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矛盾人格的文化成因

2017-03-12 10:04雷俊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归隐士大夫入世

雷俊丽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中国文学研究]

论陶渊明矛盾人格的文化成因

雷俊丽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生,在为官与隐逸之间摇摆不定,痛苦挣扎,根源在于其人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表现为其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冲突,仕进之心与归隐之念的反复。陶渊明矛盾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一是陶渊明具有传统士大夫人格发展的局限性,二是陶渊明无力调和儒道这两种文化的矛盾冲突。

陶渊明;矛盾人格;文化成因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在文学史上堪称一座丰碑。纵观陶渊明的一生可谓是几仕几隐,大体上呈现出仕与归隐,然后再出仕与再归隐的循环状态。萧统称赞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李简夫诗集后》中说道,“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萧统和苏轼都指出了陶渊明欲仕欲隐的真实状态。此外,无论是“语时事”“欲仕则仕”还是“论怀抱”“欲隐则隐”,都体现了陶渊明不同人格层次中的两种不同层面,而这两种人格层面又是矛盾的。

一、陶渊明矛盾人格的具体表现

(一)理想人格与现实行为的矛盾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家在塑造士大夫的理想人格时,形成了符合现实标准的儒家理想人格标准,具体表现为内圣外王、君子、成人、圣贤、豪杰和大丈夫等。

内圣外王是儒家奉行的最高原则,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内圣是就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而言的,外王则是就个人在社会中的事功与作用而言的。具体说来,内圣外王首先要求士大夫修身立德,效仿尧舜,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作为行为准则,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使自己的行为成为社会行为的规范。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就鼓励士大夫积极参与时政,用自己所学的儒家学说干预政治,实现兼济天下,安邦兴国的抱负。

陶渊明出身于东晋的一个世代书香兼官僚的家族,从小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耳濡目染,内心深处接受着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他对儒家理想人格的接受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陶渊明对他儿子的期望可以看出他对儒家理想人格的接受。他在《命子》《责子》和《与子俨等疏》等篇目中写道:“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1]这表明,他希望儿子们发奋读书,温恭谦和,谨遵兄悌弟义,而这些都是儒家教育士大夫的重要内容。陶渊明用这些思想教育自己的孩子充分体现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认同。

第二,陶渊明身体力行地实践儒家理想人格。从陶渊明诗歌中的“潜弱冠薄宦”“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或大济于苍生”等都可以看出陶渊明确实渴望建功立业,兼济天下。在现实生活中,陶渊明也是按照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要求自己的。他积极进入官场,施展抱负。《宋书·隐逸传》记载陶渊明“以亲老家贫,起为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嬴疾”。清代丁宴《晋陶靖节年谱》记载陶渊明做官依据,认为陶渊明在隆安四年庚子到隆安五年辛丑之间担任镇军参军,在义熙元年乙巳和义熙二年丙午之间担任建威将军参军。《南史》中记载陶渊明“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可以看出,陶渊明早年曾积极入仕,分别担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参军和彭泽县令等官职。然而,当他真正进入官场,才发现儒家倡导的理想入仕生活与现实中经历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与落差的。因此,他在在进入仕途后不久就辞职了。

陶渊明辞职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社会政治黑暗,无法施展抱负。“凡所幸接,皆出自小竖,郡守长吏,多为道子所建树,既为扬州总录,势倾天下。自是朝野奔凑,中书令王国宝,性卑佞,特为道子所宠呢,官以贿迁。”东晋后期,司马道子专权,朝政腐败,任用奸佞,排挤有识之士,让陶渊明发出“大道既已丧”的感慨。鉴于当时的社会形势,陶渊明意识到建功立业、安邦兴国无望,所以决心辞职;第二,为了躲避政治动乱,保全自身。担任镇军参军期间,陶渊明看到桓玄的不臣之心,他害怕陷入其中不能脱身。为了躲过这场政治动乱,恰逢母亲病逝,陶渊明便立即离开了桓玄幕府;第三,厌倦官场纷争,喜好自然纯真。在担任建威参军时,他看到同僚之间的相互倾扎,厌倦了官场纷争,加上本性热爱自然就解职而去;第四,个性直率,不屈志节很难适应官场的生活。据《宋书·隐逸传》记载,“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

(二)仕进之心与归隐之念的反复

龚斌在《陶渊明传论》一文中指出“陶渊明在仕途前后总共十年左右,期间忽而仕,忽而隐,每次出仕的时间都不长,在仕与隐的矛盾中痛苦和徘徊。直到辞去彭泽县令,才彻底告别仕途,走上坚持隐逸的道路。”[2]

陶渊明的一生呈现出仕与归隐,然后再出仕与再归隐的循环模式,这源于他仕进之心与归隐之念的矛盾。陶渊明的仕进之心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祖辈们的功绩鼓舞着少年陶渊明的出仕愿望。陶渊明是东晋大司马陶侃之后,门第显赫,到了其叔辈一代还做着类似于太守这样的官职,到了他这一代,由于其父早逝,家庭贫寒促使他积极进入仕途。从《命子》中的“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嗟余寡陋,瞻望弗及”[1]就可以看出,祖辈们的功绩是促使陶渊明进入仕途、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动力;第二,儒家文化的积极入仕思想对陶渊明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将“修己以利百姓”和“兼济天下”作为职责和努力的目标,并积极进入仕途,展现自我抱负。

陶渊明的仕进之心贯穿了他的一生。少年时,他效仿圣贤,志向远大,积极入仕,有着济世安民和兼济天下的决心,渴望以己之力造福百姓;中年时期的陶渊明把自己的进仕之心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希望他们学习先贤,振兴祖业,光耀门楣;回归田园之后的陶渊明虽然整天与田园庄稼相伴,但也不时发出“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1]的感慨。

陶渊明虽然早年拥有积极的进仕之心,但是,当他真正看清官场后,加上热爱自然,心中便早早有了归隐之念。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1]

这首诗作于陶渊明赴任镇军参军,从浔阳赴京口途中经刘裕的故乡曲阿之时,借诗言志抒怀。首先写诗人本性自然,热爱田园生活,再写出仕情况,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与不舍。全诗集中表达了诗人欲仕又隐,暂仕终隐的矛盾心态和感情。一方面诗人寄情于琴书之中,无意于仕途官场;另一方面刘裕起兵匡复晋室,诗人担心刘裕会如法炮制桓玄代晋自立的阴谋,激起了他为国贡献的热情。如此,诗人便陷入了既担心出仕有违自己的天性与初衷,同时又想有一番作为的矛盾心态。

陶渊明的一生在进仕与归隐之间反复纠结也有其必然性:一方面,他受家学影响,积极入世,渴望实现抱负,然而现实社会却没有给他提供施展抱负的政治环境,只能选择退居隐逸;另一方面,他本性自然,渴望回归田园,有强烈的归隐之情。因此,当陶渊明厌倦官场后,回归田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二、陶渊明矛盾人格的深层次文化原因

(一)传统士大夫人格发展的局限性

士大夫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独特的人格文化,其人格发展具有时代局限性。儒、道等派别对于人格发展都有多种解释,而这几种解释往往又自相矛盾。中国传统士大夫从小受到这些思想的熏陶,且这种复杂的思想往往使得他们陷于无尽的矛盾与痛苦之中。这种矛盾思想在孔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积极入世,奔走于列国,却不被国君赏识。孔子认为他没有办法实现政治抱负,主要是因为社会混乱,政治腐败。为此,孔子提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3]他渴望改变天下混乱的局面,建立礼仪有序、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本身最是主张积极出仕,然而也是他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3]这两种观念本身就很难统一。天下无道的现实本就是孔子汲汲于世,奔走於诸侯之间的动因,然而后来却又变成了他主张归隐的前提。可见,孔子入世与隐逸的主张是十分矛盾的。

陶渊明的矛盾人格形态正是传统士人人格发展缺陷的典型。陶渊明处于动乱不定的东晋社会,士人的人格文化尚未成熟,未能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加上这时期的儒家学派哲学思想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思想家们的人格思想还存在着多面性与复杂性,对陶渊明这样的传统士大夫人格发展并没有任何实际的理论指导。更糟糕的是,儒家学派对于人格发展有着多种矛盾的解释,这给了陶渊明巨大的困扰。这些复杂的思想使得他陷于无尽的矛盾与痛苦之中。

陶渊明在痛苦的煎熬中曾寄希望于道家思想,企图在老庄哲学中找到精神解脱之路。但是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加之他并没有勇气冲破儒家思想的牢笼,也不能完全抛弃儒家的思想内涵,因此,只能时而入仕时而隐逸,在为官时默默忍受官场中看不入眼的行为,希冀着隐逸之乐与田园之乐。当他真正归隐时,在享受隐逸的田园之乐时,又心存魏阙。

(二)儒道两种文化的交叉影响与矛盾冲突

陶渊明在思想上表现出进仕之心与隐逸之念的反复,在行动上表现出理想行为与现实行为的矛盾,还由于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道家消极避世思想的影响。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家创造了一套针对儒家士大夫的社会道德要求。“学而优则仕”,孔子认为,士大夫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入世为官,安邦兴国、建功立业是士大夫学习最根本的动力。孟子也怀着平治天下的愿望,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也”,把积极入世做官当成知识分子应尽的义务。

陶渊明出身于东晋世家大族,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儒家入世思想在陶渊明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他积极入世,进入仕途的思想支柱和精神支柱。然而,当时兴起的玄学思想和道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也很深远。道家思想主张消极避世,追求超脱,主张崇尚自然、随心逍遥和任情率真的思想,但追求此思想的前提是远离官场。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家是反对做官的,庄子认为在官场很容易让人丧失本性,因而他主张回归自然,主张隐逸。当时玄学则追求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不丧失。总之,道玄思想都主张回归自然,达到精神超脱。

道家思想家反对做官、主张归隐的思想正好与儒家的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用自己学说干预政治的主张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陶渊明在受到儒家入世思想影响的同时,也受到道玄远离官场,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逍遥从羁役,一心从两端。”[1]这两种思想对人格理念有多种矛盾解释,而陶渊明身陷其中,无法调和其思想的矛盾性,因此导致了他时而为官时而隐逸。

三、结语

作为诗人,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作为士大夫,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玄学思想的影响,他的一生在隐逸与入仕之间反反复复。受时代限制,陶渊明身上具有魏晋时期士大夫人格发展的缺陷,他无法调和入仕为官与归隐自然的矛盾思想,因此也就无法摆脱矛盾纠结的人生。

[1]陶渊明.陶渊明诗集.徐正英,阮素雯注评[M].郑州:中州古籍出社,2012.

[2]龚斌.陶渊明传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孔丘.孝经.陈凯书编译[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

[3]张秋升.中国儒学史研究[M].山东:齐鲁出版社,2004:12.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

[6]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

[7]杜景华.陶渊明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8]李锦全.陶潜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9]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

[10]洪安全.中国历代思想家(先秦卷)[M].北京:九州文艺出版社,2011:3.

[11]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

[12]唐凯麟.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9.

On the CulturalCausesof Tao Yuanm ing's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

LEIJun-li

(Collegeof LiberalArts,SouthwestUniversity,BeibeiChongqing 400715,China)

Asa poet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Tao Yuanm ing's life hasbeing hesitated between a herm it and a Chancelloris,deriving from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mplexity of his character.Not only the conflict between"ideal personality"and"external personality" existsin Tao Yuanm ing'sm ind,butalso the conflictofhisattitude towardsin the thoughtsin the heartof the paperw ith the retirementof the again and again.During hislife,hisfeelings,thinking and behavior isfullof contradictions.Firstly,he hasthe lim 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secondly,Tao yuanm ing tomediate Confucianism two kindsofculturalconflict.

Tao Yuanming;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culturalcauses

I206.2

A

1671-1084(2017)02-0103-04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2.024

2017-03-03

雷俊丽,西南大学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归隐士大夫入世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草堂归隐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奇酿出汉塞,银樽入世巅——银色高地酒庄
天宫院
中国入世“日落条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释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