定文学向非文学的扩张,这种文学边界的移动,实质反映了不同时代、环境、习俗和风尚对文学的影响。类似这样深入浅出的论述,书中多见。

又如,文学经典是大家普遍关心且一直讨论的基本问题,何为经典?为什么有些作品是经典,而有些作品不能成为经典?这就涉及到文学经典的生成问题。姚文放先生详细梳理了中国古代典籍中对于经典的定义,结合国内外学界有关经典的争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文学经典建构论:“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学经典的建构是一种历史现象。”(《探究》第9页)作者认为,文化权力与文学经典之间存在着复杂纠葛,特别是在当今的消费社会,受全球化、市场经济、大众文化等深刻影响,文学经典之争已经演变成为一场文化权力的博弈。与此同时,文学经典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向,也导致出现了种种偏颇与缺失,为此,作者在国内学界率先提出“文学经典之争回归文学研究”的重大命题,为文学经典之争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路径。

再者,批判是当今文学理论研究的热门话语,但学术界较少认真思考批判的缘起以及它的真实意义,以至批判一语一直被误用、滥用。通过对批判话语的谱系学研究,姚文放教授发现,批判原本不属于中国的知识谱系和话语谱系,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无“批判”概念,批判作为一个舶来品,初起于康德的“批判哲学”,经过黑格尔的“反思性批判”和马克思的变革社会关系的批判,至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和“大众文化批判”,其意义出现了由学理性向政治化的根本性改变。作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厘清了批判话语在近现代中国内涵发展的脉络,有力论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话语由否定性、政治性向学理性、中性回归的客观事实。批判的学理性、中性回归,澄清了长期存在的学理误区,于当下社会亦大有裨益,这是作者的一大理论贡献。

三、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担当

姚文放教授始终认为,文学理论研究要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要具有中国意识、思考中国现状、解决中国问题。例如,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国化问题,关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文化方针政策的转变,却长期被学界忽视。对此,作者采取“症候解读”的方法,考察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反思其得失。作者发现,20世纪90年代,由于对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化转型缺乏心理准备,以及对新型的大众文化缺乏理论工具,法兰克福学派理论进入中国后受到学界追捧。有些学者一开始借助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对新出现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然而不久或对自己套用外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行为“自我反省”,或转移学术研究重点,转向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在国内的兴衰,折射出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自身的缺陷,事实证明,这一理论的先天不足使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指导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建设。最后,作者发出呼吁:“当今中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对其正能量,我们理应突破以往的一些思想局限和理论误区,给予充分的估量和积极的倡扬。”(《探究》320页)这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态度,值得世人尊敬和赞赏。

理论对于中国现实的关切,促使姚文放教授深入思考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嬗变历程。他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以及十年“文革”;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之所以划分为这三个阶段,其依据在于它们各自形成了一定的理想诉求,“总的说来,十七年以及十年‘文革’文学理论为政治理想诉求所主导,新时期文学理论为审美理想诉求所主导,90年代初到21世纪文学理论为文化理想诉求所主导,这三个理想诉求的嬗变,勾勒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清晰的发展轨迹”(《探究》375页),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中国现实的深刻认知,很难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纷繁复杂的理论现象归结为三个阶段,并对此展开令人信服的论证。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作者充满信心,他相信,新近流行的文化研究范式具有理论上的弊端,并不意味着文学理论理想诉求的停止,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必将迎来波澜壮阔的新的伟大进程。此外,书中有关文化政治的中国问题、中国近代以来的话语系统建构、中国文论“失语症”现象、文学经典的中国之争等问题的分析与论述,都充分体现了该书回到中国问题的写作宗旨,这对于当前学术界存在的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不良现象,起到了补偏救弊的作用。

作者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之刚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大众文化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中国文论通史》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