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7-03-11 03:58田景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田 源,龙 艺,田景波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田 源,龙 艺*,田景波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互联网+”;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院校大学生将来服务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患者。随着时代的进步,患者不仅要求医务人员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还有较高的人文素养[1]。医学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应充分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好时机,将“互联网+”思维创新理念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其树立良好的医德[2],使其更好地成为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医学专业优秀人才。

1 “互联网+”思维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是网络技术与各行各业高度结合的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思路。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向社会输入优秀医务人员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德及塑造自身人格素质的主要场所[3]。如何在当今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是对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极大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发挥主动引领作用,一方面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患者为中心,培养学生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服务理念。

2 “互联网+”时代有效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2.1 拓宽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渠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学生沟通较少,除了课堂上极少部分学生提问,教师给予解答外,几乎不进行沟通。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见解教师不得而知。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不受地域限制,通过网站、邮箱、QQ、微信、微博、博客、贴吧及论坛等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平等的时时沟通[4]。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及心理距离,从而增强信任感,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2.2 创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普遍不易接受,教育效果不理想。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教师满堂灌、学生全堂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利用特殊的教学方法,例如微课、CBL、TBL、PBL、慕课、翻转课堂等,选择学生关注的医患矛盾案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行为。课后学生与教师均可在网络平台以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进行互动[5],使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调呆板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见解正确与否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2.3 打破传统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空间的局限

传统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固定的课堂、时间、班级和内容,教学内容未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打破教室固定的环境,利用网络平台,引入一些国内、外医务人员不良医德行为所导致医患矛盾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医疗执业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医德和高超的医疗技术同等重要。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互动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从而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4 建立微信、QQ等网络平台,形成高校、家庭育人新格局

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素质和家庭环境差异较大,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多数学生自踏进大学教室到毕业,家长对于学生的在校表现、心理变化等一无所知。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家长、教师很有必要保持沟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便捷地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呢?可借助微博、微信这个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公众号、班级群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后,渗透医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及家庭通过建立微信、QQ等网络平台,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统一的育人新格局。

2.5 学校搭建平台,鼓励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高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授课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个渠道和资源,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比如,与地方政府和当地医院联系,组织学生到基层、偏远山区开展义诊活动,不仅将自己在校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且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了解乡村缺医少药的现状,从而坚定刻苦学习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面对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学会怎样与他们进行沟通,提高沟通能力;通过微信、QQ与当地村民保持联系,为他们答疑解惑,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医学生大学生涯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环节,良好的医德水平、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医务人员的必备素质。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帮助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

[1]柏璐.人文关怀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北方文学,2017(3):190.

[2]贺宇姣.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50.

[3]解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医学人文关怀的哲学诠释[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47-48.

[4]李忠昶.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体系构建——基于山西省医学院校的调查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2):62-66.

[5]王爽,王莹.“微时代”背景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47-48.

G640

A

1671-1246(2017)22-0014-02

(*

龙艺)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