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探析

2017-03-11 03:58张玉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心理学班级

张玉梅

(甘南师范学校,甘肃 合作 747000)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探析

张玉梅

(甘南师范学校,甘肃 合作 747000)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决定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与艰苦性。积极心理学为此提供全新的视角,它关注人的内在潜能和优秀品质,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解释,认为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成长。因此,班主任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成长,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积极心理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惯较差,自信心缺乏,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与艰苦性。近年来在美国产生的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提倡对个体或社会所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在这个全新的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塞里格曼、卡里曼等积极心理学者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良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专长,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

1.1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具体工作中,把班级的管理权交给学生,把班级的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个人,建立奖惩考评制度,对于认真负责的学生在操行考核中给予加分。

1.2 发挥学生的专长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作为一个班集体,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与专长,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培养。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以及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导向,与学生共同制订专业学习计划与成长目标。比如:就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细心的学生可以往冷菜方向发展,体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往热菜方向发展,组织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往餐饮管理方向发展等。在班级管理方面,也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加以培养与锻炼,比如:安排擅长写字、画画的学生出黑板报,安排喜欢运动的学生参加运动会、篮球赛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3 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主张挖掘人的积极因素,通过不断地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使人类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具体而言,当学生遇到一些较难的任务或挑战时,要适时鼓励学生,给予及时奖励,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地应对挫折,增强对挫折的抵御能力。

2 积极看待学生的问题

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时,班主任要站在积极的角度分析,肯定学生在事件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成长。

2.1 站在积极的角度分析学生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首先从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次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比如: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有沟通联系的需要,而带手机可以方便学生与家长、朋友之间的沟通,这就是从问题本身获得的积极体验。我们可以从这些积极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2.2 肯定学生在事件中的闪光点

我们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赞扬,从而激发引导学生。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动态地观察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2.3 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成长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个体最重要的、终极的心理发展目标。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成长中,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与结果,即个体本身具有但潜藏未露的良好品质,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展现出来。比如:甲学生不小心撞了乙学生,他没有道歉就直接走了,乙学生不满,就骂了甲学生一句。甲学生回过头来推了乙学生一把,于是两名学生就厮打起来。得知情况后,班主任立即前去阻止,并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们要互相理解、彼此包容、相互谦让,在平时要注意文明言行。通过问题事件引导学生获得成长,这是积极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3 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体现的,而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1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在物质文化方面,精心布置教室环境,比如:在教室一角设置文化角,放置一些供学生阅览的图书、报刊,在墙壁上贴一些励志的名人名言;在精神文化方面,与学生共同确立班名、班级口号并创作班歌等。

3.2 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师生关系方面,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与学生真诚交往,尊重学生的各种权利,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期待和关怀,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在生生关系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比赛

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根据班级建设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能使班集体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具体而言,可以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比如配乐诗朗诵会、文艺联欢会、影评会以及书法、美术、舞蹈、体育活动等。还可以根据班级专业的特点,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团体训练,组织专业技能比赛,在引导学生专业进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与竞争意识。

4 结语

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引下,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把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成长作为主要任务。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将会引领学生朝着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方向发展。

G630

A

1671-1246(2017)22-0033-02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心理学班级
班级“四小怪”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数据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