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剪纸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对策探究

2017-03-11 13:22高佃亮
关键词:蔚县剪纸文化遗产

高佃亮,刘 颖

非遗文化专题研究

蔚县剪纸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对策探究

高佃亮,刘 颖

(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 蔚县 0757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日益现代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遭遇严重的挑战。蔚县剪纸作为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面临着剪纸人才青黄不接、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仿冒盗版行为猖獗等诸多现实困境。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完善传承人申报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完善立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政府引导和社会监督;开展剪纸文化教育,增强非遗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传承发展;现实困境;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它记载着人类进步发展的轨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启动实施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6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指示,我国开始进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与评审工作。蔚县剪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于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又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文化和娱乐方式不断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严峻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蔚县剪纸作为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的现状如何,面临怎样的现实困境,又有那些措施可以帮助蔚县剪纸走出这些困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李静通过对蔚县剪纸厂和剪纸作坊的实地调查,对蔚县剪纸的生产状况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蔚县剪纸今后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①李静:《蔚县剪纸的现状调研与保护发展》,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王文馨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了蔚县剪纸保护传承中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②王文馨:《蔚县剪纸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研究》,硕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苏梦薇对蔚县剪纸商业化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蔚县剪纸商业化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③苏梦薇:《蔚县剪纸商业化生存发展经验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但是,这些已有研究大都着力于蔚县剪纸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的论述,对蔚县剪纸在非遗传承和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只是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没有深入细致地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将从一个蔚县剪纸传承人的视角,重点论述蔚县剪纸在传承和发展中遭遇的现实困境,并试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蔚县剪纸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一、蔚县剪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

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扎根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百姓喜闻乐见,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构建了博大的艺术体系。蔚县人民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依托蔚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全国唯一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在全国众多的剪纸门类中独树一帜。它以薄薄的宣纸为材料,以小巧锐利的刻刀为工具,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造型别致,内涵丰富,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领域中独具魅力。

蔚县,古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蔚县周边的三祖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游牧文化在此相汇交融,孕育了辉煌灿烂的蔚州文明。俯拾皆是的历史文化遗存、古老民俗文化的传延,成为蔚县剪纸产生的重要基础,为蔚县剪纸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得益于蔚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千百年来,蔚县剪纸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从传统的喜庆窗花到20世纪90年代的贺年卡、首日封,再到21世纪的摆件、挂历、旅游纪念品,无论是在装饰空间和应用范围上,还是在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上,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提升。特别是在蔚县剪纸技艺基础上,结合传统国画、壁画、年画、布糊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色彩处理技法创作而成的中国剪纸画,更是蔚县剪纸艺术的新形式。

现如今,蔚县剪纸已经走上一条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之余,也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显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调查结果显示,蔚县剪纸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全国剪纸的70%—80%,累计吸纳就业人员5.1万余人,全县已形成28个剪纸专业村,1100余个剪纸专业户,56家生产经营企业,年产剪纸600万套,年销售额可达3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当地政府日益重视,并采取多项举措,如提出“文化兴蔚、绿色兴蔚”的发展目标,举办多届国际剪纸文化节,建设中国剪纸产业电子商务基地等等,使蔚县剪纸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蔚县剪纸未来能否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让人不得不重视。

二、蔚县剪纸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非遗传承难以为继,剪纸人才青黄不接

人是一切文化的主题,是文化的承载者和创造者。蔚县剪纸作为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保护最根本还是要通过人,尤其是传承人。关于“传承人”概念,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中初步提出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条件:“(1)在一定区域内被公认为通晓本民族或者本区域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和内涵的代表人物;(2)熟练掌握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艺人;(3)掌握某种稀有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公民;(4)大量掌握和保存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和其它资料、实物,并对其有一定研究的公民。”从上述定义我们不难推论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一方面,传承人将自己掌握的技艺和研究成果传授给下一代人,使民族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传承人通过自己的创造,赋予民族文化新的发展空间和不断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民族文化传承人,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链条上主要的齿轮,缺少了这个环节,民族文化就将会衰亡和断链”①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和当代生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蔚县剪纸正面临着“断链的危险”,这种“断链的危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非遗传承人,二是年轻一代的学习者。首先,现有的蔚县剪纸非遗传承人并非都名副其实。有些传承人缺乏道德素养,尸位素餐,空有传承人的“帽子”,享受着国务院津贴和一切因此而来的名利,但缺乏创新意识,甚至剽窃他人作品,弄虚作假,没有承担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使命与责任。其次,年轻一代钻研剪纸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蔚县剪纸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想完整传承这门艺术,既需要掌握专业的剪纸技艺,同时也需要广泛涉猎各领域的知识,为剪纸创新寻找灵感、积累素材。数十年的学习、积累和磨练才能造就如今的剪纸大师,这份苦工和坚持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的确很有挑战性。因为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年轻人有了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与其他职业相比,成为一个手工剪纸艺人似乎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再者,剪纸艺人花费心血创作的剪纸艺术作品,还未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便已被他人窃取利用。剪纸艺人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导致现在学剪纸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学习剪纸的人少,掌握精湛技艺的剪纸艺人就更少。尤其是由于市场混乱,恶性竞争激烈,很多剪纸艺人受利益驱使,投机取巧,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制作,剪纸技艺日渐生疏。剪纸艺术的传承离不开剪纸人才,而人才的断层将使这门艺术难以为继。

(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剪纸创新缺乏动力

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蔚县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之所以至今能够保持如此鲜活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能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并在创新中持续发展。蔚县剪纸的创新其实归功于剪纸艺人的创新力,但现如今蔚县剪纸艺人的创作热情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其主因就是知识产权得不到确认和保护。

知识产权对创新活动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袁克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模型,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知识创新有着积极的正相关关系。①袁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Nankai Economic Studies》2003 年第 2期。陈霞表示,通过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在一定时期的独占专有地位,借助知识产权的利益回报机制,为创新之火添加利益之薪,借以支撑和激励创新者的精神生产活动,能够保障创意源源不断地产生。②陈霞:《论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反之,如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创新者应有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实现,就会极大地打击创新者的积极性,阻碍创新活动的开展。而蔚县剪纸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则恰恰是后者。

剪纸不同于玉雕等行业,它入行的门槛较低,且原料成本也较低,这使得剪纸艺人在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设计完成一件剪纸艺术作品之后,进入市场就会立即被同行仿制,并大量复制,这样就会造成这件凝聚剪纸艺人智慧和心血的剪纸作品的价值难以实现。例如,笔者在2006年开始创作的以唐朝名画《五牛图》为基础的剪纸作品,历时三年创作、修改、完善,在2009年牛年一经面市,就被诸多厂家仿制。当时剪纸市场尚以手工为主,各家在仿制后虽然工艺水平有差距,但销售都很火爆,并且都向外宣称剪纸《五牛图》是自己的创作。之后这一作品在规格、包装等各个方面不断变异,作为蔚县剪纸市场畅销产品,累计创造的市场产值接近5亿元。然而,剪纸《五牛图》真正的创作者却只获得很小的市场份额。笔者的另一作品,取材自北京恭王府的《天下第一福》也被市场大量仿制。仿制者只简单地在图案细节上做了些改动,便自称《天下第一福》为自己所创。令人可笑的是,他们仿冒作品上的题字却还是使用的高佃亮原创作品上的题字,该题字是由山东胶州老艺术家张志康老师所书,仿冒者不知典故,竟然照搬过来。尤其严重的是,仿制者不知或根本不懂这一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文化内涵,他们的改动使作品失去了原剪纸创作中融合的文化元素。如此种种,仿冒者唯利是图,没有底线地抄袭、复制,加上现在机器刻制,成本降低,对原创者的冲击非常严重。长此以往,剪纸艺人的创作热情、创新动力必然受到打击,这非常不利于蔚县剪纸的传承和发展。

当今正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交流变得无比便捷。而互联网的便捷性也给盗取他人研究成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蔚县剪纸市场,创作一经面世,可能就会被立即仿冒。由于盗版成本非常低,盗版行为也越来越猖獗。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能够落实到位,已经严重挫伤了剪纸艺人的创新动力,不利于整个剪纸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剪纸市场恶性竞争,机器冒充手工行为猖獗

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一种点彩剪纸,其色彩艳丽,构图饱满,深受人们喜爱。蔚县剪纸的市场化水平很高,国内剪纸市场中95%以上的剪纸图样均有蔚县剪纸的影子,在蔚县从事专业刻制、点彩、设计、装裱、销售的人员有上万人。但是,随着蔚县剪纸产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市场乱象。

传统的蔚县剪纸都是手工制作,如今随着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多机器制作的剪纸产品进入市场。机器制作的剪纸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因此报价较低,易于被不知情的大众接受。市场的扩大对整个剪纸产业来说本是好事,但用机器制作的剪纸冒充手工剪纸、以假乱真,就会严重扰乱手工剪纸的市场,严重伤害剪纸艺人的利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工剪纸艺人急功近利,以次充好,甚至打起“价格战”,妄图以销量取胜,这也扰乱了市场。例如,在蔚县的剪纸村——南张庄,各路剪纸厂家云集,一些剪纸商贩冒充作者甚至大师,却丝毫没有自己的特色,相邻的各门店销售的产品大同小异,彼此都靠压价来竞争,而他们的产品也大多都是冒充手工的机制产品。再如,蔚县的剪纸一条街,在二十多户剪纸商家里,有自己创作风格、特色的也就两三家,其余商家的产品几乎完全一样,抄袭、仿制、机器冒充手工已然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程度。蔚县剪纸并不是工业复制品,它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地方、为国家创造着巨大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价值。剪纸行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市场乱象已经导致蔚县剪纸声誉严重受损,国际地位也受到严重影响。

三、蔚县剪纸传承发展的对策探究

(一)完善传承人申报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加强蔚县剪纸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应完善传承人认定与申报制度。2008年5月,文化部发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各省市开始了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但是,这种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层层认定的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灵活性不强。因此,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在非遗保护上的先进经验,鼓励剪纸艺人随时主动申报传承人,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审核,及时完善补充现有传承人名单,“逐步由传承人认定的单轨制走向认定与申报有机结合的双轨制,并逐步转入以申报登记为主的传承人评定制度”①佟玉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文化学刊》2011年第1期。。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蔚县剪纸传承人在设计新作品的过程中,反复研究,几易其稿,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除此之外,还需要为年轻一代的学习者准备剪纸材料和工具,并提供传习场所。这些都需要花费传承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因此,政府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确保经费具体落实到传承人手中,鼓励传承人开展创新和传习工作。

(二)完善立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频频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但在法律层面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还远远不够。我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关于我国民俗文化及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对传承人及团体的权利及侵权行为方面还未做出具体规定。法律的不完善增加了维权的难度和成本,也使得相关案件的判决有失公正。

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是对创新活动的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整个剪纸行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首先,必须完善立法,明确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具体到剪纸行业,一方面要规范剪纸艺术作品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的流程,简化审批制度,建立完善的剪纸作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也要争取知识产权相关机构落地蔚县,建立办事处,在当地实现知识产权的申报,以便当有侵权行为发生时,可以在当地解决。另一方面,要根据维权人利益的受侵害程度,明确对侵权人的惩处措施,使执法人有法可依。特别是对屡次侵权、抄袭他人作品的商家或个人要加大惩处力度。其次,政府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剪纸艺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如组织工作人员到剪纸专业村开展知识产权讲座,向他们讲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维权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剪纸从业者自身的保护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最大的保护。

(三)政府加强引导,社会共同监督

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也需要社会的共同监督。蔚县剪纸市场同样是如此。工商业者在本质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己力量”,他们很自然地从市场观念出发,双眼紧盯着投资的回报与利润,很容易将保护引入歧途。②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因此,当地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强化其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整顿市场。针对蔚县剪纸市场现有的乱象,当地政府应指派专人负责,成立工作小组,引导市场开展正当竞争,严厉打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蓄意压价等恶性竞争行为。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选择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剪纸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增强行业协会的公信力,强化组织监督职能,共同改善剪纸行业的不良风气,将蔚县剪纸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开展剪纸文化教育,增强非遗保护意识

为了培养更多剪纸人才,还可以与教育部门合作,在中小学校开办剪纸课程,向他们讲述蔚县剪纸的历史起源和带有传奇色彩的代表人物,激发学生对剪纸这门艺术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办专门的剪纸艺术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学员。这样既可以为蔚县剪纸的传承培养接班人,又可以为剪纸产业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核心是传承文化和精神。蔚县剪纸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复杂的刻制工艺和绚丽的色彩点染上,更体现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代表百姓美好希冀的文化内涵中。因此,开展剪纸文化教育除了传授剪纸技艺外,还要注重对剪纸文化内涵和精神的学习。只有对蔚县剪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前景有深入的了解,对蔚县剪纸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全面的认知,才能真正激发年轻人学习剪纸的兴趣,才能让年轻人有信心传承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在学校开展剪纸教育,提升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民间性和生活性特征,它的保护就不只是哪一个时段、哪一个部门、哪一部分的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经常性的事,尤其是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事。”①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因此,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提升全社会成员的保护意识,形成保护非遗、重视非遗的社会舆论,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代代为继。

结语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蔚县剪纸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宝贵的文化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方式。”②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腾飞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张强有力的文化名片,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充分利用其文化使者的身份,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友谊桥梁。蔚县剪纸以其创作题材的包容性、工艺色彩的多样性,深受人们喜爱。重视蔚县剪纸的传承发展不仅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也有助于我国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蔚县剪纸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采取行动,才能使这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生命活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valuable asset of mankind,with great economic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However,with the increasing moderniz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suffered serious challenges.As a world-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Yuxian paper-cutting is faced with many practical difficulties,such as lack of paper-cutting talents,insufficient physical property protection,and rampant piracy.We must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s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and take proactive measures,such as improving the declaration system of inheritors;increasing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improving legislation,strengthe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government guidance,and social supervision;carrying out paper-cuttingculture education;and promotingawareness ofprotecti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Yuxian paper-cutting;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practical difficulty;countermeasur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uxian Paper-Cutting

GAODian-liang,LIUYing
(Yuxian Association of Folk Literary Arts,Yuxian Hebei 075700,China)

G124

A

1674-3210(2017)03-0081-05

2017-06-14

高佃亮(1966—),男,河北蔚县人,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剪纸艺术。

猜你喜欢
蔚县剪纸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剪纸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来蔚县过大年,品美食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青砂 匠心传承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